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心电图记分法评估急性心肌梗塞尿激酶溶栓限制梗塞范围作用的探讨

    黄体钢,白凤菊,李志坚,姜铁民,赵文鼎,李颖,金晓静

    根据标准12导心电图QRS记分法,对112例急性心梗患者自发病至7~10天作梗塞范围估测,每例的首次、最高分值一次和第7~10天的分值以S_1、S_2和S_3代表之,则各组相应的均值为S_1、S_2和S_3。结果39例未溶栓组为S_1<S_2≈S_3,S_1<S_3,尿激酶溶栓再通组50例相应地为S_1<S_2>S_3,S_1≈S_3,溶栓未通组23例相应地为S_1<S_2≈S_3,但S_1≈S_3,作者认为:尿激酶溶栓治疗能缩小急性心梗范围,即使临床判断为溶栓未通组,仍可能从中获益。

    1995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摘要)

    燕子芳,左伯文,李海英

    <正> 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急诊常见的危重急症,加强其院前的急救,对降低急性期病死率是极为重要的,其主要措施包括: 一、严密监护、紧急抢救 1.严密监护其心电活动情况及血压变化,以及早发现心律失常和泵衰竭的发生。 2.立即供氧、改善心肌的缺氧状态。

    1995年01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开搏通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

    项美香,吕俊升,冼棠超

    本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测定22例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开搏通治疗前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变化,同时观察了血压和心肌肥厚程度的改变。结果表明:开搏通治疗3个月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显著降低(p<0.001),血压和心肌肥厚程度也显著降低(p<0.001),且左室心肌重量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呈一定的正相关(r=0.56,p<0.005),提示开搏通对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

    1995年0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短期疗效观察

    祝家庆,杨鼎颐

    我们将52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1组(22例)每日服培哚普利4mg1次,另1组(20例)每日服开搏通75mg,分3次,共观察2月。结果发现培哚普利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0.8%,开搏通组总有效率为80.0%,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本文并对几种常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做了比较。

    1995年0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心肌梗塞146例临床分析(摘要)

    纪久银,于剑

    <正> 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常见病,病死率较高,本文对146例患者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全部患者均符合WHO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最大年龄83岁,最小32岁,平均62.68岁。男女比例为1.6:1。心梗的发病与吸烟、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因素有关。本组病例吸烟者占53.6%,吸烟可使血中一氧化碳浓度增高,损伤冠状动脉内皮,血中脂质易于侵入,同时烟碱、尼古丁使冠脉收缩,诱发心梗。50%患

    1995年01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21年间561例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分析

    苏庆立,姚淑兰,张健,刘淑华,金英兰

    1973~1993年间,冠心病监护病房收治的心肌梗塞561例,分成1987年前后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心肌梗塞的住院病例数明显增多,从占同期内科住院人数的0.34%上升到3.24%,病死率有明显下降,从23.5%下降到8.05%。下降的首要原因是静脉溶栓疗法、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方法的进步。第二位原因是急性左心衰竭并发症的病死率明显下降。心源性休克仍然是治疗上的最大难题,进一步推广静脉溶栓疗法,寻找溶栓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预防措施仍然是今后主要方向。

    1995年01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脑复明对SHRsp急性脑缺血的预防作用

    王文,李新,孙瑞成,张秀娥,张会东

    脑复明对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的急性脑缺血可延缓痉挛发作时间,延长存活时间,示其对SHRsp急性脑缺血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1995年01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梗塞定位诊断的对比观察

    刘洪,黄体钢,姜铁民,李志坚,李广平,苏新华,樊振旺

    分析55例心肌梗塞(MI)心电图(ECG)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定位MI的符合程度,结果表明,左回旋支为梗塞相关动脉的病例符合率明显低于右冠状动脉或左前降支为梗塞相关动脉的病例(P<0.05);下壁MI病例较前壁MI病例符合率低(P<0.05);有侧支循环病例较无侧支循环病例符合率低(P<0.05);不典型MI的ECG表现为MI定位不符合的主要原因,而多支病变,陈旧MI易产生不典型MI的ECG,8例中全是多支病变,6例为陈旧MI;尿激酶静脉溶栓后梗塞相关动脉再通和未通病例MI定位符合率无差别(P>0.05)。

