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指南·共识·标准

  • 脑出血后脑水肿管理专家共识

    濮璟楠;师蔚;

    脑出血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破裂而引起的脑实质出血。脑水肿是脑出血后必然出现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导致脑出血后"二次脑损伤"的最重要原因。为促进脑出血后脑水肿的规范管理、提高脑出血后脑水肿救治效果,陕西省保健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特组织国内神经外科专家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最新文献报道等撰写了《脑出血后脑水肿管理专家共识》,供临床参考。

    2017年08期 v.2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下载次数:2289 ] |[引用频次:87 ] |[阅读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55 ]

前沿进展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林蓉香;岳媛;张亚萍;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好发于女性。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成年人SCH发病率为3%~18%,女性、老年人及碘充足人群SCH发病率较高。近年来,SCH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众多研究表明,SCH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关,可增加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心血管死亡的发生风险等。本文综述了SCH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更好地了解SCH的治疗获益及风险等。

    2017年08期 v.25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65 ]
  • 贝达喹啉治疗耐药结核病的研究进展

    周为静;陈玲;

    耐药结核病是全球结核病控制规划面临的主要挑战,需要采用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故亟须研究和开发新型抗结核药物。贝达喹啉(bedaquiline)是过去40多年中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耐药结核病的第一种药物,该药能有效提高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及缩短治疗时间。本文综述了贝达喹啉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作用机制、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和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提高临床对贝达喹啉的认识。

    2017年08期 v.25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398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37 ]

论著

  • 脑卒中后疲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白介素1β、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李欣;张彦红;聂拴锁;戴巧英;袁世君;申秀香;桂艳红;席爱萍;许岩丽;

    背景目前有关细胞因子与脑卒中后疲劳相关性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尚无定论;脑卒中后疲劳对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但其对长期预后的影响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疲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2015年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常规治疗2周后,根据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疲劳组(FSS评分≥4分,n=38)和非疲劳组(FSS评分<4分,n=62)。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指标,FSS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L-1β、CRP、Hcy水平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随访1年,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评估两组患者长期预后。结果疲劳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清IL-1β、CRP、Hcy水平高于非疲劳组(P<0.05);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SS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L-1β(r=0.524)、CRP(r=0.328)、Hcy(r=0.412)水平呈正相关(P<0.05)。随访1年,疲劳组患者mRS评分和IADL评分高于非疲劳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疲劳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L-1β、CRP、Hcy水平升高有关,且脑卒中后疲劳会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长期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2017年08期 v.25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385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33 ]
  • 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

    郎娅淞;张月战;

    目的分析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93例,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65例(TIA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128例(ACI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随访1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ACI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98例和预后不良组30例。比较3组受试者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计数及PLR,比较不同预后ACI患者临床资料、PLT、淋巴细胞计数及PLR,淋巴细胞计数和PLR与ACI患者GO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受试者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和TIA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LR高于对照组(P<0.05);ACI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低于TIA组,PLR高于TIA组(P<0.05)。不同预后ACI患者性别和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小于预后不良组,淋巴细胞计数高于预后不良组,PLR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后,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PLT、淋巴细胞计数及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细胞计数与ACI患者GOS评分呈正相关(rs=0.268,P=0.002),PLR与ACI患者GOS评分呈负相关(r_s=-0.336,P<0.001)。结论淋巴细胞计数、PLR可初步鉴别诊断ACI和TIA,且淋巴细胞计数和PLR均与ACI患者短期预后有关。

    2017年08期 v.2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张峰;王卫国;谢燕;黄芬;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2016年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A组(NIHSS评分≥5分,n=44)与B组(NIHSS评分<5分,n=46);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n=41)与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n=49)。比较A组与B组患者血清CHE水平,血清CHE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资料,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组患者血清CHE水平低于B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HE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436,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性别、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大于预后良好组,NIHSS评分、空腹血糖(FPG)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CHE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99,95%CI(1.66,2.39)]、NIHSS评分[OR=3.77,95%CI(2.59,5.48)]、FPG[OR=3.01,95%CI(1.99,4.54)]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良好的危险因素,血清CHE水平[OR=0.92,95%CI(0.88,0.96)]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清CHE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年龄、NIHSS评分、FPG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良好的危险因素,血清CHE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

    2017年08期 v.25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54 ]
  • 肾功能下降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预后的关系研究

    郑锦滨;黄贤生;

