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大刚;韦福起;
目的研究伴有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OSAHS)的高血压患者术后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血压控制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193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8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高血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接受nCPAP治疗。观察两组不同病程(≤5年和>5年)、不同血压水平(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轻度、中度和重度OSAHS)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动态血压,两组AHI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治疗前两组AHI、S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HI低于对照组,SaO2高于对照组(P<0.01)。经nCPAP治疗后,观察组轻中度OSAHS、轻中度高血压、病程≤5年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重度OSAHS、重度高血压、病程>5年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病程<5年、轻中度OSAHS、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术后采用nCPAP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方法,而对于重度OSAHS、病程≥5年、重度高血压患者应继续服用药物治疗。
2014年04期 v.22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夏金喜;肖建民;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评估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68例,其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32例(NSTE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36例(UA组),另选取同期我院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2例(SAP组)。测定患者血浆hs-CRP水平。结果 3组患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STEMI组hs-CRP水平高于UA组,UA组高于SAP组(P<0.05)。三支病变组hs-CRP水平高于两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斑块破裂组血浆hs-CRP水平高于无斑块破裂组(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hs-CRP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累及血管支数呈正相关(r=0.39,P<0.01)。结论 hs-CRP可评价NSTE-AC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斑块稳定性亦密切相关。
2014年04期 v.22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许恩文;赵文强;周旭晨;
目的分析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男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前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且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PCI的男性心肌梗死患者192例,根据Syntax评分将其分为轻度(98例)、中度(55例)及重度(39例)病变组。检测3组患者术前血脂指标,包括:TC、LDL-C、HDL-C、non-HDL-C(non-HDL-C=TC-HDL-C)、T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水平。结果轻度病变组non-HDL-C为(106.33±20.62)g/L,低于重度病变组的(118.95±15.11)g/L(P<0.05)。结论 non-HDL-C可能是男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较好预测指标。
2014年04期 v.22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马丽霞;傅广;石顺华;黄树斌;汤华;
目的分析缺血性心肌病(ICM)伴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ICM患者102例,其中超声诊断为肺高血压的ICM患者47例(伴肺高血压组),不伴肺高血压的ICM患者55例(不伴肺高血压组)。分析两组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长轴切面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右心室流出道内径(RVOT),超声心动图估测左心射血分数(LVEF)和肺动脉收缩压(sPAP),以及是否存在心包积液,血清总胆红素、肌酐、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和6 min步行距离。结果不伴肺高血压组NYHA分级优于伴肺高血压组(P<0.05)。伴肺高血压组LVEDD、LA、RVOT高于不伴肺高血压组,LVEF低于不伴肺高血压组(P<0.01)。伴肺高血压组心包积液发生率高于不伴肺高血压组(P<0.05)。伴肺高血压组血清胆红素、NT-proBNP均高于不伴肺高血压组(P<0.05);两组血清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肺高血压组6 min步行距离短于不伴肺高血压组(P<0.05)。结论伴肺高血压的ICM患者心脏扩张较显著,心功能和肝脏功能较差,临床预后可能较差。
2014年04期 v.22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蔡泽民;杨云华;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水平在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VM患儿54例,根据疾病程度将患儿分为急性期组32例和恢复期组22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25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IL-23、IL-17、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对VM急性期患儿血清IL-23、IL-17水平与CK-MB水平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期组血清IL-23、IL-17、CK-MB水平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血清IL-23、IL-17、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患儿血清IL-23、IL-17水平与CK-MB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0.75,P<0.05)。结论 IL-23/IL-17炎症轴可能参与VM病理生理过程,测定这些细胞因子水平对VM分期的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4年04期 v.22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小华;何涛;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运动负荷试验不同导联ST段下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5例,均先后行踏车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记录踏车运动试验中ST段出现阳性改变导联部位,CAG中相关冠状动脉病变指标,如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分级。结果前壁导联组、下壁导联组和双导联组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踏车运动试验出现ST段改变的部位分布情况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分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8、0.342、0.310,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运动负荷试验中不同导联ST段下移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尚不能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2014年04期 v.22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爱东;黄宗青;陈月馨;罗慧瑜;董慧娟;周敏;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隐性误吸与吞咽异常模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及康复科收治的急性及亚急性老年脑梗死患者80例,入院后24 h内对其进行临床吞咽功能评估,均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在入院14 d内完成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记录显性误吸与隐性误吸发生率;分析吞咽异常模式与隐性误吸相关性。结果完成VFSS的80例患者中,误吸者33例,误吸发生率为41.3%(33/80),其中显性误吸20例、隐性误吸13例。