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标准·指南

  • 《2024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一级预防指南》解读

    王亚云;刘广志;苗丹;

    时隔10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卒中协会(ASA)于2024-10-21发布了新版卒中一级预防指南,该指南在2014年《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致医疗专业者的声明》的基础上,梳理与汇总之后发表的临床研究、流行病学研究、Meta分析等,提出了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卒中一级预防建议,新增了跨性别人群,细化了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疾病筛查、药物治疗等内容。本文介绍了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分类、卒中一级预防中的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管理、动脉粥样硬化和非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因素、特殊人群、心脏疾病、抗血小板治疗的一级预防、其他方面,旨在为我国卒中一级预防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33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7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脑卒中·发病机制

  •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介导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炎症的机制研究进展

    张苗苗;孙新刚;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脑卒中的一种致死性亚型,预后差,其发生机制包括神经炎症、常驻小胶质细胞活化、血脑屏障受损以及细胞凋亡等,其中神经炎症在SAH中起着关键作用,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炎症反应放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分析了Trem-1介导SAH神经炎症的机制,以期为SAH的治疗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33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小胶质细胞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研究进展

    赵玉新;安红伟;

    缺血性脑卒中是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小胶质细胞是大脑中的常驻巨噬细胞,是防御脑损伤的主要免疫细胞。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相关的神经炎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小胶质细胞的基本特征,揭示了小胶质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双重作用,分析了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极化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2025年04期 v.33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下载次数:50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作者·读者·编者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绿色通道投稿须知

    本刊编辑部;

    <正>为进一步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需求,《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开通了投稿绿色通道,凡符合以下条件的稿件编辑部将提供优化研究设计方案、优化统计学处理、优化参考文献等编辑深加工服务并由资深编辑负责论文的修改、润色,享受优先审稿、优先外审、优先出版等优惠政策,欢迎您积极踊跃投稿!(1)最新权威指南/指南解读、述评、Meta分析/系统评价类型文章,其中确有重大指导作用者缴费后1~2个月优先出版;(2)国家级及省级以上基金项目支持文章,其中确有重大影响力者缴费后1~2个月内优先出版;

    2025年04期 v.33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脑卒中·并发症

  • 脑出血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杨博;梁恒娟;黄小红;

    目的 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总结脑出血(ICH)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 依据PIPOST模型构建循证问题框架,基于“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计算机系统检索UpToDate、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美国国立指南库、医脉通网站、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站、美国手术室注册护士协会网站、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BSCO、Embase、CINAHL、Clinical Key、PubMe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ICH患者VTE预防和管理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4月。由两名经过培训的护理硕士研究生分别评估文献质量及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由两名课题组成员负责整理证据,按主题提炼和整合关键信息。依据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评估证据级别。邀请1位循证护理专家、1位神经外科医生和5位护理专家,共同基于证据的实用性、适用性、临床重要性和效果确定推荐强度。结果 初步检索获得文献1 408篇,最终纳入文献17篇,包括指南6篇、专家共识4篇、证据总结3篇、临床决策2篇、系统评价2篇。文献质量评价结果:纳入的6篇指南中,4篇推荐级别为A级、2篇推荐级别为B级。纳入的4篇专家共识、2篇临床决策、3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均评为高质量。最终形成了ICH患者VTE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其包括风险评估、知情同意、基础预防、机械预防、药物预防、文书记录、出院教育7个方面共13条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的ICH患者VTE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包括风险评估、知情同意、基础预防、机械预防、药物预防、文书记录、出院教育7个方面共13条证据,可为ICH患者VTE的预防和管理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