    目的探讨肾功能下降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急诊PCI的AMI患者466例,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分为肾功能正常组207例[eGFR≥90 ml·min~(-1)·(1.73 m~2)~(-1)]、肾功能轻度降低组169例[60 ml·min~(-1)·(1.73 m~2)~(-1)≤e GFR<90 ml·min~(-1)·(1.73 m~2)~(-1)]及肾功能中度降低组90例[30 ml·min~(-1)·(1.73 m~2)~(-1)≤e GFR<60 ml·min~(-1)·(1.73 m~2)~(-1)];随访1年,根据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91例和非MACE组375例。比较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降低组、肾功能中度降低组患者MACE发生率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Killip分级情况,AMI患者急诊PCI后MACE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随访1年,共91例患者出现MACE。肾功能正常组患者MACE发生率为9.2%,肾功能轻度下降组为17.2%,肾功能中度下降组为47.8%;3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肾功能轻度下降组与肾功能中度下降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多于肾功能正常组,Killip分级劣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3)MACE组与非MACE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血肌酐(Scr)、e GF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冠状动脉病变支数、Killip分级、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有无高脂血症、有无吸烟史、有无饮酒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2.370,95%CI(1.766,3.180)]、糖尿病[OR=1.664,95%CI(1.223,2.263)]、LVEF<50%[OR=2.389,95%CI(1.900,3.005)]及eGFR<90 ml·min~(-1)·(1.73 m~2)~(-1)[OR=2.462,95%CI(1.886,3.214)]是AMI患者急诊PCI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功能下降可导致AMI患者急诊PCI后预后不良风险性升高,高血压、糖尿病、LVEF<50%及e GFR<90 ml·min~(-1)·(1.73 m~2)~(-1)是AMI患者急诊PCI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7年08期 v.25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35 ]
  • 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任寅;朱莉;阮中宝;陈各才;朱俊国;金凯;丁祥伟;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合并心房颤动(AF)的影响因素,为AS合并AF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S患者222例,其中未合并AF者137例(对照组),合并AF者85例(观察组);根据AF类型将AS合并AF患者分为阵发性AF者51例(A组)和持续性AF者34例(B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冠心病(CHD)病史及血压]、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影像学检查指标[包括左心房内径(LAD)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AS合并AF的影响因素及AS合并阵发性AF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收缩压、舒张压、TG、LAD及颈总动脉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CHD病史、TC、LDL-C及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5,95%CI(1.039,1.111)]、收缩压[OR=1.066,95%CI(1.023,1.111)]、LAD[OR=1.089,95%CI(1.025,1.157)]、颈总动脉IMT[OR=1.022,95%CI(1.008,1.036)]是AS合并AF的危险因素(P<0.05)。A组和B组患者年龄、吸烟史、舒张压及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性别、CHD病史、收缩压、TC、LDL-C、HDL-C、LAD及颈总动脉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95,95%CI(1.039,1.155)]、舒张压[OR=1.409,95%CI(1.191,1.668)]及TG[OR=1.039,95%CI(1.019,1.059)]是AS合并持续性AF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收缩压、LAD、颈总动脉IMT是AS合并AF的危险因素,年龄、舒张压及TG是AS合并持续性AF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2017年08期 v.25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26 ]
  • 血清CD40配体水平与孤立性心房颤动的关系研究

    艾文婷;祁杰;李瑞;陈新军;

    目的分析血清CD40配体(CD40L)水平与孤立性心房颤动(AF)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2015年陕西省人民医院微创外科收治的孤立性AF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孤立性AF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CD40L水平与孤立性AF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左心房内径(LAD)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史、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舒张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空腹血糖及血清肌酐、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LAD大于对照组,血清CD40L和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LVEDD[OR=1.654,95%CI(1.252,2.184)]、血清CD40L水平[OR=1.392,95%CI(1.094,1.772)]、血清hs-CRP水平[OR=1.334,95%CI(1.028,1.731)]是孤立性AF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VEDD[OR=1.677,95%CI(1.245,2.259)]、血清CD40L水平[OR=5.165,95%CI(2.215,12.046)]、血清hs-CRP水平[OR=1.473,95%CI(1.148,1.889)]是孤立性A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D40L水平与孤立性AF患者血清hs-CRP水平、LA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2、0.85,P<0.05)。结论血清CD40L水平与孤立性AF独立相关,且其水平变化与血清hs-CRP水平、LAD呈正相关。

    2017年08期 v.25 37-4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34 ]
  • 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研究

