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玮;王永;张丙雨;湛长青;
目的 探究入院时血清HDL-C和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2022年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非糖尿病AMI患者10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Gensini积分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根据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33)、中度组(n=54)、重度组(n=17)。记录患者术后半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根据MACE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发生MACE,n=31)和预后良好组(未发生MACE,n=73)。非糖尿病AM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入院时血清HDL-C、TyG指数及二者联合对非糖尿病AM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中度组患者入院时血清HDL-C低于轻度组,入院时TyG指数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者入院时HDL-C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入院时TyG指数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大于预后良好组,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有卒中史、Killip分级Ⅲ~Ⅳ级、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占比及入院时空腹血糖(FPG)、血清TG、血清LDL-C、TyG指数高于预后良好组,入院时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HDL-C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illip分级Ⅲ~Ⅳ级、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入院时TyG指数升高是非糖尿病AM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血清HDL-C升高是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HDL-C、TyG指数及二者联合预测非糖尿病AM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81〔95%CI(0.676~0.885)〕、0.797〔95%CI(0.701~0.893)〕、0.882〔95%CI(0.810~0.954)〕。结论 入院时血清HDL-C、TyG指数与非糖尿病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入院时血清HDL-C升高是非糖尿病AM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入院时TyG指数升高是其危险因素,入院时血清HDL-C、TyG指数对非糖尿病AM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较高。
2024年08期 v.32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姜清陆;郑在勇;李妍漫;崔扬扬;许辉;周飞杰;胡厚祥;
目的 采用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探讨代谢紊乱与心肌梗死的因果关系。方法 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网站选取代谢紊乱数据集和心肌梗死数据集,均为2021年欧洲人群。其中代谢紊乱数据集样本量为218 792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数量为16 380 466个;心肌梗死数据集样本量为461 823例,SNP数量为24 172 914个。本研究以逆方差加权法(IVW)分析结果为主,MR-Egger回归、简单模式、加权模式、加权中位数法分析结果为补充。采用Cochran's Q检验分析SNP间的统计学异质性,采用MR-Egger回归的截距项分析SNP的水平多效性,采用留一法分析单个SNP对IVW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2个与代谢紊乱高度相关的SNP,55个与心肌梗死高度相关的SNP。正向MR分析的IVW分析结果显示,代谢紊乱可增加心肌梗死发生风险〔OR=1.898,95%CI(1.589~2.268),P<0.01〕;MR-Egger回归、简单模式、加权模式、加权中位数法分析结果亦显示,代谢紊乱可增加心肌梗死发生风险(P<0.01)。反向MR分析的IVW分析结果显示,心肌梗死可增加代谢紊乱发生风险〔OR=1.157,95%CI(1.099~1.218),P<0.01〕;MR-Egger回归、简单模式、加权中位数法分析结果亦显示,心肌梗死可增加代谢紊乱发生风险(P<0.01)。Cochran's Q检验结果显示,与代谢紊乱、心肌梗死高度相关的SNP间均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1)。MR-Egger回归的截距项分析结果显示,与代谢紊乱、心肌梗死高度相关的SNP不存在水平多效性(P>0.05)。留一法分析结果显示,逐一剔除与代谢紊乱、心肌梗死高度相关的SNP后,MR分析结果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代谢紊乱可增加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心肌梗死也可增加代谢紊乱发生风险,二者互为因果。
2024年08期 v.32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43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锦程;王星;李起超;彭晓辉;安明华;吴磊;王永恒;
目的 探讨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全因死亡及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的AIS患者36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出院后第3、12、24个月通过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收集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复发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AIS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367例AIS患者中,随访期间死亡20例(5.4%),卒中复发45例(12.3%)。