隐性误吸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舌运动差,软腭运动感觉差,咽反射消失,多次吞咽,重复吞咽,喉上抬差;在临床评估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自主咳嗽能力下降,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口咽部食物潴留等体征。回归分析显示,与隐性误吸相关的VFSS吞咽异常模式是软腭运动减弱、吞咽启动延迟、舌肌运动减弱、会厌折返不全、声门关闭不全、喉结构上抬不足。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吞咽异常模式与隐性误吸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部分吞咽器官功能障碍可表现出一种或多种吞咽异常模式,有助于客观评估隐性误吸风险,对有效防治卒中相关性肺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改善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4年04期 v.22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65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许丽琴;齐旭升;杨敏;王素梅;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2年我院收治的足月HIE患儿92例,将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6例;另选取同期我院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联合治疗组在综合治疗措施基础上采取肌肉注射mNGF和高压氧治疗。于治疗前后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NSE、MBP水平,并评价各组出生后3、10、14 d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治疗前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NSE和M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NSE和M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NSE和MBP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出生后3 d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0、14 d联合治疗组NBNA评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应用mNGF联合高压氧治疗HIE新生儿能显著改善患儿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减少后遗症,值得临床应用。
2014年04期 v.22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黄澄;庞国防;梁活;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缓释剂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各100例。文拉法辛缓释剂组采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艾司西酞普兰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末、第2周末、第4周末及第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4]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统计治疗过程中因不良反应退出治疗的例数。结果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末、第4周末及第8周末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低于文拉法辛缓释剂组(P<0.01)。文拉法辛缓释剂组因恶心、困倦及口干退出率均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优于文拉法辛,其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4期 v.22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杜飞;贺刚;李云飞;陈代刚;吾曼莉;
目的观察福多司坦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祛痰作用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0月我科收治的AECOPD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福多司坦片口服,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残气量(RV)及RV/肺总量比值(RV/TLC)〕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痰液性状、痰量、咳嗽及综合临床疗效方面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FEV1、FVC、PEF、RV及RV/TLC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福多司坦片治疗AECOPD的化痰祛痰疗效肯定,且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2014年04期 v.22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杰;王锋;闫兴国;吴秀明;罗群;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伐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确诊的PAH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和伐地那非治疗,均治疗6个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6MWD)、肺动脉收缩压(PASP)、WHO肺动脉高压患者功能分级(WHO-PHA功能分级)、心率及血压变化,观察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6MWD、PASP及WHO-PHA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6MWD大于对照组,PASP低于对照组,WHO-PHA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伐地那非治疗PAH,可以提高患者活动耐量、降低PASP、改善WHO-PHA功能分级,且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2014年04期 v.22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斌;杨青;
目的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4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符合条件的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98例,将其按就诊顺序分为缬沙坦氨氯地平组(A组)35例、缬沙坦组(B组)32例和氨氯地平组(C组)31例。A组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B组口服缬沙坦,C组口服氨氯地平,3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及第8周时血压降幅、血压达标率及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尿微量清蛋白(mALB)水平,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A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降幅及血压达标率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幅及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及血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尿m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及第8周,A组患者尿mALB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可以有效降低血压,降低尿mALB,缓解早期肾损害,且不良反应少。
2014年04期 v.22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栋;薛素贞;林绍怡;陈响文;龙贵华;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在我院MICU住院的机械通气患者51例,将其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n=25,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n=26,D组)。C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观察患者镇静前,镇静后10 min、30 min、2 h时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开始镇静至停药后2 h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记录苏醒时间和苏醒后2 h内再入睡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谵妄发生率低于C组,苏醒时间短于C组,苏醒后2 h内再入睡率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镇静前,镇静后10 min、30 min、2 h时HR、R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优于咪达唑仑,对呼吸影响相似,对循环影响较小,谵妄发生率低。
