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显菁;
近年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的发生与离子缺陷、炎症和重构、心肌肥厚等密切相关,同时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新型生物标志物及新型治疗药物的出现、植入性心脏装置、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和心脏康复治疗等。本文对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提高临床心力衰竭诊治水平提供参考。
2018年07期 v.26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1726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41 ] - 张浩华;
低钠血症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较为常见,多由于使用利尿剂、限制水钠摄入造成电解质紊乱所致,是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可直接抑制肾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不增加经肾脏电解质排泄,有利于减少低钠血症的发生,可能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一类较为理想药物。本文综述了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进展,为心力衰竭患者合理使用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提供参考。
2018年07期 v.26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25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47 ] - 李绍华;黄鸿辉;张永佳;
目的探讨血浆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1月普宁华侨医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143例,根据有无MAU分为非MAU组89例和MAU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老年CHF患者MAU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血浆Gal-3水平对老年CHF患者MAU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缺血性心肌病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体质指数、收缩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者所占比例、使用β-受体阻滞剂者所占比例、使用利尿剂者所占比例、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者所占比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Gal-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Gal-3水平是老年CHF患者MAU的独立影响因素[OR=1.75,95%CI(1.07,2.86),P<0.05]。ROC曲线显示,血浆Gal-3水平预测老年CHF患者MAU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4,最佳截断值为13.1μg/L,灵敏度为49.3%,特异度为92.3%。结论血浆Gal-3水平是老年CHF患者MAU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其对老年CHF患者MAU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2018年07期 v.26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52 ] - 魏云杰;张密;许海军;陈佳娟;高振;程飞;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5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患者将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方案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及心脏结构指标,利尿剂使用量,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随访4个月住院次数及累计住院时间;并记录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及治疗后心率、LVEDD、LVP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呋塞米和氢氯噻嗪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U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水平及e 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随访4个月观察组患者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累计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6)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低血压、神经性水肿及高钾血症等。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有效提高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肾功能,减少利尿剂用量及住院次数,且安全性较高。
2018年07期 v.26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下载次数:709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60 ]
- 王用;贺永明;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4年5—1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疑似冠心病患者445例,根据血清CK-MB水平四分位数分为≤6.1 U/L者107例、6.2~8.4 U/L者112例、8.5~11.7 U/L者114例、≥11.8 U/L者112例。比较不同血清CK-MB水平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冠心病发生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实验室检查指标及Gensini积分);血清CK-MB水平与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血清CK-MB水平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分层分析评估血清CK-MB水平对不同性别、年龄患者冠心病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采用叉生分析评价血清CK-MB水平与高血压、糖尿病在冠心病发病风险中的交互作用。结果 (1)不同血清CK-MB水平患者年龄、性别、冠心病发生率、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LDL)及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清CK-MB水平患者吸烟率、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肌酐及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K-MB水平与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s=0.17,P<0.01)。(3)ROC曲线显示,血清CK-MB水平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6[95%CI(0.60,0.72)],最佳截断值为6.75 U/L,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51%。(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K-MB水平可能是冠心病的影响因素[OR=3.06,95%CI(1.89,4.94),P<0.01];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K-MB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OR=2.26,95%CI(1.32,3.86),P<0.01]。(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K-MB水平>6.75 U/L预测女性患者冠心病的OR值高于男性患者(P<0.01);血清CK-MB水平>6.75 U/L预测年龄<60岁患者冠心病的OR值分别高于年龄为60~74岁、>74岁患者(P<0.01)。(6)叉生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K-MB水平与高血压在冠心病发病风险中存在负交互作用[交互作用指数(SI)=0.92],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为-0.57,交互作用归因比(AP)绝对值为0.08;血清CK-MB水平与糖尿病在冠心病发病风险中存在负交互作用(SI=0.68),RERI为-2.78,AP绝对值为0.41。结论血清CK-MB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其对冠心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血清CK-MB水平>6.75 U/L对女性、年龄<60岁、无高血压、无糖尿病者的冠心病发病风险预测价值较高。
2018年07期 v.26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35 ] - 吴耀杰;徐林;陈玺宇;范稣圳;
目的探讨血清簇集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39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81例和非冠心病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男性比例、吸烟史阳性率、糖尿病病史阳性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饮酒史阳性率、高血压病史阳性率、高脂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清簇集蛋白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尿酸及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3.154,95%CI(1.285,7.736)]、糖尿病病史[OR=3.624,95%CI(1.296,10.136)]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血清簇集蛋白水平[OR=0.924,95%CI(0.859,0.995)]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簇集蛋白水平明显升高,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