生存与死亡者年龄、有心房颤动史者占比、有冠心病史者占比、TOAST分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出院时mRS评分、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CTRP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复发与非卒中复发者有卒中史者占比、有冠心病史者占比、TOAST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73,95%CI(1.020~1.128)〕、冠心病史〔HR=6.572,95%CI(1.700~25.406)〕、CTRP9〔HR=1.008,95%CI(1.001~1.015)〕是AIS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冠心病史〔HR=4.949,95%CI(2.047~11.964)〕是AIS患者卒中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CTRP9是AIS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尚未发现CTRP9是AIS患者卒中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2024年08期 v.32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云凌;曲忠慧;赵麟涵;冯晓路;薛一;张丽丽;曹宏伟;赵翠;
目的 分析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和脑微出血(CMBs)与老年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7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全科医疗科的老年CSVD患者16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检测患者血清sTREM2,评估患者CMBs发生情况。根据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n=70)和认知障碍组(n=97)。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sTREM2、CMBs及其联合对老年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 认知障碍组有冠心病史者占比、TG、血清sTREM2、CMBs发生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史、血清sTREM2、CMBs是老年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TREM2、CMBs及其联合预测老年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AUC分别为0.802〔95%CI(0.735~0.869)〕、0.726〔95%CI(0.648~0.803)〕、0.860〔95%CI(0.804~0.916)〕。结论 血清sTREM2升高、CMBs是老年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均对老年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有一定预测价值,而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2024年08期 v.32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许青青;林瑶瑶;刘海林;李绿;赵冬梅;麦叶;
目的 探讨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应激诱导蛋白2(Sestrin 2)水平与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收治的90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为ARDS组,根据氧合指数(OI)将其分为轻度亚组(OI为201~300 mmHg,n=26)、中度亚组(OI为101~200 mmHg,n=37)、重度亚组(OI≤100 mmHg,n=27),根据入院28 d内死亡情况将其分为死亡亚组(38例)和存活亚组(52例)。另选择同期在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5例为对照组。比较ARDS组与对照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HE4、Sestrin 2水平;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估血清HE4、Sestrin 2水平及二者联合对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ARDS组血清HE4、Sestrin 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亚组血清HE4、Sestrin 2水平高于轻度亚组,重度亚组血清HE4、Sestrin 2水平高于轻度亚组和中度亚组(P<0.05)。死亡亚组与存活亚组脓毒症分级、病情严重程度、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及血清HE4、Sestrin 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及血清HE4、Sestrin 2水平是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E4、Sestrin 2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死亡的AUC分别为0.809〔95%CI(0.713~0.884)〕、0.865〔95%CI(0.777~0.928)〕、0.980〔95%CI(0.925~0.998)〕。二者联合预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死亡的AUC分别大于血清HE4、Sestrin 2水平单独预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死亡的AUC(P<0.05)。结论 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血清HE4、Sestrin 2水平升高,且ARDS病情越严重血清HE4、Sestrin 2水平越高;血清HE4、Sestrin 2水平是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及预测因素,且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高。
2024年08期 v.32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孙梦;王为强;韩正;傅方琳;潘姚佳;顾怀聪;