2014年04期 v.22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春晓;林卫宇;林仁家;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CHF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χ2=4.114,P=0.040)。治疗组LVEDD和LVESD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HF患者在厄贝沙坦治疗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能够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和心功能指标。
2014年04期 v.22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云凤;王建强;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和硝普钠组,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左西孟旦组加用左西孟旦治疗,硝普钠组加用硝普钠治疗。治疗3 d后评定患者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记录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结果左西孟旦组总有效率为90%(18/20),高于硝普钠组的75%(15/20)(P<0.05);治疗后左西孟旦组LVEF高于硝普钠组,BNP低于硝普钠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好,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脏收缩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2014年04期 v.22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艾青涯;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胸痛缓解时间、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时间、ST段下降>50%时间、12 h内血管再通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胸痛缓解时间、CK-MB变化时间、ST段下降>50%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2 h内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血管再通率高,并发症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4年04期 v.22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钟卫权;张阳春;谢兴;骆明浩;
目的分析地尔硫卓艹作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辅助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行OPCAB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行OPCAB并给予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拔管前使用地尔硫卓艹,对照组患者使用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拔管前10min、拔管时及拔管后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两组麻醉恢复情况。结果拔管时及拔管后10 min,观察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尔硫卓艹在OPCAB术后起到积极作用,可以平缓患者拔管时的血压,降低心率。
2014年04期 v.22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定良;秦光云;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硝苯地平组(A组)和氨氯地平组(B组),各40例。A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B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诊室血压达标率为92.5%(37/40),B组为87.5%(35/40),两组诊室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改善率(非杓型纠正为杓型)为52.5%(21/40),高于B组的32.5%(13/40)(P<0.05)。结论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在傍晚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均能有效地控制血压,但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比较,昼夜节律异常改善率更高,能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改善效果明显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而且安全有效。
2014年04期 v.22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勋济;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辅助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辅助口服百令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4、8周临床症状(咳嗽、喘息、胸闷气短、盗汗)、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吸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FEV1%〕、免疫功能(CD4、CD8)、呼吸道感染的急性发作次数、BODE评分(分数越低越佳)。结果治疗第4、8周,试验组患者咳嗽、喘息、胸闷气短、盗汗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FEV1、FVC、FEV1/FVC、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BOD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的同时,以百令胶囊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次数,改善BODE评分,具有确切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14年04期 v.22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蒋勇前;徐传藩;周波;朱健武;詹雪君;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环索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9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环索奈德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变化〔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91/100),高于对照组的78.0%(78/100)(χ2=11.572,P=0.003)。治疗前两组FEV1、PE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试验组FEV1和PEFR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联合环索奈德治疗哮喘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4期 v.22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伟轩;黎学谦;何志鹏;刘小红;
目的分析奥拉西坦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治疗,3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巴氏指数(BI)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P<0.05);治疗后试验组MMSE和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胃肠道反应。结论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能明显改善其MCI,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
2014年04期 v.22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顾强;
目的探讨乙胺碘呋酮在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乙胺碘呋酮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36/39),高于对照组的59.0%(23/39)(χ2=19.884,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乙胺碘呋酮能显著提高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能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