    2025年04期 v.33 19-2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下载次数:10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杜燕;王少敏;杨玉芹;鲁怡彤;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AIS患者3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7∶3比例将患者分为建模集237例和验证集10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将建模集患者分为血栓形成组(n=54)与非血栓形成组(n=183)。采用LASSO回归筛选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采用rms程序包建立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自举法进行1 000次重复抽样,计算一致性指数(CI);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该列线图模型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的拟合程度;绘制ROC曲线分析该列线图模型对建模集和验证集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绘制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该列线图模型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的临床获益。结果 非血栓形成组与血栓形成组年龄、有吸烟史者占比、有心血管疾病史者占比、有高脂血症史者占比、意识障碍发生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高脂血症史、D-二聚体、脂蛋白可能是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高脂血症史、D-二聚体、脂蛋白为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以上因素构建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在建模集中其CI为0.9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该列线图模型拟合程度均较好(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建模集和验证集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AUC分别为0.946[95%CI(0.914~0.977)]、0.843[95%CI(0.720~0.967)]。临床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建模集中,当阈值概率为1%~95%时,该列线图模型的净获益率>0;在验证集中,当阈值概率为4%~83%时,该列线图模型的净获益率>0。结论 吸烟史、高脂血症史、D-二聚体、脂蛋白为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对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校准度、区分能力及良好的临床获益。

    2025年04期 v.33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52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

    邓凯;杨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3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1年内LEDVT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合并LEDVT组45例和未合并LEDVT组9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LEDVT的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LE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 000次)进行内部验证,计算一致性指数(CI),并采用Hosmer-Lemeshoe拟合优度检验评价该列线图模型的拟合程度,绘制ROC曲线以分析该列线图模型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LEDVT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年龄、糖尿病发生率、有心房颤动病史者占比、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复合物(t-PAIC)、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以下简称为Caprin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病史、D-D、t-PAIC、PIC、Caprini量表评分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LEDV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LE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其CI为0.835[95%CI(0.752~0.917)]。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χ~2=0.259,P=0.61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LEDVT的AUC为0.874[95%CI(0.802~0.946)]。结论 心房颤动病史、D-D、t-PAIC、PIC、Caprini量表评分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LEDVT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LE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准确性及一定预测价值。

    2025年04期 v.33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轻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发生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杨训娟;顾正义;丁晴;曹梅;金平;

    目的 构建轻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发生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同时开发动态列线图。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轻度AIS患者137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PSCI将其分为PSCI组和非PSCI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和支持向量机(SVM)分析探讨轻度AIS患者早期发生PSC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应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三种模型预测轻度AIS患者早期发生PSCI的价值;然后基于最佳模型的影响因素,采用regplot包建立轻度AIS患者早期发生PSCI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1 000次重复抽样,计算一致性指数;采用rms和survival包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以评价该列线图模型的拟合程度;绘制决策曲线分析该列线图模型的临床获益;采用Simple模型预测1 000例轻度AIS患者早期发生PSCI的风险,绘制临床影响曲线;采用DynNom包将列线图模型发布至网络以开发动态列线图。结果 随访过程中失访3例,共纳入134例轻度AIS患者,发生PSCI 71例(53.0%)。PSCI组与非PSCI组年龄、受教育程度、有饮酒史者占比、有糖尿病史者占比、有心房颤动史者占比、肌酐(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HDL-C、血红蛋白(Hb)、空腹血糖(FP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糖尿病史、Hb、FPG是轻度AIS患者早期发生PSC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ASSO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糖尿病史、UA、Hb是轻度AIS患者早期发生PSCI的独立影响因素;SVM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饮酒史、糖尿病史、UA、HDL-C、Hb、FPG是轻度AIS患者早期发生PSCI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LASSO回归模型、SVM模型预测轻度AIS患者早期发生PSCI的AUC分别为0.751[95%CI(0.669~0.822)]、0.877[95%CI(0.809~0.927)]、0.860[95%CI(0.790~0.914)]。基于LASSO回归分析结果,以年龄、受教育程度、糖尿病史、UA、Hb构建轻度AIS患者早期发生PSCI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该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938[95%CI(0.867~0.988)]。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拟合程度较好(P>0.05)。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阈值概率为0.087~0.937时,该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净获益率>0。临床影响曲线结果显示,随着风险阈值增高,该列线图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逐渐接近1。基于轻度AIS患者早期发生PSCI的列线图模型开发动态列线图(https://per-dynamic.shinyapps.io/Dyn-PSCI/)。结论 基于年龄、受教育程度、糖尿病史、UA、Hb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轻度AIS患者早期发生PSCI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及一定预测价值,有助于制定更为积极的诊疗决策。