    陈菊明;左琦;宋艳玲;麦华德;纪新博;王雅纯;林芸芸;顾申红;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采集患者外周血10 ml,体外培养EPCs。将体外培养的EPCs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10份。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采用氯沙坦10μmol/L进行处理,C组采用氯沙坦10μmol/L+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10μmol/L进行处理。比较3组EPCs培养12 h、24 h、36 h、48 h、72 h 535nm波长下光密度值(OD_(535)),穿膜细胞数,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量。结果时间与方法在OD_(535)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OD_(535)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OD535上主效应显著(P<0.05);B组EPCs 12 h、24 h、36 h、48 h、72 h OD535高于A组、C组(P<0.05)。B组EPCs穿膜细胞数多于A组、C组(P<0.05)。B组EPCs的Akt和eNOS蛋白表达量高于A、C组(P<0.05)。结论氯沙坦可有效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EPCs增殖和迁移,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其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e NOS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

    2017年08期 v.25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19 ]
  • 血压变异性与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研究

    高峰利;韩涛;张维;王梦珠;杨琼;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与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95例,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Hcy<10 mmol/L,n=44)与观察组(Hcy≥10 mmol/L,n=51)。比较两组患者24 h血压、24 h血压变异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压变异性与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NIHSS评分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24 h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为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性与NIHSS评分、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4、0.256,P<0.05);观察组患者24 h舒张压变异性与NIHSS评分、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无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203、0.198,P>0.05)。结论 24 h收缩压变异性与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有关。

    2017年08期 v.25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39 ]
  • 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研究

    谢勇;

    目的探讨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与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D患者84例作为观察组,根据Hoehn-Yahr(H-Y)分级量表分为早期组52例、中晚期组32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为认知障碍组53例与非认知障碍组31例。另选取同期于德阳市人民医院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早期组与中晚期组受试者血清EGF水平、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MoCA评分,比较认知障碍组与非认知障碍组患者血清EGF水平、血清BDNF水平、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Ⅲ评分;血清EGF水平与PD并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水平、MoCA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EGF、BDNF水平和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中晚期组患者血清EGF、BDNF水平和MoCA评分低于早期组(P<0.05)。认知障碍组患者血清EGF、BDNF水平低于非认知障碍组(P<0.05);两组患者UPDRS-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EGF水平与PD并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水平、MoCA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54、0.864,P<0.05)。结论血清EGF水平与PD患者认知障碍有关。

    2017年08期 v.25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27 ]
  • 不同呼气末正压控制性肺膨胀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负压吸痰后肺复张影响的对比研究

    柳书芬;朱静娟;周承朋;王桃娇;

    目的比较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控制性肺膨胀法(S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负压吸痰后肺复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10月中建三局武汉中心医院ICU收治的ARDS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4例,分别给予150、175、200 mmHg负压吸痰;之后将每组患者随机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11例,采用SI进行肺复张,PEEP分别设定为0、35、40、45 cm H_2O。比较A组、B组和C组患者吸痰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和呼吸力学指标,比较相同负压吸痰条件下不同PEEP患者肺复张前后呼吸力学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观察A组、B组和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A组、B组和C组患者吸痰前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_2)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患者吸痰后SaO_2、PaO_2、氧合指数均低于吸痰前,PaCO_2均高于吸痰前(P<0.05)。(2)A组、B组和C组患者吸痰前后肺容积、肺静态顺应性(Cst)、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平均压(P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患者吸痰后肺容积均小于吸痰前,Cst均低于吸痰前,PIP、Pplat、Pm均高于吸痰前(P<0.05)。(3)A组、B组和C组不同PEEP患者肺复张前肺容积、Cst、PIP、Pplat、P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复张后,A2、A3、A4组患者肺容积大于A1组,Cst高于A1组,PIP、Pplat、Pm低于A1组(P<0.05);B2、B3、B4组患者肺容积大于B1组,Cst高于B1组,PIP、Pplat、Pm低于B1组(P<0.05);C2、C3、C4组患者肺容积大于C1组,Cst高于C1组,PIP、Pplat、Pm低于C1组(P<0.05)。(4)A组、B组和C组不同PEEP患者肺复张前心率(HR)、平均肺动脉压(PAP)、中心静脉压(CVP)及心脏指数(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复张后,A2、A3、A4组患者HR、PAP、CVP及CI高于A1组,A4组患者HR和PAP高于A2、A3组(P<0.05);B2、B3、B4组患者HR、PAP、CVP及CI高于B1组,B4组患者HR和PAP高于B2、B3组(P<0.05);C2、C3、C4组患者HR、PAP、CVP及CI高于C1组,C4组患者HR和PAP高于C2、C3组(P<0.05)。(5)A组、B组和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吸痰可加重ADRS患者肺损伤,但其肺损伤程度与吸痰负压无关;PEEP为35、40 cm H2O时,SI对ARDS患者的肺复张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2017年08期 v.25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35 ]
  • 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研究

