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617例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的治疗体会

    董卫欣,陈伟新,刘希伶

    目的 探讨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围手术期的合适治疗方法。 方法 对 1992年 12月 2 0 0 2年 3月共6 17例婴幼儿围手术期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组死亡 39例 ,死亡 6 32 % ,术后发生并发症 99例 ,发生率为 16 0 %。 结论 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围手术期的治疗 ,重点在于输液成分和量的控制、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及呼吸道的管理、防止多器官衰竭的发生。

    2004年02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二尖瓣返流程度的超声脉冲多普勒肺静脉血流探测与评价

    霍猛,高亚军,李振英

    目的 探讨脉冲多普勒肺静脉血流评价二尖瓣返流的程度。 方法 对 37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超声脉冲多普勒检测左、右上肺静脉血流 ,将收缩期负向频谱 ,峰值减低频谱分为Ⅱ~Ⅳ度。 结果  2 1例Ⅳ度返流者检出 2 0例 ,敏感性为 95 % ,特异性为 10 0 % ;右上肺静脉常显示血流负向频谐 ,左上肺静脉常显示峰值减低频谱。 结论 脉冲多普勒探测肺静脉血流可用于评价二尖瓣返流程度。

    2004年02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法洛四联症297例外科治疗

    贾奎,李廷武,王龙,赵璐洋,彭冉

    目的 对 2 97例法洛四联症患者的临床回顾 ,总结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经验体会。 方法  2 97例患者在全麻中度低温或深低温体外循环下施术 ,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 ;纠正主动脉骑跨 ;单纯右心室流出道补片加宽 2 31例 ;跨环补片 5 8例。 结果 治愈 2 88例 ,治愈率 97 31% ,死亡 8例 ,死亡率 2 6 9% ;1996年以后死亡率降至 1 8% (4 2 10 )并发症发生率 11%。 结论 精细的手术操作、彻底的畸形矫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合理的围术期处理、积极防治并发症、特别是对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有效防治 ,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2004年02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手术室噪音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探讨

    张春香,张玉英

    2004年02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19例巨大倒置T波的临床意义

    李向,甄本山,桑成武

    目的 通过对 19例巨大倒置T波 (GITW)临床及随访资料的分析 ,探讨GITW的临床意义。 方法 将 19例患者 ,根据病因分为两组 ,即心源性组 12例 ,非心源性组 7例 ,测量T波深度 ,QT间期及ST段压低程度 ,并进行组间比较 ,部分患者出院后进行了随访。 结果 心源性组与非心源组相比 ,T波深度较大 ,但无显著差异 ;QT间期则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住院死亡 5例 ,占 2 6 %。 结论 GITW不仅见于心源性因素 ,也可见于非心源性因素 ,并对非心源性患者预后产生严重影响。

    2004年02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低氧血症对肝肾功能及血糖的影响

    张莉,任爱琴

    2004年02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对血脂和炎症反应标记物的影响

    许文亮,郭新贵,徐延路,林宪如,何涛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对血脂和炎症反应标记物的影响及差异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ACS早期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ACS住院患者 12 3例 ,入院后测定血浆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白细胞介素 6 (IL 6 )和C反应蛋白 (CRP)水平 ,然后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和非辛伐他汀治疗组。出院时重复测定上述指标。同期测定 15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CAP)患者和 15名健康者作对照比较。 结果  1 ACS患者血浆TC、LDL C、IL 6、CRP显著高于健康者 (P <0 0 1) ,血浆LDL C、IL 6显著高于CAP患者 (P <0 0 1)。 2 出院与入院时比较 ,辛伐他汀组和非辛伐他汀组血浆IL 6、CRP显著降低 (P <0 0 1) ,出院时辛伐他汀组血浆IL 6、CRP也显著低于非辛伐他汀组 (P <0 0 1)。 3 据入院时血浆IL 6、CRP水平 ,把ACS患者分别分为IL 6、CRP高值组和低值组 ,出院与入院时比较 ,高值组和低值组血浆IL 6、CRP均显著降低 (P<0 0 1,P<0 0 1) ,但只有高值组 ,出院时辛伐他汀治疗者血浆IL 6、CRP显著低于非辛伐他汀治疗者 (P <0 0 1,P <0 0 5 )。 结论 ACS患者早期辛伐他汀治疗有明显抗炎症作用。