    1995年01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心肌梗塞后门诊治疗的意义

    倪少华,孙立华

    <正> 本文就1988年1月至199O年12月MI后36例门诊定期监测及药物治疗的观察资料,并与1985年~1987年(前期)MI后41例的调查资料作对照分析。 1.临床资料:观察组为1988年1月至1990年12月AMI后出院的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56~67岁,平均59.4±2.3岁。下壁心梗17例、前间壁14例、广泛前壁5例;穿透性心梗24例,非穿透性

    1995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甚低量运动鉴别诊断房颤伴长R—R间歇的价值

    宋金石,王强

    本文报告12例房颤伴长R—R间歇的病人,经甚低量运动后长R—R间歇消失者进行奎尼丁转复,恢复窦性心律后未发现有Ⅱ°A—VB出现。并对现存的房颤伴Ⅱ°A—VB的诊断标准进行讨论,提出甚低量运动试验有助于鉴别房颤伴长R—R间歇的性质。

    1995年01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心肌梗塞心脏骤停及预后的临床分析(摘要)

    董剑,王敏

    <正> 本文对住院的32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发生心脏骤停(简称骤停)的临床状况及预后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骤停的临床特点,以便采取最佳救治措施。其中骤停31例,发生率9.6%,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40~90岁,平均67.8岁。经心肺复苏(CPR)成功11例,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59岁。失败20例,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72.5岁。结果显示AMI骤停发生率不随性别、年龄或梗塞部位而有显著差异。骤停于AMI后第1周内最多,其次为第2周。多于上午

    1995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再灌注心律失常与血清镁离子浓度测定

    张英,徐秀华

    本文观察了70例溶栓后再通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清镁离子(Mg~(2+))浓度。结果,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RA)组31例与无RA组39例溶栓前血清Mg~(2+)浓度分别平均为0.64±0.05mmol/L、0.83±0.06mmol/L,RA组明显低于无RA组(p<0.05);RA组均予镁剂治疗,显效8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77.4%。并探讨了低血镁发生RA的机理。

    1995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石家庄农村脑卒中发病类型的流行病学报告

    吕建波,赵旭红,张鸿修

    <正> 近20年来,国内有关脑卒中的流行学报告日益增多,脑卒中包括多种类型,对各种类型的流行学研究较少。各种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在病因和发病因素上有所区别,不同类型的流行学研究对探讨其发病因素,进行防治,均有一定意义。本文分析1974~1975年及1984~1988年两个时期不同类型脑卒中的发病情况,为今后脑卒中防治提供参考。

    1995年01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院内猝死20例临床分析

    徐卫国,范丽华

    <正> 现将1987年至1993年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院内猝死20例分析如下: 1.资料来源 本组病例为1987~1993年有完整病案及心电图资料的住院病人,20例中男18例,女2例,年龄在42~79岁之间。 猝死均为住院期间在病情平稳或改善中发生的突然死亡,排除非自然死亡如中毒、外伤等。

    1995年01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老年人心肌梗塞

    方曾龙,陈万春,高巧英

    <正>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临床表现不典型较易误诊。因此对老年人AMI应有充分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现将221例心肌梗塞住院患者中症状不典型的36例加以分析,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1995年01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心得安试验的再评价

    于学海,王淑玉,张树和,张玉清

    <正> 常规心电图多个导联T波倒置可见于病理性和功能性。心得安(普萘洛尔)试验是常用鉴别方法之一。因对其临床意义存在不同意见,使心得安试验的临床估价受到影响。本文以一组健康检查人群中ST—T改变者为对象,与一组心肌梗塞后明确的心肌缺血者为对照,观察评价心得安试验在冠心病鉴别中的临床意义。 资料和方法

    1995年01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脑血管病与甲状腺激素

    陈评,田辉

    <正> 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急重症,不仅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体征,而且还有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变化,本文测定7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并与32例正常人作对照,另3O例恢复期进行了复查,现报道于下,并就临床意义略加讨论。