2014年04期 v.22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芳莲;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不同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校医务室2008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CHF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螺内酯40 mg/d,观察组给予螺内酯20 mg/d,均连续口服2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5%(22/37),观察组为62.1%(23/3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7/37),低于对照组的43.2%(16/37)(χ2=0.024,P=0.044)。结论长期口服不同剂量螺内酯治疗CHF患者具有一定的远期疗效,但小剂量螺内酯治疗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2014年04期 v.22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杨玲;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2013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CHF患者20例,均实施CRT,比较手术前后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高于术前,左房室最大瞬间反流面积小于术前(P<0.05)。结论 CRT治疗CHF临床效果较好,患者心功能状况改善明显,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4期 v.22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柳静;许雪清;朱汉东;秦朝晖;熊岗;李红;李光;柯珊;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我院收治的9例脑梗死后HT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HT部位与类型、临床表现、治疗、转归等情况。结果 9例患者发生HT平均时间为(4.6±1.7)d,多为脑叶出血(88.9%,8/9)、非血肿型(77.8%,7/9)。HT的发生与心房纤颤(100%,9/9)、大面积脑梗死(66.7%,6/9)、糖尿病(66.7%,6/9)、高龄(>70岁)有关。治疗后6例患者病情好转,1例患者病情无变化,2例患者死亡。结论心房纤颤、大面积脑梗死、糖尿病、高龄是发生脑梗死后HT的影响因素,尽早进行颅脑CT复查是及时发现脑梗死后HT的有效措施。
2014年04期 v.22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良红;林少容;李勇飞;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紊乱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指标,包括TC、TG、LDL、HDL及载脂蛋白B(ApoB)。将观察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分为两个亚组,即发生心脑血管事件24例(阳性组)和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21例(阴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TC、TG、LDL及ApoB水平高于对照组,而H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阳性组患者TC、TG、LDL及清蛋白(Alb)水平均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联系,临床治疗时应对脂代谢紊乱进行干预,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2014年04期 v.22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杜云飞;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术中麻醉的处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需要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进行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麻醉,对照组进行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T1)、术后6 h(T2)、术后24 h(T3)及术后48 h(T4)5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并对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心肌酶进行检测,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AST。结果观察组T1~T4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T4时心率低于对照组,T1和T3时cTn-I低于对照组,T2时CKMB和AST低于对照组,T3和T4时CK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麻醉效果较好。
2014年04期 v.22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顾君;何国平;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125例APE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 125例APE患者中107例心电图异常(85.6%),其中最多见的为窦性心律103例(82.4%)、T波改变77例(61.6%)、窦性心动过速37例(29.6%)。结论 APE患者心电图异常所占比例较大,但不具有特异性,心电图改变对APE的诊断有一定的作用。
2014年04期 v.22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兴宁;覃真;黄美爱;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征及肺部X线表现。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5月我院确诊的HFMD患儿96例,对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6例HFMD患儿均出现发热,口腔、手足、肛门旁多发性疱疹、溃疡现象,61例出现不同程度咳嗽。肺部X线表现:肺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11例,肺纹理增多增粗、分布紊乱、边缘模糊、肺野内网状影65例,肺实质内斑片状阴影8例,肺实质与间质均见阴影12例。肺部病变特点:出现早,变化快,病程短,少数重症患儿表现为肺水肿,极少数患儿合并肺出血、胸腔积液。结论 HFMD患儿肺部X线表现与临床表现基本一致,对了解其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04期 v.22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游小;晏萍华;
目的分析血液检测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及其有效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血液检测不合格标本106例,对其不合格原因进行统计分类,并拟定针对性解决对策。结果血液检测不合格标本的5个主要原因为溶血(32.08%)、样本延迟送检(19.81%)、抗凝剂使用不当(11.32%)、血液凝固(10.38%)和药物影响(7.55%)。结论血液检测标本采集要严格按照采集流程和操作要求进行,样本送检要及时、准确,才能有效提高血液检测标本质量。
2014年04期 v.22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秦兵;钱星佳;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的疗效及其对血清总免疫蛋白E(T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测定两组血清TIgE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IgE水平。
2014年04期 v.22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简丽娟;樊晓蓉;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慢性盆腔炎伴抑郁焦虑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我院妇科收治的慢性盆腔炎伴抑郁焦虑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慢性盆腔炎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失访6例,36例完成观察;对照组失访4例,38例完成观察。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慢性盆腔炎伴抑郁焦虑,患者的抑郁焦虑得到了显著改善。
2014年04期 v.22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碧香;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腹泻患儿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补液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均治疗3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3%(33/35),高于对照组的82.9%(29/35)(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肠道功能。
2014年04期 v.22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林涛;
目的对比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为3.3%(2/60),低于对照组的26.7%(16/60)(P<0.05)。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疾病取得的临床疗效相似,但奥氮平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
2014年04期 v.22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周泽华;刘国平;孟小鹏;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2例,采取数字标记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意识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脑动脉血流速度及脑出血后痉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语言功能障碍、并发脑血肿、重残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脑出血痉挛及重残发生率,缩短昏迷时间。