    2004年02期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护理要点

    赵腾

    2004年02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肺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王敏,王捷,王宝详,高墨生,孙辉,魏文志

    目的 探讨肺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 (NO)改变的临床测定意义。 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 4 2例肺炎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进行了血清NO含量检测并与正常健康者进行了对比。 结果 治疗前肺炎组NO水平 7 6 5 9μmol L± 1 76 2 μmol L较对照组 2 6 5 3μmol L± 0 315 μmol L显著增高 (P <0 0 5 ) ;治疗后NO水平4 0 18μmol L± 1 10 7μmol L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肺炎组治疗前后比较NO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 结论 NO可能参与肺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2004年02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氨茶碱合并心律平治疗老年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伴过早搏动54例的疗效观察

    王曙光

    2004年02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细菌培养与肺功能关系探讨

    熊彬,王荣丽,曹乃清,周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痰细菌学特征以及细菌感染与肺功能损伤的关系。 方法 对在我院就诊痰培养阳性的 77例急性期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测试 ,并根据肺功能测试结果将患者分为三个期。 结果  77例痰菌培养阳性患者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 5组 ,A组为G+ 球菌 ,B组为除C组以外的G 杆菌 ,C组为肠杆菌和假单孢菌 ,D组为霉菌 ,E组为D组合并前A或C组中任何一类。Ⅰ期 (FEV1 ≥ 5 0 %预计值 ) 2 0例中 10例为A组 ,4例为B组 ,6例为C组 ;Ⅱ期 (30 % <FEV1 <5 0 %预计值 ) 2 4例 6例A为组 ,8例为B组 ,8例为C组 ,1例为D组 ,1例为E组 ;Ⅲ期 (FEV1 ≤ 30 %预计值 ) 33例中 2例为A组 ,9例为B组 ,18例为C组 ,1例为D组 ,3例为E组。 结论 这 5组细菌导致感染加重不是平均分配在三个不同程度肺功能损害的阶段 ,对严重感染的患者来讲 ,肺功能损害和细菌是相互联系的 ,肠杆菌和假单胞菌是FEV1 ≤ 30 %COPD预计值急性感染加重期患者的优势菌。

    2004年02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栓塞的诊断

    于卫中,杨建秀,王洪智,江志勇,王从光,孙荣荣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肺栓塞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 2 0例肺栓塞患者应用螺旋CT连续容积扫描 ,层厚 3mm~ 7mm ,扫描时间 1秒 ,造影剂流速 2 5ml s~ 3 5ml s扫描延迟时间 15秒~ 2 0秒。 结果 肺栓塞的螺旋CT直接征象为腔内充盈缺损 ;间接征象为肺窗“马赛克”征及肺梗死灶。 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是快速、有效、无创伤诊断肺栓塞的首选诊断方法。

    2004年02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ICU护士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赵亚洗

    2004年02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6小时内急性脑梗死

    孙淑梅,王桂英,何桂敏

    目的 评价尿激酶 (UK)对 6小时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 符合溶栓标准的病人118例随机分为溶栓组和非溶栓组。溶栓组 6 0例 ,首先予尿激酶 70万U ,再予常规治疗 14日。非溶栓组 5 8例 ,只予常规治疗。应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神经功能恢复。 结果 溶栓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迅速减少。溶栓组和非溶栓组在治疗后 1日、15日、30日总有效率分别为 70 %、85 %、90 %和 2 0 %、72 %、83% ,经Ridit分析 ,P <0 0 1或P <0 0 5 ,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颅内非症状性出血率 3% (溶栓组 ) ,2 % (非溶栓组 ) ;脑实质出血率 3% (溶栓组 ) ,0 (非溶栓组 )。 结论 UK用于治疗 6小时内急性脑梗死有效且相对安全。

    2004年02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鼻饲与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关系