    1995年01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硝普钠静点外渗致皮肤及软组织坏死1例

    黎文,张家利

    <正> 患者,女,63岁,因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塞、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室壁瘤、心功能不全,糖尿病Ⅱ型,陈旧性脑梗塞、右侧不全瘫,于1993年7月20日住某院治疗。住院第2周时,利用输液泵于右足背近拇指侧静脉静点硝普钠,造成药液渗于皮下,足背皮肤肿胀。1天后,局部组织发生坏死,伴剧烈疼痛,足背皮肤及软组织坏死面积达7×4cm~2,表面逐渐形成黑色结痂。患者为进一步治疗而转入我院。体检:右足背可见7×4cm~2坏死区,伴黑色结痂。患者于入院后第3周

    1995年01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硝苯地平疗效观察

    刘坤申,李晓滔,赵玉娟,李智,黄希正

    <正> 硝苯地平(Nifedipine)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对其疗效和剂量尚存争议。本文总结硝苯地平治疗20例的疗效。 资料和方法 1986~1993年间对20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硝苯地平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为临床诊断,超声心动图发现4个心腔扩大、室壁变薄、瓣口开放减小、室壁运动减弱,并除外冠心病及陈旧心肌梗塞、高血压心脏病、瓣膜病、病毒性心肌炎等,未做冠状动脉造影及心室造影。男12例,女8例,平均

    1995年01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心肺复苏失败22例总结

    孟庆余,哈森

    <正> 我院1992年1~6月份,内科住院患者死亡65例,其中有复苏指征者22例是抢救无效死亡。现就病历资料所载,总结于后: 1.资料 死亡患者男14例,女8例。年龄19~78岁。基础疾病:肺心病9例,冠心病5例,感染性休克

    1995年01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AMI并发伸展的诊治体会

    李有忠,姚亚兰

    <正> 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伸展是指AMI发生后数小时至数日内,梗塞区室壁变薄、呈弧形伸长,而不伴有坏死细胞数量的增多,使“功能性梗塞面积扩大。其心衰、室壁瘤、体循环栓塞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及时发现、防治这一早期特殊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以下结合典型病例谈谈AMI并发伸展(IEXP)的诊治体会。

    1995年01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青年患者猝死5例报告

    傅亚光,周旭慧,黄素华

    <正> 猝死是自然发生的意想不到的突然死亡,1976年WHO规定自症状发生后6小时内死亡为猝死标准,目前多数心脏病学者主张把时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本文报告5例青年患者的猝死。 一、临床资料 例1:男性,27岁,海校学员,於正常上课中突然倒地死亡,平素身体健康,死亡前无任何不适症状。尸解为孤立性心肌炎,脂肪心。

    1995年01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63例心包积液病因分析

    戴振华,杜福昌,单其俊

    <正> 正常心包积液含液体少,当积液超过50毫升时称为心包积液。心包本身及全身疾病均可影响心包积液的形成。我们对1988~1993年底本院收治的63例心包积液作病因分析,以了解本地区近年来心包积液的常见病因。 临床资料 全组63例经二维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心包积液。其

    1995年01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巯甲丙脯酸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李维民,海涛,苏向红

    <正>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1991年元月至1993年12月间住院患者6O岁以上老年人心脏病并发充血性心衰者74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36例,男23例,年龄6O岁至85岁,平均72.5岁。女13例,年龄60岁至87岁,平均73.5岁。心衰Ⅱ°者6例,Ⅲ°者20例,Ⅳ°者10例。病程3至22年,平均12.5年。对照组38例,男25例,年龄60岁至83岁,平均71岁。女13例,年龄60岁至86岁,平均73岁。心衰Ⅱ°7例,Ⅲ°18例,Ⅳ°11例。病程2年至21年,平均11.5年。两组均以冠心病居首位,其次是肺心病、高心病、风心病患者。

    1995年01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心肺复苏10例成功临床分析

    毛建立,周旭慧

    <正>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一种最危急状况。其抢救成功率与心脏骤停病因,以及采取急救措施迅速正确与否密切相关。本文对我院10例心源性猝死复苏成功进行回顾性研究,并结合文献复习提出在猝死抢救中的几点体会。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心源性猝死复苏病例女6例,男4例。年龄24~84岁,平均年龄58.2岁。病因