    2025年04期 v.33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血清序列相似家族19成员A5、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研究

    孟心怡;王聪聪;田小军;苏洲;郭双喜;王玉梅;

    目的 探讨血清序列相似家族19成员A5(FAM19A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9例,根据患者发病3个月后有无发生认知障碍将其分为PSCI组(n=84)和非PSCI组(n=95)。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FAM19A5、TNF-α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FAM19A5、TNF-α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CI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FAM19A5、TNF-α水平及二者联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CI的预测价值。结果 PSCI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FAM19A5水平、血清TNF-α水平高于非PSC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OR=1.185,95%CI(1.029~1.366)]、血清FAM19A5水平[OR=1.704,95%CI(1.376~2.110)]、血清TNF-α水平[OR=1.164,95%CI(1.068~1.269)]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C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AM19A5、TNF-α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CI的AUC分别为0.769[95%CI(0.696~0.838)]、0.717[95%CI(0.640~0.795)]、0.801[95%CI(0.735~0.866)]。结论 血清FAM19A5、TNF-α水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CI的影响因素;血清FAM19A5、TNF-α水平及二者联合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CI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2025年04期 v.33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分级管理策略的构建

    史慧玲;左婷婷;王清;吉康菱;许文锦;蒋园园;沙玲;

    目的 构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预防分级管理策略。方法 成立研究团队,通过文献检索制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SAP预防分级管理策略初稿,通过专家函询制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SAP预防分级管理策略。采用问卷有效回收率评估专家积极性;采用权威系数(Cr)评估专家权威程度;采用变异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评估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结果 共18名专家完成了两轮专家函询。第1轮专家函询共发放问卷20份,回收问卷1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0%;第2轮专家函询共发放问卷18份,回收问卷1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两轮专家函询的Cr均为0.936。第1轮专家函询中,条目重要性评分的变异系数为0~0.30,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44(P<0.001);可操作性评分的变异系数为0~0.48,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91(P<0.001)。第2轮专家函询中,条目重要性评分的变异系数为0~0.31,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12(P<0.001);可操作性评分的变异系数为0~0.37,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07(P<0.001)。专家函询结果:第1轮专家函询共提出46条修改意见,根据条目筛选标准、专家意见,结合临床实际,研究团队讨论后共新增4个二级条目,修改1个一级条目、4个二级条目。第2轮专家函询共提出10条修改意见,根据专家意见,研究团队讨论后共修改1个二级条目。最终形成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SAP预防分级管理策略,共包括6个一级条目和53个二级条目(其中34个条目为低风险管理策略,19个条目为高风险管理策略)。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SAP预防分级管理策略共包括6个一级条目和53个二级条目(其中34个条目为低风险管理策略,19个条目为高风险管理策略)。该策略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及较好的临床指导价值、可行性。

    2025年04期 v.33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下载次数:2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脑卒中相关性肌少症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王健翔;殷小焦;穆茂容;高云;

    目的 系统评价脑卒中相关性肌少症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公开发表的脑卒中相关性肌少症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9月。由2名培训合格的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18篇文献,共5 315例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相关性肌少症患病率为8%~68%。共筛选出16种脑卒中相关性肌少症的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相关性肌少症的患病率为31.1%[95%CI(23.6%~39.1%)]。年龄≥60岁[OR=1.08,95%CI(1.05~1.12)]、BMI≤18.5kg/m~2[OR=1.10,95%CI(1.05~1.18)]、卒中史[OR=1.28,95%CI(1.05~1.55)]、合并糖尿病[OR=1.60,95%CI(1.15~2.22)]、肺部感染[OR=1.76,95%CI(1.04~2.18)]、白蛋白<35 g/L[OR=4.27,95%CI(2.62~6.97)]、鼻饲喂养[OR=2.48,95%CI(1.38~4.45)]、骨质疏松[OR=2.42,95%CI(1.95~2.99)]、肌力下降[OR=2.04,95%CI(1.43~2.9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分[OR=1.14,95%CI(1.10~1.39)]、住院时间延长[OR=1.27,95%CI(1.11~1.46)]是脑卒中相关性肌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现有证据显示,脑卒中相关性肌少症患病率较高,为31.1%;年龄≥60岁、BMI≤18.5 kg/m2、卒中史、合并糖尿病、肺部感染、白蛋白<35 g/L、鼻饲喂养、骨质疏松、肌力下降、NIHSS评分>15分、住院时间延长是脑卒中相关性肌少症的危险因素。