2018年07期 v.26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56 ] - 任燕妮;何雪琴;李微;周坛;王宏保;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高尿酸血症(HUA)、尿微量白蛋白(UMA)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心内科收治的EH患者92例,比较有无HUA患者、UMA正常与升高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EH患者HUA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H患者UMA的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有无HUA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IP、U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无HUA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IP是EH患者HUA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16,95%CI(1.046,1.655),P<0.05]。(2)UMA正常与升高患者性别、DBP、FBG、BUN、TC、TG、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UMA正常与升高患者年龄、病程、SBP、Scr、HDL-C、血尿酸(SUA)、AI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IP与EH患者UMA独立相关(b=6.200,P<0.05)。结论 AIP是EH患者HUA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与UMA独立相关,可作为判断EH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参考指标。
2018年07期 v.26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55 ] - 谭何易;唐胜军;杨超;唐烽;向舒;
目的分析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围术期血浆内皮素1(ET-1)、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变化及其与肺动脉收缩压(SPA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并PAH患者29例,均行体外循环(CPB)下左房室瓣置换术,并根据SPAP分为A组(轻度PAH,n=9)、B组(中度PAH,n=13)、C组(重度PAH,n=7)。比较3组患者临床特征及麻醉诱导前(T_1)、CPB停止即刻(T_2)、术后12 h(T_3)、术后24 h(T_4)、术后48 h(T_5)、术后72 h(T_6)、术后120 h(T_7)、术后168 h(T_8)血浆ET-1、cAMP水平;T_1时血浆ET-1、cAMP水平与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并PAH患者SPAP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3组受试者左房室瓣狭窄情况、左心房血栓形成者所占比例及心房颤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组患者T_1~T_8时血浆ET-1水平高于A组、B组,B组患者T_1、T_4~T_8时血浆ET-1水平高于A组(P<0.05);3组患者围术期血浆ET-1水平呈现先升高后逐渐降低趋势。(3)C组患者T_1~T_8时血浆cAMP水平高于A组、B组,B组患者T_1~T_8时血浆cAMP水平高于A组(P<0.05);3组患者围术期血浆cAMP水平呈现逐渐降低趋势。(4)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_1时血浆ET-1、cAMP水平与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并PAH患者SPAP呈正相关(R~2分别为0.77、0.89)。结论不同SPAP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并PA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患者围术期血浆ET-1水平呈现先升高后逐渐降低趋势,血浆cAMP水平呈现逐渐降低趋势,且麻醉诱导前血浆ET-1、cAMP水平与SPAP均呈正相关。
2018年07期 v.26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60 ] - 李琳琳;徐磊;张运伟;
目的分析遂宁市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遂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根据出院时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分为依从性好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6分,n=112)和依从性差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6分,n=88)。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电话随访并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价其不同种类药物服药依从性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出院后12个月复发情况及预后;遂宁市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服用抗栓药物、他汀类药物、降压药物、降糖药物者服药依从性均呈下降趋势(P<0.05)。(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文化程度、月收入、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心脏病发生率、吸烟率、饮酒率、疾病认知情况、药物认知情况、TOAST病因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0.545,95%CI(0.373,0.796)]、月收入[OR=0.589,95%CI(0.402,0.864)]、高血压[OR=6.985,95%CI(4.022,12.131)]、糖尿病[OR=3.563,95%CI(1.307,9.712)]、心脏病[OR=2.463,95%CI(1.727,3.514)]、吸烟[OR=2.195,95%CI(1.358,3.549)]、饮酒[OR=1.707,95%CI(1.312,2.221)]、疾病认知[OR=0.456,95%CI(0.213,0.975)]、药物认知[OR=0.561,95%CI(0.382,0.824)]、TOAST病因分型[OR=2.158,95%CI(1.237,3.763)]是遂宁市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4)出院后12个月依从性好组患者复发率、预后不良者所占比例低于依从性差组(P<0.05)。结论随出院时间延长,遂宁市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患者抗栓药物、他汀类药物、降压药物、降糖药物服药依从性呈下降趋势;文化程度、月收入、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饮酒、疾病认知、药物认知、TOAST病因分型是遂宁市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且服药依从性差者复发率、预后不良者所占比例较高。
2018年07期 v.26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64 ] - 文乐菊;罗华;袁志俊;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情绪、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并探讨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IS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NIHSS评分≤4分,n=46)和中重度组(4分<NIHSS评分≤20分,n=40);另选取同期收治的非AIS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双上肢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查结果,并比较轻度组与中重度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版(HAMA_14)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_24)评分及双上肢SSR检查结果;HAMA_14评分、HAMD_24评分、SSR检查结果与AIS患者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焦虑并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双上肢SSR检查结果异常率高于对照组,潜伏期长于对照组,波幅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患侧与健侧、对照组患者左侧与右侧SSR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重度组患者HAMA_14评分、HAMD_24评分高于轻度组(P<0.05)。中重度组患者双上肢SSR检查结果异常率高于轻度组,潜伏期长于轻度组,波幅低于轻度组(P<0.0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AMA_14评分、HAMD_24评分、双上肢SSR潜伏期与AIS患者NIHSS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85、0.330、0.305,P<0.01),而双上肢SSR波幅与AIS患者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309,P<0.01)。结论 AIS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并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且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