2014年04期 v.22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杨利芬;代从跃;
目的比较阿托品、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盐酸哌替啶分别联合654-2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肾绞痛患者156例,将其随机分为A、B、C组,各52例。A组给予阿托品联合654-2治疗,B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联合654-2治疗,C组给予盐酸哌替啶联合654-2治疗。观察3组患者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57.7%(30/52),B组为94.2%(49/52),C组为96.2%(50/52)。B、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口干、面色潮红、视物模糊、心悸、头痛头晕发生率低于A组和C组,排尿困难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联合654-2治疗肾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4期 v.22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赖丽英;吕立珍;张琳娜;祝丽平;
目的观察鼻饲前吸净呼吸道分泌物对预防误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需长期鼻饲给予营养支持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1年6月之前我院收治的需长期鼻饲给予营养支持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鼻饲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化鼻饲流程。观察两组误吸发生率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误吸发生率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鼻饲管理流程后,鼻饲前吸净呼吸道、口腔内分泌物及做好口腔护理可降低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2014年04期 v.22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忠军;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1—6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2例。观察组采用CME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结肠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残端肿瘤残余率、局部复发率并统计患者3年和4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残端肿瘤残余率、局部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年和4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ME治疗结肠癌安全有效,能达到系膜和淋巴组织切除最大化,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2014年04期 v.22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罗敏;邓瑜琼;刘沧海;方亮;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我院收治的IE患儿20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结果患儿均有发热症状,血培养阳性12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链球菌2例、大肠埃希菌1例;15例患儿检出赘生物。患儿中治愈19例,其中药物治愈12例、药物联合手术治疗治愈7例;死亡1例。结论 IE患儿病情危重,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地选择治疗方式是挽救其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
2014年04期 v.22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曾锦英;
目的分析儿童良性癫痫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癫痫患儿4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儿童22例作为对照组。监测两组受试者多导睡眠生理脑电描记技术(PSG)、脑电图(EEG)、眼动图、肌电图等,观察其总睡眠时间(TSA)、睡眠潜伏期时间(SL)、非快速眼动睡眠相(NREM)各期快速眼动睡眠相(REM)睡眠时间和潜伏期、各期的棘波分布。结果研究组中癫痫样放电发生于觉醒期8例,占19.0%;睡眠期25例,占59.5%,其中发生在NREMⅠ、Ⅱ期19例,占76.0%;NREMⅢ、Ⅳ期4例,占16.0%,REM期2例,占8.0%。研究组SL、NREMⅠ、Ⅱ期长于对照组,NREMⅢ、Ⅳ期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睡眠时间、REM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样放电与睡眠有一定的关系,其可影响患儿睡眠结构,降低其睡眠质量。
2014年04期 v.22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武景霞;
目的分析齐拉西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7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编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分,评分时间节点为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3周、治疗4周,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2/35),对照组为88.6%(31/3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震颤、失眠,对照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体质量增加、嗜睡。结论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均是临床上脑器质性精神病的常用药物,疗效无显著差异,但药物不良反应不同,建议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治疗方案。
2014年04期 v.22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国华;李春兰;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蔗糖铁与口服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CRF)行持续性血液透析并伴有肾性贫血患者4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给予蔗糖铁治疗,对照组给予右旋糖酐铁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AST),记录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b、HCT、SF、TAST和Epo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12周,治疗组Hb、HCT、SF和TAST均高于对照组,Epo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ALT、AST、碱性磷酸酶(ALP)及清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时,首选蔗糖铁,可有效改善贫血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2014年04期 v.22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许建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等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中药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8%(28/33),高于对照组的58.1%(22/31)(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2014年04期 v.22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衡;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85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患者均行肺叶切除术,对照组围术期采取常规防治措施;试验组围术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防治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降低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推广。
2014年04期 v.22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熊跃;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根据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持续用药36 h,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0%(39/47),高于对照组的74.5%(35/47)(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1例患者出现胃肠不适、头痛、肌痛等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