    2025年04期 v.33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9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脑卒中·康复

  • 阶段性功能锻炼联合回馈式健康宣教对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

    代立群;王静;胡毛姐;

    目的 探讨阶段性功能锻炼联合回馈式健康宣教对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3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阶段性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回馈式健康宣教。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Champion健康信念模型量表(CHBMS)、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中文修订版(HPLP-ⅡR)、残疾接受度量表(修订版)(ADS-R)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维度评分及FMA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易感性、益处、严重性、健康动力、障碍、自我效能维度评分及CHBMS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精神成长、体育锻炼、健康责任、营养、人际关系、压力管理维度评分及HPLP-ⅡR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从属、扩大、包容、转变维度评分及ADS-R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阶段性功能锻炼联合回馈式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还可提高其健康信念、健康行为水平及残疾接受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025年04期 v.33 64-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29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全身垂直律动训练联合反复促通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

    赵娜;李宁;张立帅;王营;孙飞阳;张明;

    目的 探讨全身垂直律动训练联合反复促通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4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垂直律动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反复促通疗法,均持续训练3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估]、下肢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下肢关节活动度(包括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活动度)、步行能力[采用10 m最大步行能力测试(10MWT)评估]、姿势稳定性(重心运动长度、重心运动面积、平均轨迹误差、完成测试所用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生存质量[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估]。结果 干预后,两组FMA-LE评分、BBS评分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分别大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FMA-LE评分、BBS评分高于对照组,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10MWT分别快于本组干预前,重心运动长度分别短于本组干预前,重心运动面积、平均轨迹误差分别小于本组干预前,完成测试所用时间分别短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10MWT快于对照组,重心运动长度短于对照组,平均轨迹误差小于对照组,完成测试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mBI评分及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维度得分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mBI评分及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身垂直律动训练联合反复促通疗法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平衡功能,增大下肢关节活动度,提高步行能力及姿势稳定性,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

    2025年04期 v.33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31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反复促通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卒中后单侧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张白慧;蒋娟愉;王伟锋;

    目的 探讨反复促通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卒中后单侧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武进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单侧上肢功能障碍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组和反复促通疗法联合组,各49例,其中神经肌肉电刺激组中有1例患者因失访脱落,最终神经肌肉电刺激组48例和反复促通疗法联合组49例纳入统计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患者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反复促通疗法联合组患者接受反复促通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和动作能力[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反复促通疗法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组(P<0.05)。治疗后,两组FMA-UE、ARAT评分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且反复促通疗法联合组FMA-UE、ARAT评分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组(P<0.05)。治疗后,两组Hcy、ACE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反复促通疗法联合组Hcy、ACE低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组(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NIHSS评分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反复促通疗法联合组mBI评分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组,NIHSS评分低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促通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提高脑卒中后单侧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和动作能力,降低Hcy、ACE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2025年04期 v.33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29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气道廓清技术联合阶段性综合吞咽训练方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魏海棠;杨丹;杨珺;杨露;陈燕;盛扬;夏道进;刘志霞;

    目的 探讨气道廓清技术联合阶段性综合吞咽训练方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12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和联合组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阶段性综合吞咽训练方案,联合组患者接受气道廓清技术联合阶段性综合吞咽训练方案,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周后吞咽功能[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及吞咽功能改善率]、营养状况[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FOIS评分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联合组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吞咽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ALB、TG、TC、BDNF、NGF,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得分及GQOLI-74总分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联合组ALB、TG、TC、BDNF、NGF,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得分及GQOLI-74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道廓清技术联合阶段性综合吞咽训练方案可明显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提高神经营养因子及生活质量,且未增加并发症。

    2025年04期 v.33 81-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40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认知数字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小燕;古剑雄;