目的 探讨社区人群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血管早衰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1—12月在宿州市南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调查体检人员一般资料,采集体检人员体格检查信息(体质量、BMI)、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左上肢baPWV、右上肢baPWV)、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实验室检查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Scr)、尿白蛋白(UA)、尿肌酐(Ucr)、尿微量白蛋白(mAlb)、UACR及UACR异常情况〕。使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根据Framingham研究开发的血管年龄计算器计算血管年龄。社区人群血管早衰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792例体检人员中血管早衰433例(血管早衰组),血管逆龄359例(血管逆龄组)。血管早衰组男性占比、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吸烟者占比、体质量、BMI、SBP、DBP、MAP、FPG、HbA_(1c)、TC、TG、LDL-C、Scr、UA、mAlb、UACR、UACR异常者占比高于血管逆龄组,年龄小于血管逆龄组,左上肢baPWV、右上肢baPWV快于血管逆龄组,HDL-C低于血管逆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MI、高血压、TC、TG、UACR异常是社区人群血管早衰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区人群UACR异常与血管年龄呈正相关(r_s=0.131,P=0.00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女性、吸烟和无糖尿病的社区人群中,UACR异常与血管早衰有关(P<0.05)。结论 UACR异常是社区人群血管早衰的影响因素,UACR异常与女性、吸烟和无糖尿病的社区人群血管早衰相关,UACR可能成为血管早衰的重要预测指标。
2024年08期 v.32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周岳;陈娟;王兴洲;
目的 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与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2022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DKD患者58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TyG指数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四组:Q1组(TyG指数≤7.21)、Q2组(7.21<TyG指数≤7.73)、Q3组(7.73<TyG指数≤8.32)、Q4组(TyG指数>8.32),每组147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DKD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Q2组F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TG高于Q1组(P<0.05);Q3组年龄小于Q1组,糖尿病病程短于Q1组,BMI、HbA_(1c)高于Q1组,DBP、FPG、TC、TG、LDL-C、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于Q1组和Q2组,HDL-C低于Q1组(P<0.05);Q4组年龄小于Q1组、Q2组和Q3组,糖尿病病程短于Q1组和Q2组,BMI高于Q1组,DBP、HbA_(1c)、血尿酸、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于Q1组和Q2组,FPG、TC、TG高于Q1组、Q2组和Q3组,HDL-C低于Q1组、Q2组和Q3组,LDL-C低于Q3组(P<0.05)。588例DKD患者中发生高尿酸血症113例。发生高尿酸血症者与未发生高尿酸血症者TC、TG、血肌酐、血尿酸、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TyG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肌酐〔OR=1.017,95%CI(1.011~1.024)〕、血尿酸〔OR=1.104,95%CI(1.070~1.140)〕、UAER〔OR=1.013,95%CI(1.005~1.023)〕、TyG指数〔Q3比Q1:OR=2.579,95%CI(1.100~6.048);Q4比Q1:OR=2.792,95%CI(1.368~8.052)〕是DKD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TyG指数>7.73的DKD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概率增加,TyG指数是DKD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
2024年08期 v.32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下载次数:19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酉鹏华;尤红俊;
目的 探讨Lin28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室重构细胞模型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时间为2022年10月—2023年8月。从出生1~3 d的C57BL/6小鼠的心室分离并培养乳鼠原代心室肌细胞(NMVCMs),将其分为阴性对照组、AngⅡ对照组、AngⅡ+Lin28过表达组、AngⅡ+Lin28下调组。阴性对照组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BS);AngⅡ对照组加入AngⅡ(10 μmol/L)并孵育24 h以构建心室重构模型;AngⅡ+Lin28过表达组转染Lin28-cDNA腺病毒36 h,之后加入AngⅡ(10 μmol/L)并孵育24 h;AngⅡ+Lin28下调组传染Lin28-siRNA腺病毒36 h,之后加入AngⅡ(10 μmol/L)并孵育24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GFP-LC3荧光点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P62、Beclin 1表达水平。结果 AngⅡ对照组、AngⅡ+Lin28过表达组、AngⅡ+Lin28下调组TNF-α、IL-6高于阴性对照组,AngⅡ+Lin28过表达组TNF-α、IL-6低于AngⅡ对照组,AngⅡ+Lin28下调组TNF-α、IL-6高于AngⅡ对照组、AngⅡ+Lin28过表达组(P<0.05)。AngⅡ对照组、AngⅡ+Lin28过表达组、AngⅡ+Lin28下调组细胞凋亡率高于阴性对照组,AngⅡ+Lin28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低于AngⅡ对照组,AngⅡ+Lin28下调组细胞凋亡率高于AngⅡ对照组、AngⅡ+Lin28过表达组(P<0.05)。AngⅡ对照组、AngⅡ+Lin28过表达组GFP-LC3荧光点数、Beclin 1表达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P62表达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AngⅡ+Lin28过表达组GFP-LC3荧光点数、Beclin 1表达水平高于AngⅡ对照组,P62表达水平低于AngⅡ对照组(P<0.05);AngⅡ+Lin28下调组GFP-LC3荧光点数、Beclin 1表达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AngⅡ对照组、AngⅡ+Lin28过表达组,P62表达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AngⅡ对照组、AngⅡ+Lin28过表达组(P<0.05)。结论 Lin28可减轻AngⅡ诱导的心室重构细胞模型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增强心肌细胞自噬。
2024年08期 v.32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