2018年07期 v.26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49 ] - 金晶;张少华;荆晶;李争;李风森;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去脂体质指数(FFMI)降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64例,根据FFMI分为FFMI正常组(n=107)和FFMI降低组(n=57);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及线粒体跨膜电位(MTMP),并比较FFMI正常组和FFMI降低组患者发病情况和肺功能指标。结果(1)3组受试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FMI降低组患者身高和体质量低于对照组和FFMI正常组,FFMI正常组患者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2)FFMI正常组和FFMI降低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FMI降低组患者病程短于FFMI正常组,住院次数多于FFMI正常组,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 MRC)分级优于FFMI正常组(P<0.05)。(3)FFMI正常组和FFMI降低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FMI降低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最大呼气流量(PEF)小于FFMI正常组(P<0.05)。(4)FFMI正常组和FFMI降低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OS水平高于对照组,MTMP低于对照组(P<0.05);FFMI降低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OS水平高于FFMI正常组,MTMP低于FFMI正常组(P<0.05)。结论 COPD患者FFMI降低可能与病程、住院次数、呼吸困难严重程度、肺功能低下、线粒体功能损伤有关。
2018年07期 v.26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53 ]
- 朱小山;马可忠;周汉云;杨峰;刘建飞;
目的比较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富马酸比索洛尔对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5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7周,观察组患者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肾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清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清NT-pro BN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E/A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V、LVESV小于治疗前,LVEF、E/A比值高于治疗前(P<0.05)。(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 Tn I、CK-MB、肌红蛋白、Scr、BUN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ET-1、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高于治疗前,血清ET-1、CRP、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富马酸比索洛尔均可有效降低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清NT-pro BNP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而对心肌损伤标志物、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但与富马酸比索洛尔相比,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2018年07期 v.26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63 ] - 李占虎;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用药时机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2-01至2017-02-01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行PCI的ACS患者320例,根据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用药时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80例。4组患者均于PCI前后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PCI前后均给予替格瑞洛,B组患者PCI前给予氯吡格雷、PCI后给予替格瑞洛,C组患者PCI前后均给予氯吡格雷,D组患者PCI前给予替格瑞洛、PCI后给予氯吡格雷;4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4组患者PCI后心脏血流状况,PCI前及PCI后1、3、6个月心功能指标,PCI前及PCI后24 h肝肾功能指标及P2Y12反应单位(PRU);记录4组患者PCI后90 d内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PCI后B组、C组、D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3级、心肌灌注(TMP)分级3级者所占比例低于A组(P<0.05);C组、D组患者校正的TIMI帧数(CTFC)大于A组(P<0.05)。(2)时间与方法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与方法在LVEF和LVEDD上主效应显著(P<0.05)。PCI后1、3、6个月B组、C组、D组患者LVEF低于A组,C组、D组患者LVEF低于B组(P<0.05)。PCI后3个月C组、D组患者LVEDD大于A组、B组(P<0.05);PCI后6个月B组、C组、D组患者LVEDD大于A组,C组、D组患者LVEDD大于B组(P<0.05)。(3)4组患者PCI前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酐(Cr)水平及PR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PCI后24 h血浆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24 h B组、C组、D组患者血浆CK-MB水平及PRU高于A组,C组、D组患者血浆CK-MB水平及PRU高于B组,D组患者血浆CK-MB水平及PRU高于C组(P<0.05);C组、D组患者血浆Cr水平高于A组、B组(P<0.05)。(4)A组和B组患者PCI后90 d内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D组(P<0.05)。结论与PCI前后均使用氯吡格雷及PCI前或PCI后使用替格瑞洛相比,PCI前后均使用替格瑞洛能更有效地改善ACS患者PCI后心脏血流状况、心功能及血小板功能,对肝肾功能影响更小,且安全性较高。
2018年07期 v.26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55 ] - 陆小华;张学会;沈静妍;陈宇平;
目的比较氨茶碱与多索茶碱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重塑及血清激活素A(ACT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江苏盛泽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多索茶碱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气道重塑指标及血清ACTA、TGF-β1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P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EV1、Ppeak、PETCO_2、PaO_2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神经生长因子(NGF)、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b-FGF、NGF、TIMP-1、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CTA、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ACTA、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氨茶碱相比,多索茶碱治疗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优,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肺功能,抑制气道重塑并降低血清ACTA、TGF-β1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2018年07期 v.26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48 ] - 魏绍婷;许占宏;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胃管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拟行术前清醒状态下胃管置入的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并抽签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00μg/kg)后4 min开始置入胃管;B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00μg/kg)后5 min开始置入胃管;C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75μg/kg)后5 min开始置入胃管。比较3组患者胃管置入时间,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前(T_0)、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2 min(T_1)、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4 min(T_2)、胃管到达咽部时(T_3)、置管后1 min(T_4)、置管后2 min(T_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Ramsay镇静评分,置管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并观察3组患者置管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胃管置入时间短于A组、C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MAP、HR、RR及Ramsay镇静评分上无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MAP、RR及Ramsay镇静评分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在HR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MAP、HR、RR及Ramsay镇静评分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3组患者T_0~T_5时SpO_2均>90%,在安全范围内。B组患者置管后NRS评分优于A组(P<0.05)。3组患者置管期间均未发生呕吐、呼吸抑制,B组患者置管期间恶心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00μg/kg或0.075μg/kg均可有效稳定清醒状态下行胃管置入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其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00μg/kg后5 min开始置入胃管能更有效地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恶心发生率。