    杨媛

    2004年02期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糖尿病强化治疗对大动脉硬化的影响

    余泽琪,吴铿

    目的 观察瑞易宁联合络活喜强化治疗糖尿病对大动脉硬化的影响。 方法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6 3例 ,男 32例 ,女 31例 ,年龄 4 6岁~ 75岁 ,病情为慢性稳定期 ,除外心脑血管和糖尿病急症 ,随机分为A、B组。A组瑞易宁 5mg~ 2 0mgqd(餐前 )、络活喜 5mg~ 15mgqd联合治疗 ;B组美吡哒 5mg~ 10mgtid(餐前 )、长效心痛定 2 0mg~ 4 0mgq 12h联合治疗。两组根据病情可加用阿卡波糖、卡托普利和调脂药。疗程 6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 3个月、6个月血糖、血脂、血压、主动脉内径和振幅的变化。 结果 A、B组在治疗前各项指标无差异 (P >0 0 5 )具有可比性。治疗后 6个月两组 :①空腹血糖≤ 6 1mmol L ,A、B组分别为 87 5 %对 73 3% (P <0 0 5 ) ;②非空腹血糖≤ 8 0mmol L ,为 81 3%对 6 6 7% (P <0 0 1) ;③血压≤ 130mmHg 80mmHg ,为 90 6 %对 73 3% (P <0 0 1) ;④血脂LDL C <2 6 0mmol L ,为 6 8 8%对 6 6 7% (P >0 0 5 ) ;⑤血压、脉压、主动脉内径和振幅的改善A组均优于B组。 结论 瑞易宁联合络活喜强化治疗能够平稳降糖、控压和改善糖尿病大动脉的硬化。

    2004年02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脑出血致急性肺水肿27例临床分析

    陈春萍

    2004年02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心肌梗死不同阶段及部位QT离散度改变的临床意义

    李迪俊,林毓群

    目的 了解心肌梗死 (Myocardialinfarction ,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 (QTd)与QTc间期离散度 (QTdc)的改变在不同阶段及不同梗死部位差异的临床意义。 方法 分析 6 2例MI患者一周内 (急性期 )与三个月 (恢复期 )及六个月 (陈旧性 )心电图QTd、QTcd的改变及其差异。 结果  1 MI患者的QTcd在急性期明显增大 (P <0 0 5 )。 2 前壁组的QTcd显著长于下壁组 ,组间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5 )。 3 猝死组QTd、QTcd明显高于非猝死组 (P <0 0 5或P <0 0 0 1)。 4 再发MI组除急性期外QTd、QTcd明显高于首发MI组 (P <0 0 5或P <0 0 0 1)。 结论 测量MI时的QTd、QTcd可用于预测猝死发生的危险性 ,而再发性MI后QTd、QTcd的变化更为明显。

    2004年02期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应用治疗心力衰竭(附80例报告)

    蔡丽霞,刘淑平

    2004年02期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杨春万,古志辉,冯新武,邓斌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方法 将新近入院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 6 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30例给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 ;B组 31例 ,给予曲美他嗪(2 0mgtid) ,余用药同A组 ,连用 3个月~ 6个月。 结果 A组和B组心绞痛改善为 70 %和 87% ,心电图改善率为5 6 7%和 70 1%。动态心电图缺血发作次数 ,总缺血时间和总缺血面积 ,B组较A组均有明显改善。 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药物。

    2004年02期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治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闫国庆

    目的 分析病毒性脑炎患者早期干预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病人就诊时根据长谷川量表将其分为轻型和非轻型两组 ,并将两组病人根据发病后开始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分析各组间治疗后认知功能的变化。 结果 病毒性脑炎患者早期得到治疗的观察组 ,特别是非轻型患者 ,其认知功能的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 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者越早期治疗 ,其认知功能恢复越好。

    2004年02期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观察

    刘洪英,付延霞,孟凡峰

    2004年02期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超声和CT对胸膜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杨建秀,于卫中,丛振杰

    目的 探讨超声和CT对胸膜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 总结分析 6 8例胸膜转移瘤的超声和CT图象资料。 结果 本组胸膜转移瘤分四型 :胸膜增厚型 ,结节隆起型 ,块状浸润型 ,混合型。超声正确诊断 6 6例 ,占 97% ,CT正确诊断 6 3例 ,占 93%。 结论 超声和CT检查对胸膜转移瘤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特别是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是胸膜转移瘤定性诊断的主要手段 ,且安全、简单、费用低。

    2004年02期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52例疗效观察

    王朋录,王传峰

    2004年02期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小剂量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并高粘血症64例