    约50%的脑卒中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这严重影响其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而及时有效的认知康复干预对于减缓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衰退、改善神经可塑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认知数字疗法(CDT)在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康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临床效果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系统检索文献,全面分析了各种应用形式CDT[虚拟现实(VR)技术、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CACR)系统、移动健康(mHealth)设备和脑-机接口(BCI)系统]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优势与局限性,指出各种应用形式的CDT均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但在应用过程中仍面临技术成本、患者接受度、数据安全等挑战,未来亟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验证CDT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建议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CDT系统,从而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认知康复方案。

    2025年04期 v.33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下载次数:3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重症监护室转出脑卒中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障碍因素与促进因素分析:一项混合性研究

    陆娟;陆文婷;李育平;史甜;唐维婕;翟祎帆;

    目的 通过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性研究分析重症监护室(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障碍因素与促进因素。方法 (1)定量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ICU转出的250例脑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脑卒中后身体活动障碍量表(BAP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患者进行调查。根据运动康复参与情况将患者分为不积极参与组(运动康复训练频率<3次/月)和积极参与组(运动康复训练频率≥3次/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CU转出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参与情况的影响因素。(2)定性研究:2022年5月—2024年5月,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完成问卷调查的ICU转出脑卒中患者为访谈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患者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法提炼主题。结果(1)定量研究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46份,有效回收率为98.40%。246例ICU转出脑卒中患者中,运动康复训练频率<3次/月78例,运动康复训练频率≥3次/月168例。积极参与组与不积极参与组文化水平、婚姻状态、偏瘫者占比、中文版BAPAS评分、GSE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态、偏瘫、中文版BAPAS评分、GSES评分是ICU转出脑卒中患者不积极参与运动康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2)定性研究结果:本研究共访谈18例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共提炼出康复动机、训练行为及支持系统3个主题,其中在康复动机方面,康复意愿不强烈为障碍因素,期待社交活动和重视自我价值、自尊为促进因素;在训练行为方面,错误的运动康复认知、消极的训练经历、较差的运动自我效能感为障碍因素,信任医务人员、遵照医嘱,吸取成功案例的经验,循序渐进地参与训练为促进因素;在支持系统方面,家庭、社会支持状况良好为促进因素。结论 未婚/离异/丧偶、偏瘫、身体活动障碍加重是ICU转出脑卒中患者不积极参与运动康复的危险因素,而自我效能感升高是ICU转出脑卒中患者不积极参与运动康复的保护因素。在康复动机方面,康复意愿不强烈为障碍因素,期待社交活动和重视自我价值、自尊为促进因素;在训练行为方面,错误的运动康复认知、消极的训练经历、较差的运动自我效能感为障碍因素,信任医务人员、遵照医嘱,吸取成功案例的经验,循序渐进地参与训练为促进因素;在支持系统方面,家庭、社会支持状况良好为促进因素。

    2025年04期 v.33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4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脑卒中·中西医结合

  •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刺及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

    周磊;毕传昊;张芳芳;王辰之;

    目的 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刺及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2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舌压抗阻反馈训练。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渗漏-误吸、梨状窝残留发生情况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甲状软骨及舌骨上移、前移距离,表面肌电图指标(吞咽耗时、肌电最大波幅),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渗漏-误吸、梨状窝残留发生率及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甲状软骨及舌骨上移、前移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吞咽耗时短于对照组,肌电最大波幅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刺及舌压抗阻反馈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舌骨运动能力及吞咽肌群力量,进而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渗漏-误吸、梨状窝残留发生,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04期 v.33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34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滞针提拉法联合通督舒筋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

    闫晓双;田杨杨;黄亮;盛国滨;孟悦;刘刚;