2018年07期 v.26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53 ] - 包品;孙强;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重度AD患者11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治疗,其中A组患者采用大剂量多奈哌齐,B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多奈哌齐;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BI)、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瞬时记忆、短时记忆、语言能力、视空间和执行功能评分及MMSE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瞬时记忆、短时记忆评分及MMSE总分高于B组(P<0.05),而两组患者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能力、视空间和执行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评分及B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进食、洗澡、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评分及BI总分高于B组(P<0.05),而两组患者修饰、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妄想、幻觉、激越、抑郁、焦虑、情绪高涨、情感淡漠、脱抑制、易激怒、异常行为活动、睡眠困难、食欲和进食障碍评分及NP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妄想、幻觉、激越、情绪高涨、情感淡漠、脱抑制、易激惹、睡眠困难评分及NPI总分低于B组(P<0.05),而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异常行为活动、食欲、进食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多奈哌齐相比,大剂量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可更有效地改善中重度AD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行为症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有效性较好,安全性较高。
2018年07期 v.26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43 ]
- 金子安;李杰;陈阳;
目的探讨夏橘化瘀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潍坊市中医院行PCI的冠心病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PCI并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夏橘化瘀胶囊;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PCI后12个月心绞痛发生率、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PCI前及PCI后3 d、12个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脱落4例。PCI后12个月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CI前、PCI后3 d两组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12个月治疗组患者血清GDF-15、hs-CRP、SA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橘化瘀胶囊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PCI后心绞痛发生率、支架内再狭发生窄率及血清GDF-15、hs-CRP、SAA水平,且安全性高。
2018年07期 v.26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66 ] - 张楠;王敬然;赵亚红;安召伟;赵春梅;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恶性肿瘤患者氟尿嘧啶所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采用含5-氟尿嘧啶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含5-氟尿嘧啶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情况、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及心肌酶学指标,并记录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丹红注射液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早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舒张晚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E/A比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DD、LVESD短于对照组,E/A比值、LVEF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LV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K-MB、LDH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一例出现丹红注射液相关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有效减少采用含5-氟尿嘧啶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有利于减轻氟尿嘧啶所致心脏毒性及心肌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2018年07期 v.26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41 ] - 李鹏飞;陈红;邢笑梅;安福成;
目的探讨自拟通腑益肺汤联合喜炎平注射液对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收治的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通腑益肺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肺总量(TL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MV)和功能残气量(FR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_1、TLC、MMV、FRC大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 O2、OI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白介素6(IL-6)、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PCT、PAF、IL-6、sTRE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6)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通腑益肺汤联合喜炎平注射液能有效改善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减轻呼吸衰竭程度,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2018年07期 v.26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31 ]
- 佟彤;高红;孙涛;
目的比较4种常见风险评估模型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医院病案信息系统检索2009年3月—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术后2个月内发生VTE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另按照1:2比例随机选取同期术后未发生VTE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登记表登记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用Caprini、Wells、Padua、Autar风险评估模型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情况进行VTE风险评分,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4种常见风险评估模型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VTE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及肿瘤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Caprini、Wells、Padua、Autar风险评估模型评分预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VT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6、0.500、0.758、0.721;术后Caprini、Wells、Padua、Autar风险评估模型评分预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VTE的AUC分别为0.788、0.839、0.690、0.721。