    王笑晴;杨小东;

    目的探讨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2016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COPD患者412例,其中农村患者214例,城镇患者198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民族、文化程度、职业、肺功能分级、是否进行康复治疗、是否进行体育锻炼、是否进行持续性护理、是否进行家庭氧疗及月收入;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量表(COPD-QOL)评估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农村和城镇COPD患者性别、婚姻状况、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是否进行康复治疗、是否进行持续性护理、是否进行家庭氧疗及月收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和城镇COPD患者年龄、肺功能分级及是否进行体育锻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和城镇COP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COPD患者社会活动状况评分、抑郁心理症状评分、焦虑心理症状评分及生存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城镇COPD患者(P<0.05)。不同婚姻状况、肺功能分级、是否进行康复治疗、是否进行持续性护理、是否进行家庭氧疗及不同月收入的农村COPD患者生存质量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及是否进行体育锻炼的农村COPD患者生存质量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COPD患者生存质量低于城镇COPD患者,而婚姻状况、肺功能分级、康复治疗、持续性护理、家庭氧疗及月收入与农村COPD患者生存质量有关。

    2017年08期 v.25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38 ]
  • 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燕敏;壮健;唐亮;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年无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基础治疗,治疗1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治疗2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血清前清蛋白、血清清蛋白、血清转铁蛋白]、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气分析指标[p H值、血氧分压(P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HCO_3~-、氧合指数(OI)]、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 MRC)评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残气量/肺总量比值(RV/TLC)]。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Hb、淋巴细胞计数、血清前清蛋白、血清清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1组、治疗2组患者Hb、淋巴细胞计数、血清前清蛋白、血清清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1组、治疗2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于对照组,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pH值、PO_2、PCO_2、HCO-3、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1组、治疗2组患者pH值、PO_2、OI高于对照组,PCO_2、HCO_3~-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mMRC评分、FEV_1%、RV/T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1组、治疗2组患者mMRC评分、RV/TLC低于对照组,FEV_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外营养支持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相当,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

    2017年08期 v.25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59 ]
  • 水通道蛋白4在肺癌裸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研究

    周永春;张琦;陈琬玲;方育;李融林;张璟;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在肺癌裸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2016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肺癌重点实验室进行实验,选取SPF级雄性裸小鼠60只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只。对照组裸小鼠于背侧靠腋窝处皮下注射未转染的A549肺癌细胞0.2 ml以建立肺癌裸小鼠模型,而观察组裸小鼠于背侧靠腋窝处皮下注射AQP4-shRNA转染的A549肺癌细胞0.2 ml以建立肺癌裸小鼠模型。比较两组裸小鼠肿瘤重量、微血管密度(MVD),AQP4、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N-钙黏着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裸小鼠肿瘤重量及MV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裸小鼠AQP4、N-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E-cadherin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PQ4在肺癌裸小鼠模型中表达增强,其可能参与了肺癌的病理生理过程,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2017年08期 v.25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6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20 ]

疗效比较研究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童随阳;蒋学俊;夏豪;田国卫;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5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ASTEMI患者216例,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照组患者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替格瑞洛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超敏肌钙蛋白I(TnI-Ultra)、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空腹血糖(FPG)、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肾功能指标[肌酐(Cr)、尿酸(UA)、尿素氮(BUN)]、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前1周、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抗血小板药物抵抗发生情况及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K-MB、MYO、TnI-Ultra、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PG、ALT、AST、Cr、UA、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C、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方法在hs-CRP水平、MAR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hs-CRP水平、MAR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hs-CRP水平、MAR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3、6个月观察组患者hs-CRP水平、MA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6个月观察组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抵抗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脑卒中、靶血管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ASTEMI的有效性相似、安全性相当,而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可更有效抑制ASTEMI患者血小板聚集。

    2017年08期 v.25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48 ]
  • 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注射液治疗老年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胡学松;冷利华;