2014年04期 v.22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戚喜萍;吴海明;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在不同疾病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患者187例,分析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在不同疾病中的分布。结果皮肤症状患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57.75%(108/187),高于其他疾病患者〔消化道症状患者为17.11%(32/187),肾脏病患者为11.23%(21/187),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为10.70%(20/187),其他疾病为3.21%(6/187)〕(P<0.05)。皮肤、消化道、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病患者对鸡蛋的不耐受阳性率均较其他食物引起的高(P<0.05)。结论对有慢性疾病症状却不能明确病因者,可对食物不耐受进行筛查,以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2014年04期 v.22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秦卫;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首次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50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使用美国GE公司MycoCard○RReaderⅡ型超声诊断仪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内膜中层厚度(IMT)将患者分为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36例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64例。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浆Hcy水平。结果观察组左颈总动脉IMT和右颈总动脉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组Hcy高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Hcy水平相关。
2014年04期 v.22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魏华;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标与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30例,均给予PiCCO监测,根据住院1个月患者病死率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12例和死亡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CVP)、PiCCO监测指标及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结果存活组APACHEⅡ评分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低于死亡组,心脏指数(CI)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PiCCO监测,通过测定EVLWI、CI能够为其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2014年04期 v.22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徐立新;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52/55),高于对照组的72.4%(40/55)(P<0.05)。两组治疗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2014年04期 v.22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梁观钦;蔡厚洪;何澡鹏;吴举;
目的探讨经皮钻孔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采取经皮钻孔置管引流,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日常活动恢复情况、血肿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日常活动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病死率为4.2%(2/48),低于对照组的10.4%(5/48)(P<0.05);试验组血肿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钻孔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临床疗效佳,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明显缩短颅内血肿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04期 v.22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剑泓;
目的探讨甘露醇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出血患儿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甘露醇,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愈率为75.0%(15/20),高于对照组的45.0%(9/20)(χ2=7.21,P<0.05)。治疗组患儿颅内出血,颅饱胀、紧张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露醇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提高患儿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2014年04期 v.22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吴庆波;武宗寅;张新岭;
目的调查孤立性心肌桥患者合并抑郁障碍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桥患者96例,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对患者抑郁障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96例患者中无抑郁者15例(15.6%),轻度抑郁者53例(55.2%),中度抑郁者28例(29.2%),中重度抑郁者0例。结论许多孤立性心肌桥患者存在抑郁障碍状态,有必要对此部分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2014年04期 v.22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永生;陈伟朝;谭民轩;李少鹏;
目的观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试验组采取小骨窗微创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治疗满意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2.9%(29/35),高于对照组的67.6%(25/37)(P<0.05);试验组总满意率为88.6%(31/35),高于对照组的70.3%(26/37)(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并可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值得临床使用。
2014年04期 v.22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付国昊;杜长军;张惠惠;
目的分析HIV阳性肺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临床工作警惕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0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呼吸科诊治的11例HIV阳性患者的临床症状、胸部CT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结果 11例患者均有发热、咳嗽症状,3例存在口腔溃疡、腹泻,7例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胸部CT表现:1例示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4例肺间质性病变,6例单侧肺炎表现,1例胸腔积液。结论对于发热及肺部病变患者,除积极询问病史外,有必要行HIV抗体检测,同时做好宣教工作。
2014年04期 v.22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黄志达;戴英林;廖理国;
目的观察润肺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润肺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2%(32/45),低于治疗组的95.5%(43/45)(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润肺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2014年04期 v.22 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高凌宇;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选取1999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住院确诊的PTE患者30例,分析其住院期间心电图的系列变化。结果 30例患者溶栓后心电图变化:SⅠ变浅,QRS电轴左移,QⅢ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20例(65.2%)、加深8例(26.1%),TV1-V2倒置加深或直立变倒置14例(46.2%),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ICRBBB)消失1例(4.3%),SV1~5R粗钝、挫折消失7例(21.7%)。出院前变化:RⅡ增加,RⅢ减小,QⅢ减小;TⅢ变直立者15例(50.0%),TV1~V2倒置14例(46.2%)。结论PTE患者心电图改变为非特异性,变化常为一过性和时序性,动态观察心电图的系列改变并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减少PTE的误诊。
