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剑平;周国茂;李真;田丽闪;王伟媚;
目的对进行规范治疗的妊娠梅毒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学随访,探讨妊娠梅毒TRUST血清学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妊娠女性进行梅毒筛查,发现妊娠梅毒并进行分期,记录妊娠梅毒患者病史,规范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进行至少2年的TRUST血清学随访,记录治疗结束后半年、1年和2年时TRUST状况和滴度。结果配偶TRUST阳性妊娠梅毒患者的TRUST远期(2年)阴转率高于配偶TRUST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晚期潜伏梅毒的TRUST转阴率明显低于早期梅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妊娠史、发现及治疗的时间和妊娠梅毒患者的血清学转阴间可能没有关系(P>0.05);TRUST滴度≤1∶8患者转阴率明显低于滴度>1∶8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规范的驱梅治疗后,TRUST滴度高、配偶梅毒血清学阳性、早期梅毒的妊娠梅毒患者血清TRUST相对容易转阴。
2008年12期 v.16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金梅;
目的观察小剂量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患者每天早晨顿服坎地沙坦酯2mg、氢氯噻嗪6.25mg;单药组患者每天早晨顿服坎地沙坦酯2mg。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分别在用药第2、4、8周末随访,观察用药前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均较用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从用药第4周末开始,联合组患者收缩压与单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8%,单药组总有效率为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安全、有效,较单用坎地沙坦酯疗效更佳。
2008年12期 v.16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叶志荣;陈志军;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早期接受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7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常规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美托洛尔、低分子肝素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同时接受口服辛伐他汀40mg/d,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接受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迅速降低UAP患者血清CRP水平,从而抑制体内的炎症反应,UAP患者应尽早接受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
2008年12期 v.16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白伟杰;郑利群;
目的观察熄风通脑汤结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结合组和单纯西药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尿激酶静脉滴注,中西药结合组同时加用熄风通脑汤口服。在溶栓前后不同时间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积分、功能独立性评估量表(FIM量表)评分、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从溶栓后第7天开始,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第90天,两组患者FIM评分分别为(88.5±9.4)分和(81.3±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药结合组和单纯西药组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3%和10.0%。结论熄风通脑汤结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
2008年12期 v.16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方玉玲;肖立中;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58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3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1),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增加(P<0.05),心率变异性指标(24h正常RR间期均值标准差、5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不仅能改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还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
2008年12期 v.16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红;
目的评价复方缬沙坦(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联合血脂康(600mg)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28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对照组。缬沙坦组患者给予复方缬沙坦(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1次/d)和血脂康(600mg,2次/d)治疗,对照组患者降压药物单用缬沙坦(80mg,1次/d)。治疗中每周测量血压。在治疗8周和结束时评价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对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缬沙坦组较对照组血压进一步下降,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平均坐位收缩压均降低5mmHg,平均坐位舒张压多下降3mmHg,缬沙坦组和对照组患者中,血压控制<140/90mmHg者分别占54.1%和40.7%。结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复方缬沙坦联合血脂康治疗,降压效果和达标率均优于单用缬沙坦。
2008年12期 v.16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谢永铮;孙俊聪;周忠勇;
目的探讨B超定位下应用深静脉导管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0—2007年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30例,治疗组17例应用深静脉导管行脓腔内置管冲洗引流,对照组13例应用深静脉穿刺针行脓肿穿刺抽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治疗效果等。结果治疗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治疗效果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定位下应用深静脉导管行肝脓肿穿刺引流结合术后脓腔冲洗,是临床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一种较好方法。
2008年12期 v.16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如美;时志民;李海涛;
目的总结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治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36例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有别于其他有原因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高可能为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HES)的早期病变。结论建议对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的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积极治疗,防止多器官损害,从本临床分析及文献看,强的松应是本病首选而有效的药物。
2008年12期 v.16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7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进;陈聪;魏江涛;官亮;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片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60岁的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患者。给予口服氨氯地平片5mg,1次/d。测量血压、心率,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其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1),而心率、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无显著变化(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均显著减少(P<0.05);E峰和E/A峰值速度比值显著升高(P<0.01),A峰显著下降(P<0.01)。结论氨氯地平片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心脏舒张功能,且不影响收缩功能。
2008年12期 v.16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树堂;
目的观察三金片治疗尿路感染在巩固疗效、减少复发方面的作用。方法将73例确诊尿路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三金片加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组)、左氧氟沙星(单用抗生素组)口服治疗。结果联合用药组的复发率低于单用抗生素组。结论三金片和敏感抗生素联合应用是治疗尿路感染,减少复发率的理想方法。
2008年12期 v.16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朱传贵;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96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无创通气组)在传统内科治疗基础上运用BiPAP治疗2h后的显效率,并与单用传统内科方法治疗的61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显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是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通气功能。