    王云霞,韩长芹,郭琳

    目的 探讨肝素联用强心利尿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并高粘血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所有病人除采用氧疗 ,改善通气、控制感染等基础治疗措施外。治疗组 6 4例应用肝素及强心利尿药物 ,对照组 6 0人则仅应用洋地黄、硝苯地平及利尿药物等常规方案 ,经 7日~ 10日治疗后比较两者疗效。 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 5 7% ,总有效率为 94 % ,对照组则显效率 4 0 % ,总有效率 76 %。两者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结论 治疗组应用肝素治疗后由于可以降低肺心病的血液粘稠度及改善血液循环障碍 ,降低肺动脉高压 ,从而较好的改善了心肺功能。

    2004年02期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纳络酮与西地兰联合治疗小儿肺炎并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郭淑梅,张传玉

    2004年02期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形态学特点研究

    曹永吉,李卫东

    目的 了解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形态学特征。 方法 选择门诊或住院糖尿病患者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由专人观察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内膜 中层厚度、管壁的形态、内膜病变。 结果  (1)内膜 中层厚度增加为 4 3 94 % ,内膜病变 6 5 15 % ;(2 )内膜 中层厚度增加与内膜病变无明显相关性 ,内膜病变并不依内膜 中层厚度增加而增加 ;(3)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内膜 中层厚度表现为节段性增加 ,增厚节段之间可以厚度正常 ,其中4 1 75 %表现为非均匀性、非同心圆性增厚。 结论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以内膜一中层厚度增加为特征性改变 ,这种改变加速了内膜斑块的形成。

    2004年02期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B型钠利尿肽测定对急诊呼吸困难鉴别的诊断价值

    王如兴

    本文综述了B型钠利尿肽 (BNP)的生理生化特征、测定、与心功能关系及对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价值。

    2004年02期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86例重度急性CO中毒心电图分析及预后观察

    包玉双,齐建祥,任秀乾

    2004年02期 11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

    沙庆勇

    本文复习国内外文献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供临床应用参考。

    2004年02期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结合查房的健康教育

    任红伟

    2004年02期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人治疗进展及费用效果分析

    汤云昭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表现类型之一。UAP的介入治疗由单纯的球囊扩张发展到冠脉内支架的应用 ,并配合一系列安全有效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 ,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日益显著 ,广泛应用于UAP的治疗中。先进的诊疗技术带来了高额的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 ,循证医学不仅要求医生遵循科学研究的最佳证据 ,也要求医生用经济卫生学的方法 ,评估治疗的成本与疗效 ,即以最廉价的治疗费用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近年来 ,国际上已有多项有关UAP介入治疗的费用效果分析的大规模研究 ,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一简要综述。

    2004年02期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低能量氦氖激光治疗脑梗塞的护理

    李莹莹,冯玉梅,李新

    2004年02期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加强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护理对改善预后的意义

    史婧,阮慧琴,袁武娟,李娟利

    2004年02期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神经内科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体会

    树玉芹

    对神经内科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 ,从心理护理、气道湿化、吸痰、吸氧 ,及其它诸方面总结讨论护理措施。

    2004年02期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提高护理人员预防SARS的训练及体会

    和惠卿,王燕

    通过对全院护理人员的训练与考核 ,使护理队伍得到了锻炼 ,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立了一支随时能战斗 ,能打硬仗的护理队伍。

    2004年02期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电解可脱性弹簧栓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

    郑雪芬,张媛华

    目的 总结电解可脱性弹簧栓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术中护理。 方法 我们回顾了 4 8例 4 9个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GDC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 ,对术前、术中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  4 7例 4 8个颅内动脉瘤栓塞成功 ,1例死亡。完全栓塞 (>95 % ) 2 2个 ,大部分栓塞 (80 %~ 95 % ) 12个 ,部分栓塞 (>79% ) 5个。 结论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细致的术前、术中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

    2004年02期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断指再植围术期心理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朱雪辉

    2004年02期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更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实践体会

    毛继康,王戈

    2004年02期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沙丁胺醇雾化溶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赵立双,庞桂芬

    2004年02期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啤酒致丛集性头痛三例报道

    李冠英,王伟敏

    2004年02期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大面积脑梗塞28例临床分析

    孙广斌,赵春芬,李树玲

    2004年02期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