    目的比较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注射液治疗老年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海军安庆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米力农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7 d心功能指标[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脏指数(CI)、心率(HR)]及呼吸频率、呼吸困难症状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BNP水平、LVEF、LVEDD、CI、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观察组患者血清BNP水平、LVEDD、HR低于对照组,LVEF、CI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呼吸困难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呼吸困难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老年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优于米力农注射液,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及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2017年08期 v.25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34 ]
  • 不同时间点启动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影响的对比研究

    范俊德;田超;韩雪娟;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点启动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保定市徐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4例,根据他汀类药物使用时间分为A组20例,B组23例和C组31例。3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患者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B、C组患者分别于发病后0~24 h、发病24 h后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7 d、3个月、6个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脑脊液载脂蛋白A(ApoE)水平及血管狭窄率,观察3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方法在血清TNF-α水平、脑脊液Apo E水平及血管狭窄率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血清TNF-α水平、脑脊液ApoE水平及血管狭窄率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血清TNF-α水平、脑脊液ApoE水平及血管狭窄率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后7 d、3个月、6个月,A、B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和血管狭窄率低于C组,脑脊液ApoE水平高于C组(P<0.05);B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和血管狭窄率低于A组,脑脊液ApoE水平高于A组(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未出现肝功能损伤、恶心、呕吐、肌肉疼痛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不同时间点启动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无明显影响,但发病24 h内启动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TNF-α水平和血管狭窄率,升高脑脊液ApoE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2017年08期 v.25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34 ]
  • 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李丽华;黄秋芳;代文琼;宋雪娜;王坤;张立红;唐卉;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肺炎患儿120例,其中中途退出19例,最终纳入患儿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低剂量组36例、高剂量组30例。3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低剂量组患儿给予低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10万U·kg~(-1)·次~(-1))雾化吸入,高剂量组患儿给予高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_2b注射液(20万U·kg~(-1)·次~(-1))雾化吸入;3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3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咳嗽、喘憋、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并记录低剂量组、高剂量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儿咳嗽、喘憋、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患儿咳嗽、喘憋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前3组患儿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儿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患儿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与低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_2b注射液(10万U·kg~(-1)·次~(-1))相比,高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_2b注射液(20万U·kg~(-1)·次~(-1))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更佳,能更有效地降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但高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_2b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风险发生升高,临床应根据患儿个体情况及耐受性等选择应用。

    2017年08期 v.25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从医者说

  • 医生故事:你看到的也许只是表象

    班超;

    <正>一位医生在接到紧急手术电话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并用最快的速度换上手术服,但当他朝手术室走来时,焦急万分的男孩的父亲却失控地对他吼道:"你怎么这么晚才来?你难道不知道我儿子的生命正处在危险中吗?你难道一点责任心都没有吗?"医生淡然地笑着说:"很抱歉,刚刚我不在医院,但我一接到电话就以最快的速度赶来了。现在,我希望您能冷静一下,这样我也好去做我的工作。""冷静?如果手术室

    2017年08期 v.25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医生,最难的永远不是技术

    <正>那是多年前的事了。一个10多岁的男孩跟着父亲在北京靠卖晚报谋生。有一天,男孩突然病倒,实在扛不住了,才被父亲送到医院。入院时,他父亲身上仅有200元,这是他们父子进报纸的本钱。经诊断,男孩患的是格林巴利综合征,要靠呼吸机才能维持生命。这时,钱成了最大的问题,不到40岁的父亲非常痛苦。最后,他叫来一位老乡帮忙照看儿子,然后满面愁容地回老家借钱。三天两夜后,他带着1.2万元回来了

    2017年08期 v.25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调查研究

  • 北京市某功能社区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向君;王云锋;王美辰;王宏;许秋岩;杨兴华;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功能社区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6月于北京市某功能社区医院体检的社区居民1 043例,剔除临床资料不全者97例,实际纳入946例作为调查对象,根据血脂异常情况分为血脂异常组302例与非血脂异常组644例。查阅所有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记录其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检测其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血尿酸(B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北京市某功能社区居民血脂异常和血脂边缘升高检出情况,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46例社区居民中检出血脂异常者302例,血脂异常检出率为31.9%。不同性别、年龄社区居民血脂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受教育程度社区居民血脂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46例社区居民中检出血脂边缘升高193例,血脂边缘升高检出率为20.4%。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社区居民血脂异常边缘升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社区居民性别、受教育程度、FPG、Scr、BUA、A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社区居民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UA[OR=1.003,95%CI(1.001,1.006)]、ALT[OR=1.020,95%CI(1.008,1.032)]是社区居民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某功能社区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而BUA、ALT是社区居民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2017年08期 v.25 90-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38 ]
  • 航天工作者紧张型头痛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李芹;王培福;吴涛;高金颖;苗凤茹;李继来;邱石;杜继臣;