结论术前采用Padua、Autar风险评估模型及术后采用Caprini、Wells、Autar风险评估模型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VTE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2018年07期 v.26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下载次数:424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51 ] - 郭明;赵翔宇;徐艳;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及低血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HbA_(1c)水平分为A组33例(HbA_(1c)水平<7.0%)和B组47例(HbA_(1c)水平≥7.0%)。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日间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全天血糖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血糖<3.9 mmol/L的曲线下面积(AUC_(3.9))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空腹血糖、MAGE、SDBG、LAGE低于B组,AUC_(3.9)长于B组(P<0.05),而两组患者MO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与HbA_(1c)水平≥7.0%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相比,HbA_(1c)水平<7.0%者血糖波动较小但低血糖发生风险较高,因此临床在管理血糖时应关注HbA_(1c)水平,权衡血糖波动及低血糖风险,制定合理的血糖控制方案。
2018年07期 v.26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40 ] - 龚李艳;闫如意;费军;董中兴;沈慧君;郑冬;刘军华;夏志强;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CAS)术后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CT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7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零六医院行CAS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08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4 d采用CT灌注成像检测患者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开始时间(rTS)、相对达峰时间(rTTP);比较患者术前与随访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与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术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患者术前及术后14 d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rCBF、rCBV、rTS及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r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4 d大脑中动脉rTTP短于术前(P<0.05)。随访6个月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低于术前,BI评分高于术前(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与术后14 d大脑中动脉rTTP差值与颈动脉狭窄患者随访6个月NIHSS评分(r=0.644)、mRS评分(r=0.578)呈正相关(P<0.001),与BI评分呈负相关(r=-0.499,P=0.001)。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术后大脑中动脉rTTP缩短,且与患者预后有关;CT灌注成像能客观反映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手术前后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2018年07期 v.26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65 ]
- 曾朝富;贾钦尧;蔺曜;牟博勇;黄晓玲;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血清H-FABP、GDF-15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FABP、GDF-1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FABP、GDF-1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可有效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压及血清H-FABP、GDF-15水平,减慢患者心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2018年07期 v.26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48 ] - 张强;陈会校;刘珂;牛红梅;马丽娟;柴巧英;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并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STEMI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仅行PCI;观察组患者于PCI前行血栓抽吸,待造影检查显示无明显血栓影后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尿激酶原。比较两组患者PCI前后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及校正的TIMI帧数(c TFC),PCI前及PCI后1周心功能指标;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前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TMPG及c T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观察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和TMPG优于对照组,c TFC少于对照组(P<0.05)。PCI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Tn 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1周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血清BNP、Tn 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抽吸并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尿激酶原能有效改善STEMI患者PCI后心肌血流灌注及心功能,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2018年07期 v.26 110-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39 ] - 王涛;于路;郭道骝;毛旭强;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序贯疗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序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个月CD_3~+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CD_3~+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CD_3~+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CD_3~+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后7 d、1个月观察组患者CD_3~+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NIHS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NIHS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NIHS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后7 d、1个月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序贯疗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
2018年07期 v.26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43 ] - 程刚明;孙洲;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月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氮平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体质量、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瘦素、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叶酸(FA)、神经生长因子(NGF)、同型半胱氨酸(Hcy)、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周观察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一般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体质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瘦素、TG、TC、FA、NGF、Hcy、GF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患者体质量、瘦素、TC、Hcy、GFAP低于对照组,FA、NGF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可有效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体质量、瘦素、TC、Hcy、GFAP,升高患者FA、NGF,且未增加糖、脂代谢异常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2018年07期 v.26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