2008年12期 v.16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志远;张玉琢;王冬菊;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用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38例用胺碘酮治疗,治疗4周观察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总有效率、显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Q-T离散度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胺碘酮治疗后Q-T离散度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有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2008年12期 v.16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田敬步;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肝源性溃疡的疗效。方法经胃镜确诊的肝源性溃疡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20mg,口服,2次/d;克拉霉素500mg,口服,2次/d;阿莫西林1000mg,口服,2次/d。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20mg,口服,2次/d。十二指肠溃疡治疗2周,胃溃疡治疗3周。疗程结束后,用内窥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7.0%和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治疗组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4.8%和18.5%,对照组分别为33.3%和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肝源性溃疡临床效果显著。
2008年12期 v.16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黄兰英;
目的观察"一对一"全程助产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20例在责任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的初产妇(观察组),另选择520例用传统方式分娩的初产妇(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经阴道分娩的产妇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妇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2008年12期 v.16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田敬步;
目的探讨三金片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2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81例。治疗组采用三金片联合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三金片联合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有较好疗效。
2008年12期 v.16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黄素敏;
目的观察步长头痛宁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痛宁,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3.3%,总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显效率33.3%和总有效率83.3%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步长头痛宁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安全有效。
2008年12期 v.16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来明;李军荣;陈季南;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静脉滴注丹参、口服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14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并能更好地控制脑梗死的进展。
2008年12期 v.16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雪斌;马利平;翟丽莉;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ICM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洋地黄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血管扩张剂、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14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测定患者左室舒张早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A、LVEF、6min步行距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改善ICM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心脏功能。
2008年12期 v.16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姜林平;金立民;李晓霞;陈光;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清宫术或钳刮术治疗稽留流产的效果。方法将180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乙烯雌酚配伍钳刮术流产组(对照组)和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清宫术或钳刮术流产组(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排胎时间、阴道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流产时胚胎易剥离,阴道流血及胚胎排出时间早,不良反应少。结论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适时加用清宫术或钳刮术流产治疗稽留流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2008年12期 v.16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白倩蕾;马俊清;余厚友;刘健;宋祖军;
目的探讨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中度以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7—12月在西京医院急诊科救治的中度以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连续病例11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A组)、甲基强的松龙组(B组)、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组(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B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C组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治疗3d后比较3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pH值、PaO2、PaCO2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pH值、PaO2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甲基强的松龙治疗中重症哮喘发作疗效相当,且优于地塞米松。
2008年12期 v.16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朱敏;徐立;郭春华;何卫春;闻峰;陆明;季家璇;党保齐;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和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1、2、3周Glasgow昏迷评分(GCS)及3个月后Glasgow预后分级(GOS)。结果治疗2、3周,两组患者死亡率和GCS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治疗组GOS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后期病死率,改善预后。
2008年12期 v.16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秀忠;张德新;徐海樱;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将16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80例)和联用步长脑心通组(治疗组,8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加步长脑心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年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2年内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能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年内的复发率。
2008年12期 v.16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周秀英;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常规治疗加用丹红注射液)4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48例,分别治疗14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且硝酸甘油的用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2008年12期 v.16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天勋;杨萍;2008年12期 v.16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天生;王国盛;
目的比较步长稳心颗粒和胺碘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45例)和胺碘酮组(45例)。稳心颗粒组患者给予稳心颗粒治疗,胺碘酮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用药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期前收缩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稳心颗粒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2%,胺碘酮组为80.2%,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对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与胺碘酮相当,但不良反应少。
2008年12期 v.16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邓红梅;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舌下给药对择期剖宫产术后阴道出血的影响。方法对28例择期剖宫产产妇在术后即舌下置入米索前列醇400μg,30例同期剖宫产产妇在术后应用5%葡萄糖500ml加入缩宫素20u静脉点滴,观察术后出血量及产妇血压的变化。结果米索前列醇组24h的出血量较缩宫素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索前列醇组出血发生率低于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舌下给药预防择期剖宫产术后出血疗效显著,简单易行。
2008年12期 v.16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焦雪林;王慧斌;2008年12期 v.16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葛平;