    目的调查航天工作者紧张型头痛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紧张型头痛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3—12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6个部门,每个部门随机抽取3个分部门,共调查1 200例航天工作者。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航天工作者一般资料和主要临床特征,航天工作者紧张型头痛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2%(1 104/1 200);1 104例航天工作者中罹患紧张型头痛238例,紧张型头痛患病率为21.6%。238例紧张型头痛患者中双侧头痛者154例(占64.7%),非搏动性头痛者140例(占58.8%),轻中度头痛者215例(占90.3%),主要伴随症状为畏声者121例(占50.8%),活动不会加重头痛者190例(79.8%);主要诱因是睡眠缺乏166例(占69.7%),疲劳163例(占68.5%),压力123例(占51.7%)及女性生理周期[占29.5%(33/112)]。不同年龄、职业类型、受教育程度及睡眠质量航天工作者紧张型头痛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是否吸烟、是否饮酒及不同体质指数的航天工作者紧张型头痛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差是航天工作者紧张型头痛的危险因素[OR=1.899,95%CI(1.291,2.792),P<0.05]。结论航天工作者紧张型头痛患病率较高,多表现为轻中度双侧非搏动性头痛,主要伴随症状为畏声,主要诱因为睡眠缺乏、疲劳及压力,而睡眠质量差是航天工作者紧张型头痛的危险因素。

    2017年08期 v.25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6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31 ]

诊治分析

  •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抗菌药物治疗的指导价值分析

    刘志为;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抗菌药物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4月相城区中医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AECOPD患者10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中的建议指导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二重感染发生率及出院后1年内再次急性加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抗菌药物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二重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次急性加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AECOPD患者抗菌药物治疗能有效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率,缩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二重感染发生率,且未影响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2017年08期 v.25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51 ]
  •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胡乃青;李锦琼;尹雪艳;李利华;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IHP)在临床上较为罕见,而IHP所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更为罕见,且漏诊率较高。本文报道了1例IHP所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患者,并复习了相关文献,分析了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要点,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2017年08期 v.25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23 ]
  • 单侧肺静脉闭锁2例并文献复习

    陈国良;靳永强;薛辉;吴清玉;

    单侧肺静脉闭锁是一种罕见病,多为先天性,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反复肺部感染、咯血、呼吸困难及活动耐量减低等,其中以咯血较为常见。目前,临床尚缺乏单侧肺静脉闭锁的标准治疗方案,而单侧肺静脉闭锁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则病死率达50%以上。本文报道了2例单侧肺静脉闭锁患儿,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旨在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2017年08期 v.25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33 ]

药物与临床

  • 瑞舒伐他汀对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并运动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何显荣;罗才福;李杰文;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并运动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佛山市高明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并运动高血压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相关指标(包括等容舒张时间、最大氧摄入量、运动时间及运动最大收缩压)及血浆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等容舒张时间、最大氧摄入量、运动时间及运动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等容舒张时间短于对照组,最大氧摄入量高于对照组,运动时间长于对照组,运动最大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等容舒张时间短于治疗前,最大氧摄入量高于治疗前,运动时间长于治疗前,运动最大收缩压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并运动高血压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及运动最大收缩压,改善患者心脏舒张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

    2017年08期 v.25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22 ]
  •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折麦布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杨德志;韩辉;陈桂;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折麦布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9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强化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折麦布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心功能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LT、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TC、LDL-C、ALT、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TnI水平、CK-MB水平、LV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TnI、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LVDd小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强化治疗相比,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折麦布片治疗AMI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代谢和心功能,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2017年08期 v.25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42 ]
  • 注射用降纤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宝锋;关敏;

    目的观察注射用降纤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ASP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SPE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在常规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降纤酶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脑钠肽(BNP)、D-二聚体]、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_2]}及右心功能指标(肺动脉压、右房室瓣反流差压、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TnI、BNP、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TnI、BNP、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_2、PaCO_2、P(A-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P(A-a)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动脉压、右房室瓣反流差压、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动脉压、右房室瓣反流差压低于对照组,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降纤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ASPE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及患者右心功能,安全性较高。

    2017年08期 v.25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18 ]
  • 比索洛尔联合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白芸;龙启福;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联合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9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羧甲司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比索洛尔联合羧甲司坦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和SA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和SA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aO_2、PaCO_2、FEV_1、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O_2、PaCO_2、FEV_1、FEV_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羧甲司坦治疗COPD安全有效,能有效抑制炎性反应,改善患者氧合能力及肺功能。