    目的 探讨滞针提拉法联合通督舒筋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南分院针灸科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滞针提拉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督舒筋手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评分、木块移动个数、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ADL)评分、功能独立性评测(FIM)评分及屈曲位肱二头肌、伸展位肱三头肌的共同收缩率(CR),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FMA-UE、ARAT、IADL、FIM评分高于对照组,木块移动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周后FMA-UE、ARAT、IADL、FIM评分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木块移动个数分别多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屈曲位肱二头肌、伸展位肱三头肌的C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周后屈曲位肱二头肌、伸展位肱三头肌的CR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滞针提拉法联合通督舒筋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手功能,减轻肌肉痉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04期 v.33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张鑫;李伟;郑兴;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联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53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51例、B组51例、C组51例。A组患者接受基础康复治疗+ESWT,B组患者接受基础康复治疗+推拿,C组患者接受基础康复治疗+ESWT+推拿,干预时间均为4周。比较三组干预后临床疗效,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P物质、前列腺素E2、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肩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 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P<0.017)。干预后,三组VAS评分分别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C组VAS评分低于A组、B组(P<0.05)。干预后,三组P物质、前列腺素E2分别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C组P物质、前列腺素E2低于A组、B组(P<0.05)。干预后,三组FMA-UE评分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肩关节外展PROM、外旋PROM、前屈PROM分别大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C组FMA-UE评分高于A组、B组,肩关节外展PROM、外旋PROM、前屈PROM大于A组、B组(P<0.05)。干预后,三组WHOQOL-BREF评分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C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A组、B组(P<0.05)。结论 ESWT联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疗效肯定,能缓解疼痛,降低P物质、前列腺素E2,改善上肢运动功能、肩关节PROM及生存质量。

    2025年04期 v.33 108-11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1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羟基红花黄色素A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

    舒梦琦;戴瑶瑶;宋丽娟;马东;马存根;黄建军;

    缺血性脑卒中(IS)主要以脑血管的急速堵塞为特点,可造成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目前其发病逐渐年轻化,且致残、致死率较高,这加重了社会经济负担。本文以中药材红花中的主要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作为切入点,简述了其口服和静脉滴注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同时论述了HSYA治疗IS的机制,包括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调控细胞自噬,这可为后续HSYA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2025年04期 v.33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4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丹参酮胶囊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影响

    周利飞;刘贺;冯鹏超;王晓玙;高永超;

    目的 探讨丹参酮胶囊对缺血性卒中(IS)患者内质网应激(ERs)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选取2022-02-01至2023-08-30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IS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动集中随机化系统生成随机化代码,然后按照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丹参酮组(n=50)和安慰剂组(n=50)。两组患者均接受抗血栓、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在此基础上,丹参酮组患者口服丹参酮胶囊,安慰剂组患者口服安慰剂胶囊,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ERs信号通路相关基因[配对盒蛋白5(PAX5)、内质网蛋白29(ERP29)、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家族A成员6(PDIA6)]mRNA相对表达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其差值,治疗3个月患者预后指标(功能独立和卒中复发情况)。IS患者ERs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差值与NIHSS评分差值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比较功能独立患者与非功能独立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ERs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及其差值。结果 治疗3个月,丹参酮组PAX5、ERP29、PDIA6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安慰剂组(P<0.05);丹参酮组PAX5、PDIA6 mRNA相对表达量差值大于安慰剂组(P<0.05)。丹参酮组治疗3个月NIHSS评分低于安慰剂组,NIHSS评分差值大于安慰剂组,功能独立者占比高于安慰剂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S患者PAX5、PDIA6 mRNA相对表达量差值均与NIHSS评分差值呈正相关(P<0.001)。功能独立患者治疗3个月PAX5、PDIA6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非功能独立患者,PAX5、PDIA6 mRNA相对表达量差值大于非功能独立患者(P<0.05)。结论 丹参酮胶囊可降低IS患者PAX5、PDIA6基因表达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预后;PAX5、PDIA6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与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相关。

    2025年04期 v.33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改良八段锦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呼吸障碍患者肺通气功能及膈肌功能的影响

    李月华;刘雪梅;储开昀;田伟;

    目的 探讨改良八段锦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并呼吸障碍患者肺通气功能及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病房收治的AIS并呼吸障碍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常规康复组和八段锦组,各34例。常规康复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八段锦组患者接受改良八段锦训练。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膈肌功能指标[平静呼吸膈肌活动度(QDM)、用力呼吸膈肌活动度(FDM)、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膈肌增厚率(DTF)]、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 干预4周后,八段锦组FVC大于常规康复组,FEV_1%、FEV_1/FVC、PEF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干预4周后,八段锦组QDM、FDM大于常规康复组,DTei、DTee厚于常规康复组,DTF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干预4周后,八段锦组mBI评分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 改良八段锦可有效改善AIS并呼吸障碍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及膈肌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2025年04期 v.33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30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脑卒中·社会行为心理