2014年04期 v.22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姚海斌;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方法选取2005—2010年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50例,根据患者病史中是否合并高血压将其分为合并高血压组27例和未合并高血压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预后及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组患者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未合并高血压组,左心室后壁厚度及左心室心肌质量高于未合并高血压组,出院时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改善程度优于未合并高血压组(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厚度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脏收缩功能增强,左心室心肌质量增大,但是运用血压水平作为排除高血压所引发心脏损害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014年04期 v.22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付金孝;
目的探讨不同预后评分在老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103例,按照患者入住ICU后28 d的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53例和死亡组50例。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并采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Ⅲ(APACHEⅢ)、多器官功能不全评分(MODS)、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SAPSⅡ)进行评定。结果生存组患者APACHEⅡ、APACHEⅢ、MODS及SAPSⅡ均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中,不同的预后评分能帮助临床医生有效预测患者的生存与死亡状态。
2014年04期 v.22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付卫东;黄鸿;
目的探讨早期心电图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入院时和好转后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52例患者中,入院时心电图改变者49例,治疗过程中死亡2例,好转46例,好转患者复查心电图,心电图异常情况显著低于入院时检查结果 (P<0.05)。结论早期心电图方便易行、价格低廉,对肺栓塞的诊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2014年04期 v.22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志英;刘寅初;卢晓凤;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眼外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眼外伤手术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眼外伤手术常规专业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采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身体机能、精神与心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症状与视功能、社会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不但可以改善眼外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还能改善身体机能、精神与心理状态。
2014年04期 v.22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霞;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并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152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采取有效的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提高护理效果。
2014年04期 v.22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玉玲;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3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53/66),低于观察组的95.4%(63/6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协助患者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014年04期 v.22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秀芬;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9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及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出院随访依从情况。结果对照组优良率为82.98%(78/94),低于观察组的96.84%(92/95)(χ2=127.56,P<0.05)。对照组依从率为72.34%(68/94),低于观察组的97.89%(93/95)(χ2=127.86,P<0.05)。结论正确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加强用药依从性,从而使血压控制在理想状态,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2014年04期 v.22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贾阿凤;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措施对晚期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炎患者73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措施。记录患者两周后呼吸困难发生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发生率为34.9%(15/43),低于对照组的63.3%(19/3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措施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更加注重呼吸道护理、化疗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道症状和加强心理支持,提高生存质量。
2014年04期 v.22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苏敏;
目的分析足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糖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DPN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足部组48例。对照组给予DPN常规护理干预,足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足部综合护理,包括下肢锻炼和足部按摩等。观察两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PG)〕以及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干预前两组FBG和2 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足部组FBG和2 hPG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足部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足部护理对血糖的影响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循环有关,但足部护理干预可提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对足部护理措施继续研究。
2014年04期 v.22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吴玉群;
目的观察肺结核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02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定。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评分及SCL-90阳性项目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及精神病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对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2014年04期 v.22 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