    1995年01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冠心病患者猝死前动态心电图变化

    辜和平,张耿新,廖立然,罗文惠,邱晓敏,李荣

    <正> 心源性猝死(SCD)是当今心脏病学面临的重大挑战,因其发作突然,预测困难,且大部分发生在院外,给抢救、预防、治疗带来困难。SCD病人死前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目前报道尚不多,我院内科3例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间,作完动态心电图检查后24小时内发生猝死,其死前动态心电图变化,或许能为SCD的预测、预防提供有益的资料。 病例资料

    1995年0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异搏定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张保金

    <正> 肺心病心力衰竭过去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或者加用血管扩张剂虽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往往不够理想。1987年2月~1990年10月,我院对32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以往抗炎,解除支气管痉挛,给氧基础上加用钙通道阻滞剂异搏定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一般资料 试验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42~76岁,其中6例有肺脑表现;对照组26例,男20

    1995年01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5例报告

    李蕊,张素环,张莉

    <正> 随着心电图的普及和人们对冠心病心绞痛危害性认识的提高,使许多冠心病得以有效治疗。但一种倾向往往掩盖另一种倾向,临床上往往又将一些非特异性的ST—T改变,伴随模糊不定的胸痛,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我们近年来在临床上遇到5例误诊误治病人,现报道如下。

    1995年01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川芎嗪联用蝮蛇抗栓酶治疗肺心病的临床观察

    祁兆良,吕家珍

    <正>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矛盾多、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肺动脉高压是危及生命的主要矛盾之一,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扩血管药物。我们近年来观察了川芎嗪联用蝮蛇抗栓酶治疗31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导如下。 一、一般资料 31例均为1991年3月~1993年5月我院住院患者,全部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诊

    1995年01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心肌梗塞22例临床治疗分析

    程艳敏,赵树梅

    <正> 近年来,由于溶栓及PTCA等先进治疗方法的采用,使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但对于基层医院来讲,AMI仍仅限于常规治疗,加用肝素或静脉溶栓治疗。本文对我院1992年11月到1993年11月间收治的22例AMI病人的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995年01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生物反馈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纪爱东,金晓静

    <正> 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心理活动和社会因素在疾 病的致因,治疗和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有害的 社会心理因素是各种驱体和精神疾病的诱因。人们在 工作生活中某种突发的事件中产生的紧张、激动或焦 虑情绪,可通过兴奋交感神经,引起高血压和心律失 常。这类患者病后情绪更加紧张,各种药物往往难有明 显效果。近年来,以松弛训练为基础的生物反馈治疗在 我国越来越被重视。本文报道14例高血压、心律失常 和高血压伴有心律失常患者的生物反馈治疗结果。

    1995年01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探讨(附42例报告)

    王庆华,何炳申

    <正> 对42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做一临床分析并拟定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诊断标准,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临床资料 男34例,女8例,年龄54~89岁。全部病例均有心肺功能不全。有高血压史者10例,糖尿病史者6例,3例曾发生脑卒中偏瘫,高脂血症14例,具有典型心绞痛发作者6例,服扩冠药物可以缓解。心脏体征:心尖部Ⅱ、Ⅲ级收缩期杂音6例,其中2例伴收缩期喀喇音,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8例,急性左心衰竭伴肺水肿4例,其中2例伴舒张期奔马律。

    1995年01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6例临床观察

    申世海,解一民,张慧芳

    <正> 一、病例选择:根据1991年高发地区AMI溶栓疗法国内协作组规定的条件:(1)持续胸痛时间>半小时,经舌下含化速效硝酸甘油不能缓解;(2)ECG相邻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0.2mV;(3)发病在6小时以内;(4)年龄一般<65岁,身体较佳者可放宽至70岁;(5)无溶栓及抗凝治疗的禁忌症。

    1995年01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清酶学改变的临床观察

    骆旭棠,倪少华,刘子永

    <正> 资料与方法 本组按1977年全国制定肺心病的诊断标准。男38例,女24例,年龄58~82岁,平均64±3岁。由原发病进展肺心病,心衰或呼衰时间,<5年者9例,~10年者22例,~20年者21例,20年以上者10例。 入院后一次采血作谷丙转氨酶(SGPT)、谷草转氨酶(SGOT)、乳酸脱氢酶(LDH)、硷性磷酸酶(ALP)、磷酸肌酸激酶(CPK)检查。32例作γ—谷氨