目的比较盐酸乌拉地尔和硝酸甘油治疗尿毒症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3例尿毒症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盐酸乌拉地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使用乌拉地尔治疗短期临床效果优于硝酸甘油。
2008年12期 v.16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涌;夏黎明;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通过利用GE0.2T磁共振仪,对7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MRCP检查,将其影像表现与临床及病理对照分析,以评价低场强MRCP检查的效果。结果7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均能较好地显示胆管扩张,患者均经一次扫描成像,基本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利用低场强磁共振进行MRCP检查,具有无创、安全、简单易行、可显示梗阻部位、准确判断引起梗阻原因等优点,基本可以达到高场强磁共振仪的扫描效果。
2008年12期 v.16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黄文;
目的探讨交通伤致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90例交通伤致髋关节脱位患者的治疗进行总结,其中手法复位33例,手术治疗57例。复位后行骨牵引,牵引6周后行功能锻炼,8周后开始负重行走。结果按Merled′Aubigne髋关节评分系统,复位8周后检查结果:优58例,占64.4%;良19例,占21.1%;中8例,占8.9%;可3例,占3.3%;差2例,占2.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占2.2%。创伤性髋关节炎21例,占23.3%。结论交通伤致髋关节脱位多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在生命体征稳定后需尽早复位。创伤性髋关节炎和关节腔内的骨、软骨碎片密切相关。关节内有碎骨时应手术治疗。治疗时应尽可能保持髋关节的圆滑。
2008年12期 v.16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壮平;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评估和及时正确进行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抢救效果;关注我国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方法通过参加上级医疗机构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我院推广应用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ABCD方案,并在产房新生儿抢救台等地方悬挂复苏流程图。结果本院新生儿窒息及重度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下降,抢救成活率显著提高,窒息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严格执行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复苏成功率很高,值得推广。
2008年12期 v.16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保忠;张卫华;郑志;张宏敏;虞云;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结果9例患者中死亡1例,存活8例,其中植物状态生存1例,存活率为8/9,均遗留偏侧瘫痪,随访12个月后,6例生活能自理。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意识障碍、偏瘫发生率高,易继发出血性梗死,并发症多,预后差;早期充分手术减压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关键。
2008年12期 v.16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瑞;
目的总结结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探讨结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中31例急诊剖腹探查明确诊断,Ⅰ期肠修补或切除吻合术39例,Ⅱ期肠造瘘术或肠外置术3例,发生肠瘘2例,死亡5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早手术是结肠损伤治疗的关键。结肠损伤Ⅰ期手术安全可靠,但须掌握其适应证。
2008年12期 v.16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任晓红;2008年12期 v.16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黄素敏;李玉敏;
目的总结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2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卧位时缓解;可伴恶心、呕吐、眩晕、颈强直、发热,脑脊液压力<70mmH2O。17例患者脑脊液有轻中度白细胞增多和蛋白增高,2例患者为血性脑脊液,10例患者脑电图异常。52例患者中,42例行颅脑CT检查均正常,10例颅脑CT显示第三脑室呈不同程度的均匀一致缩小。治疗主要以大量补充0.9%氯化钠溶液为主,并给予激素治疗,其中5例患者鞘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氟美松治疗。结论认识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影像学表现至关重要,以免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2008年12期 v.16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沈亚琴;2008年12期 v.16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钱东平;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卒中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与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卒中患者65例,将患者分成未测血压组(22例)、血压未控制组(27例)和血压控制组(16例)。分析3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情况与病情的轻重。结果入院第10天未测血压组和血压未控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与血压控制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0天未测血压组和血压未控制组患者血压与入院第1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压控制组患者收缩压与入院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第1天未测血压组、血压未控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血压控制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第10天亦是如此(P<0.01)。结论将血压控制理想是减少卒中的发生,推迟卒中的发病年龄,减轻卒中后病情及改善预后的重要问题。
2008年12期 v.16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晓波;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处理、手术的可行性和时机的选择。方法对5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围术期的处理、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保守治疗16例,占28%;手术治疗42例,占72%。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加强围术期的管理,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严密观察,及时手术。
2008年12期 v.16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兰福平;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障碍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行尿道扩张,1例排尿恢复通畅,5例扩张失败者改行开放手术成功;21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成功;2例尿道外口成形术后恢复排尿通畅;1例神经源膀胱行耻骨上永久性膀胱造口术后排尿通畅;前列腺癌、前列腺结核者各1例,采用手术及相应的内科治疗后恢复排尿通畅。结论尿道狭窄、腺体残留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障碍的主要原因,经尿道前列腺电刀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2008年12期 v.16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娟梅;2008年12期 v.16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郭红莲;2008年12期 v.16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侯钰;
目的探讨并总结采用半开放法建立人工气腹的临床体会。方法于脐上或脐下弧形切口,分离皮下组织,纵行切开少许腹白线,置入气腹针,建立气腹。这种方法为半开放法人工气腹建立法。结果采用半开放法建立人工气腹的333例患者,都可以轻松地建立气腹,均无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半开放法建立人工气腹为腹腔镜手术提供了一种安全、简便的人工气腹建立法。
2008年12期 v.16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周海;2008年12期 v.16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饶跃辉;艾兰芳;2008年12期 v.16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海素;李亚梅;曹刚;王宇宏;谭冲;
目的了解孕妇产前贫血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1970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及孕期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产前贫血患病率为43.09%,与孕妇文化程度、是否了解孕期贫血防治知识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结论孕妇产前贫血患病率高,提示孕期干预措施不到位,应引起高度重视。
2008年12期 v.16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清;高聪普;陈宝平;
目的总结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85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患者,其中69例为uSPA患者。分析uS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uSPA女性发病比例较强直性脊柱炎(AS)大;病程较短,病情轻;均未出现腰椎活动受限;本组普通X线片诊断者占29.0%,CT诊断者II级以上占73.2%。uSPA组人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率低于AS组。结论uSPA在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占很大比例,临床工作中应给予极大的重视。
2008年12期 v.16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