    2017年08期 v.25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44 ]

临床研究

  • 曲美他嗪联合利尿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的影响

    王明秀;周仕鸿;王月月;张云洪;许佳;杨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利尿剂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秀山县人民医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CHF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利尿剂(呋塞米+螺内酯),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曲美他嗪;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NT-proBNP及cTnI水平、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0.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VESD、LVE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VESD、LVEDD短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NT-proBNP、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O、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利尿剂可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及内皮功能,降低血清NT-proBNP、cTnI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2017年08期 v.25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双联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郭秀凤;杨本德;

    目的观察双联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 d、7 d、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ACI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2017年08期 v.25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枸橼酸西地那非对妊娠期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响研究

    张艳;

    目的探讨枸橼酸西地那非对妊娠期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荆州市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肺动脉高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顺产、足月分娩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西地那非有助于降低妊娠期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提高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氧饱和度,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2017年08期 v.25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衰竭呼吸困难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朱迎霞;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衰竭呼吸困难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应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呼吸困难患儿80例,根据护理干预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疗效、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PaCO_2、P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PaCO_2低于对照组,PaO_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衰竭呼吸困难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PaCO_2,提高PaO_2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2017年08期 v.25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框架的系统健康教育在稳定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孙娟;王佳;纪秉文;

    目的分析基于创新扩散理论框架的系统健康教育在稳定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5月青岛市立医院收治的稳定性COPD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基于创新扩散理论框架的系统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2周。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随访4个月再住院率及急性发作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社交心理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呼吸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社交心理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呼吸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4个月,研究组患者再住院率、急性发作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创新扩散理论框架的系统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稳定性COPD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降低患者急性发作率及再住院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2017年08期 v.25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2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叶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孔玉;柏燕燕;周国庆;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叶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50例作为脑梗死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分型(OCSP分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UA及叶酸水平;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U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叶酸水平低于健康对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与血清UA水平呈正相关(r=0.526,P<0.05),血清Hcy水平与血清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484,P<0.05),血清UA水平与血清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541,P<0.05)。后循环梗死(POCI)型、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UA水平高于腔隙性脑梗死(LACI)型、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型脑梗死患者,血清叶酸水平低于LACI型、PACI型脑梗死患者(P<0.05);TACI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POCI型脑梗死患者,血清叶酸水平低于POCI型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cy、UA水平升高,血清叶酸水平降低,检测血清Hcy、UA及叶酸水平有利于诊断脑梗死及判断其分型、病情严重程度等。

    2017年08期 v.25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血清脑钠肽、纤维蛋白原、前清蛋白水平的影响

    金杰;潘慧;曾光豪;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血清脑钠肽(BNP)、纤维蛋白原(Fg)、前清蛋白(P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十人名医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3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行PCI,而观察组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血管穿刺时间、心肌再灌注时间、卧床时间、出院时间,手术前后血清BNP、Fg、PA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血管穿刺时间及心肌再灌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及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BNP、Fg、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BNP、Fg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NP、Fg、PA水平,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及出院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2017年08期 v.25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刘智峰;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CI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纳洛酮治疗ACI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2017年08期 v.25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同步化疗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路逵;柯军;王露;沈长兵;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同步化疗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寡转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Ⅳ期NSCLC寡转移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顺铂+多西他赛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疗;共治疗3个化疗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HMGB1水平、治疗期间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耳鸣、骨髓抑制、心动过速、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Ⅳ期NSCLC寡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MGB1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2017年08期 v.25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高流量经鼻保湿保温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吴纯刚;龙生勇;刘友贵;

    目的分析高流量经鼻保湿保温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流量经鼻保湿保温氧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aO_2、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_2高于治疗前,PaCO_2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流量经鼻保湿保温氧疗在AECOPD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2017年08期 v.25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血清白介素17A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段敬柱;唐以军;李玉;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7A(IL-17A)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04例作为COP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60例作为AECOPD组,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IL-17A和CXCL12水平;IL-17A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与COPD患者肺功能分级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AECOPD组患者血清IL-17A和CXCL12水平高于COPD组和对照组,COPD组患者血清IL-17A和CXCL1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分级Ⅲ级的COPD患者血清IL-17A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高于肺功能分级Ⅱ级及Ⅰ级者,肺功能分级Ⅱ级的COPD患者血清IL-17A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高于肺功能分级Ⅰ级者(P<0.05)。重度COPD患者血清IL-17A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高于中度及轻度者,中度COPD患者血清IL-17A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高于轻度者(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7A水平与COPD患者肺功能分级、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386、0.420,P<0.05);血清趋化因子CXCL12水平与COPD患者肺功能分级、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320、0.394,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IL-17A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较高,且血清IL-17A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与COPD患者肺功能分级和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估COPD患者肺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2017年08期 v.25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常熟市某二甲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抗菌治疗合理性分析