    1995年01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近代进展

    周红勤,胡婵

    <正>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TdP)是一种介于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纤颤(室颤)之间的特殊类型的室速。近年来对TdP的命名、分类、发生机理及治疗均有新的认识。 一、概述 TdP早在50年前已被描述,但皆被误诊为室颤。Schwartz在1949年首先指出其发作的特点为短暂性,且可自行消失,因而称之为“短暂性室颤”。以后又由其

    1995年01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中的一些问题

    马平

    <正> 溶栓疗法可将闭塞冠脉血管重新通畅而使心肌得到再灌注。其效果已经肯定并成为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病例选择、溶栓剂选择、辅助用药和血管成形术等问题上尚有争议。 一、选择病例 AMI溶栓治疗的基本指征是,梗塞性胸痛持续30分钟以上但发病时间未超过6小时,心电图表现为2个或2个以上邻近导联ST段抬高≥0.1毫伏,年龄在75

    1995年01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肾功能衰竭1例报告

    阚绍刚,胡学惠

    <正> 患者,男性36岁,工人,饮酒史15年,主因气短、胸闷、心悸伴发热6天(T达39.2℃)以心肌炎,Ⅲ°房室传导阻滞急症入院。ECG示普通导联T波倒置,Ⅲ°AVB,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交替出现,心室率为36次/分,

    1995年01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绞痛

    樊万福

    <正> 自1962年β—受体阻滞剂(下称β—阻滞剂)问世后,较早就应用于治疗心绞痛(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很好。对于这类似乎是十分熟悉的药物,仍然在药效与剂量依赖性、安全性、生效机理等一些关键性问题有待深入研讨。 首先用于治疗心绞痛的β—阻滞剂是心得安(Propranolol),由Gillam与Prichard两人于1965、1967年报道,证明效果颇佳,至今还在沿用,成为β—阻

    1995年01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氯气中毒致急性肺水肿伴心肌损害5例

    马秀英

    <正> 急性氯气中毒是吸入氯气所致的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疾病,以中毒性呼吸道炎症,化学性支气管炎多见,致急性肺水肿伴心肌损害少见。现就我院收治的5例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5例病人均因吸入氯气导致急性中毒,年龄在21~47岁之间,平均年龄34岁,既往均健康。都是急性发病。

    1995年01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心肌梗塞的再灌注治疗

    王爱玲

    <正> 近几十年来,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治疗有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60年代后,随着CCU的建立、血流动力学监护、心脏除颤和起搏器的运用,以及各种抗凝、抗血小板、抗心律失常和扩血管药物的应用,AMI的死亡率大大降低。80年代后,冠状动脉溶栓和各种介入性治疗使AMI的死亡率由过去的12~20%降至5~10%。过去曾认为AMI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而忽视了血栓的作用。至1979年,Bewood发现

    1995年01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门诊充血性心衰病人意外猝死的临床及预防(摘要)

    曾锐,倪少华

    <正> 本文小结门诊充血性心衰病人意外猝死27例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1例,平均56±3.5岁。冠心病13例,风心病9例,心肌病5例。2~3小时内猝死14例,6小时9例,24小时4例。其中原有室性早搏15例,持续性房颤8例,房室传导阻滞和/或室内阻滞4例。近期用药心律平7例,异搏定6例,慢心律5例,胺碘酮5例,狄戈辛4例。全部长期用利尿剂及钙

    1995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影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预后因素的探讨(摘要)

    宋昕,谢惠芳

    <正> 本文收集了自1981年4月~1994年3月我院收治的314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死亡(死亡组)272例存活(存活组)。AMI的诊断采用1979年WHO标准,临床资料的数据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以入院时为依据,心电图结果为常规12导联心电图所见。本文结果表明:死亡组年龄较存活组高(p<0.01)。入院时两组病人的症状及一般状态亦有明显不同。死亡组四肢凉,出汗多,恶心呕吐及吗啡止痛失效的发生率

    1995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层急性心肌梗塞防治

    刘汉书

    <正>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心血管病急症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死因是心脏性猝死或心源性休克。 发病情况调查:目前基层医院心肌梗塞住院人数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提前。据我院内科住院人数统计,内科每年住院人数1000例中,患心肌梗塞者1980~1985年年均11人;1986~1990年年均15人;1991~

    1995年01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