  • 康复自我效能在青中年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胡荣利;汪莉;庞舒娴;韦月琴;韦佩伶;李建民;

    目的 探讨康复自我效能在青中年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2024年1—6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住院的青中年脑卒中患者21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SSS)、中文版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对其进行调查。两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采用Harman单因素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采用SPSS Process插件中的Model 4模块构建中介效应模型,重复抽样5 000次,采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2份,有效回收率为96.2%。202例青中年脑卒中患者SSS评分47.0(43.0,58.0)分,中文版SSEQ评分57.0(39.0,66.0)分,PTGI评分45.0(38.0,54.0)分。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青中年脑卒中患者SSS评分与中文版SSEQ评分、PTGI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中文版SSEQ评分与PTGI评分呈正相关(P<0.05)。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显示,在提取出的8个特征值>1的公因子中,第1个公因子对总变量的解释率小于临界值40%,为38.46%,表明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以SSS评分为自变量,中文版SSEQ评分为中介变量,PTGI评分为因变量,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总效应值为-0.629 8[95%CI(-0.751 9~-0.597 8)],直接效应值为-0.399 4[95%CI(-0.544 8~-0.253 9)],间接效应值为-0.230 5[95%CI(-0.322 4~-0.135 7)],该中介效应模型间接效应显著,SSS评分对青中年脑卒中患者PTGI评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399 4,P<0.001),中文版SSEQ评分在青中年脑卒中患者SSS评分和PTGI评分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222 3,P<0.001),占总效应的36.6%。结论 病耻感对青中年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具有负向预测作用,且康复自我效能在青中年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创伤后成长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2025年04期 v.33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下载次数:148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社会网络与认知功能间的中介效应

    施杨;顾志娥;王林;朱彤;喻静;

    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社会网络与认知功能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和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版Lubben社会网络量表(LSNS-6)、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D-RISC、SSRS、LSNS-6、MoCA评分间的相关性,采用AMOS 23.0软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以分析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社会网络与认知功能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2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52份,有效回收率为96.9%。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D-RISC、SSRS、LSNS-6、MoCA评分两两间均呈正相关(P值均<0.001)。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介效应模型的总效应为0.295[95%CI(0.266~0.520)],直接效应为0.235[95%CI(0.209~0.262)],间接效应为0.060[95%CI(0.034~0.099)]。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社会网络与认知功能间存在正向中介效应(β=0.060,P<0.001),占总效应的20.34%,其中心理弹性占10.51%、社会支持占9.83%。结论 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社会网络与认知功能间存在正向中介效应。

    2025年04期 v.33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9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动机行为转变的奥塔戈运动训练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焦云惠;陈国香;王俊琴;屈艳玲;

    目的 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变的奥塔戈运动训练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康复组(42例)和奥塔戈组(43例)。常规康复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管理,奥塔戈组患者接受基于动机行为转变的奥塔戈运动训练,两组干预时间均为入院开始至出院,并随访至出院后2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2个月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e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采用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问卷评价),出院后2个月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方法与时间在FMA评分、Barthel指数、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问卷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时间在FMA评分、Barthel指数、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问卷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出院后1、2个月奥塔戈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问卷评分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出院后2个月,奥塔戈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 基于动机行为转变的奥塔戈运动训练能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及患者满意度。

    2025年04期 v.33 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2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数据“说”全球卒中负担

    <正>2021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GBD 2021)揭示了卒中在全球疾病负担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全球人口健康和预期寿命具有深远影响,以下是其对卒中疾病负担的主要发现,这些发现对于制定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全球卒中存活者9380万[95%万)],U新I(8900万~9930发卒中1190万[95%万)];U全I(1070万~1320球卒中死亡人数730万[95%)],占所有U死I(660万~780万亡人数的10.7%[95%UI(9.80%~11.13%)];

    2025年04期 v.33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