    田霞;范红春;朱俊;

    目的分析常熟市某二甲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合理性。方法选取2016年在常熟市某二甲医院住院并接受临床路径治疗的CAP患者374例,根据抗菌药物种类、用药频率(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分析其抗菌治疗合理性。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总频次为934次,其中前两位为氟喹诺酮类409次,青霉素类/酶抑剂复合物276次。涉及的32个品规抗菌药物中,10个DUI<0.09、13个DUI为0.9~1.1、9个DUI>1.1,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147.16个限定日剂量(DDD)。联合用药者287例,选择1种抗菌治疗方案者298例,出现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者2例。结论该院CAP抗菌治疗基本合理、有效,但联合用药需进一步规范。

    2017年08期 v.25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

    李秀芬;路璐;帕尔哈提·吐尔逊;

    目的分析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ET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内科行PCI的ASETMI患者10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在PCI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曲美他嗪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予以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DD、LVESD短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在ASETMI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2017年08期 v.25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复合保温护理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丽艳;

    目的分析复合保温护理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在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保温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手术室保温护理基础上给予复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引流时间、失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前、手术30 min、手术60 min、手术120 min及手术结束时直肠温度,寒战评分,寒冷舒适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引流时间、失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手术30 min、60 min、120min及手术结束时直肠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寒战评分、寒冷舒适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保温护理可有效减轻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寒战的发生,提高患者寒冷舒适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17年08期 v.25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拔管后的应用效果

    王逸峰;戴幼竹;严洁;

    目的分析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撤机拔管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03例,根据通气方式分为HFNC组44例和无创正压通气(NIPPV)组5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NIPPV组患者采用NIPPV进行序贯通气,HFNC组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进行序贯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ICU入住时间、病死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pH值、PaO_2、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PaCO_2低于治疗前,PaO_2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pH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患者ICU入住时间短于NIPPV组,VAS评分高于NIPPV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NC能在AECOPD患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撤机拔管后提供稳定有效的氧疗支持,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ICU入住时间。

    2017年08期 v.25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67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气雾剂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气道炎性反应的影响

    孙晓凤;张刚;孙兴珍;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气雾剂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气道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14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哮喘患儿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4例。在常规哮喘护理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而治疗组患儿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气雾剂;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12(IL-12)、白介素(IL-18)、白介素(IL-33)水平。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4.37%(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12、IL-18、IL-3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血清IL-12、IL-18、IL-33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12、IL-18、IL-33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气雾剂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气道炎性反应。

    2017年08期 v.25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阿托伐他汀对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冯健;张煜;王冬雪;曹华明;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IDCM伴心力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缩短速率(FS)、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水平、LVEF、LVEDD、FS、血清TC及L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水平、LVEDD、FS、血清TC及LDL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IDCM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2017年08期 v.25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贾樱红;杨博文;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肌酸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羟丁酸脱氢酶(HBDH)及乳酸脱氢酶(LDH)]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K-MB、CK、HBDH及LD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K-MB、CK、HBDH及LD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丁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有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降低心肌酶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2017年08期 v.25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健康的心脏、更好的生活——心血管“健康丝绸之路”

    <正>"一带一路"作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总纲领,现已成为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在"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健康中国"的大环境下,2017年8月10—13日,中国心脏大会(CHC)2017暨第二届中国血管大会(CV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并专门组织了"心血管‘一带一路’创新与合作研讨会",希望以此作为心血

    2017年08期 v.25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投稿须知

    <正>1.《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投稿一律采用在线投稿系统,凡来稿请通过本刊官网(http://www.syxnf.net)在"作者投稿系统"按要求上传稿件。本刊未授权、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代理征稿、收稿,提醒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谨防上当受骗。2.作者在线投稿成功后1~2个月可查询稿件初审意见,3~4个月可查询外审意见和终审意见,稿件处理情况变动只体现在网站上,处理意见为退稿的稿件仅在网上公布,

    2017年08期 v.25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