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论著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踏车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张禄菊;蒋敏;李娟;罗伦;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功能性电刺激(FES)康复踏车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假磁刺激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基本的康复手段,假磁刺激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FES康复踏车训练与假磁刺激,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rTMS联合FES康复踏车训练。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三维步态相关参数。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FMA评分、BBS评分、mBI、步态周期、步长偏差、左右摆动相偏差、患侧髋关节屈伸度、患侧膝关节屈伸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BBS评分、mBI高于对照组、假刺激组(P<0.05);假刺激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BBS评分、mBI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BBS评分、mBI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步态周期小于对照组,步长偏差、左右摆动相偏差小于对照组、假刺激组,患侧髋关节屈伸度、患侧膝关节屈伸度大于对照组、假刺激组(P<0.05);假刺激组患者步态周期、步长偏差小于对照组,患侧髋关节屈伸度大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步态周期、步长偏差、左右摆动相偏差分别小于本组治疗前,患侧髋关节屈伸度、患侧膝关节屈伸度分别大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 rTMS联合FES康复踏车训练可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纠正异常的步态,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进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021年S2期 v.2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47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临床药师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的药物重整实践

    杨玉昕;庄伟;

    目的临床药师通过在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中实施药物重整服务,减少临床用药差错和药品不良反应,从而保障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连续性。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9年5—7月在神经内科十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由临床药师主导,制定患者的药物重整方案。以14例患者药物重整内容为例做具体分析说明。结果避免了不必要用药和一些可预防的药品不良事件与用药偏差的发生,经过系统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或转康复科。结论药物重整可优化药物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医疗安全,提高药物经济性,实现药物治疗的准确性、连续性。

    2021年S2期 v.29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57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妊娠糖尿病孕妇分娩恐惧现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敏杰;胡颖;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孕妇分娩恐惧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收治的妊娠糖尿病孕妇115例,记录孕妇的分娩恐惧得分,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孕妇的分娩恐惧得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妊娠糖尿病孕妇出现分娩恐惧的影响因素。结果 115例妊娠糖尿病孕妇总分娩恐惧得分为(66.87±20.28)分。不同年龄、孕期增重、产次、文化程度及配偶支持满意度的妊娠糖尿病孕妇分娩恐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7.414)、孕期增重(β=5.152)、产次(β=-9.975)、文化程度(β=-5.596)及配偶支持满意度(β=6.667)是妊娠糖尿病产妇出现分娩恐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孕妇多存在严重分娩恐惧,需进行临床干预,而年龄、孕期增重、产次、文化程度及配偶支持满意度是妊娠糖尿病产妇出现分娩恐惧的独立影响因素。

    2021年S2期 v.29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下载次数:75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多巴胺联合托伐普坦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

    高慧;常红艳;王艺臻;凡芳;

    目的探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多巴胺联合托伐普坦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0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进行单一的托伐普坦治疗,研究组则进行多巴胺联合托伐普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止呕效果、心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LES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和LVEF(左室射血分数)和LED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等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LESV、LEDV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的LVEF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恶心、呕吐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多巴胺和托伐普坦的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机体的心功能,减少机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机体的安全,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2021年S2期 v.29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临床研究

  • 基于信息化的全程监控系统在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

    周丽金;钱飞虎;刘庆;贺一铭;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的全程监控系统在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2020年2—11月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9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3例。对照组患者在就诊时采用常规预检分诊流程,试验组患者采用基于信息化的全程监控系统进行预检分诊。比较两组患者的候诊时间、患者满意度、满意度评分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分诊正确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候诊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中STEMI 101例、NSTEMI 96例、主动脉夹层124例、肺栓塞104例、其他58例,试验组患者中STEMI 110例、NSTEMI 85例、主动脉夹层145例、急性心肌梗死98例、其他45例。试验组患者NSTEMI、STEMI、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分诊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信息化的全程监控系统可明显缩短急诊胸痛患者的候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可提高NSTEMI、STEMI、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疾病的分诊正确率。

    2021年S2期 v.29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32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酶谱升高的意义

    李宁;

    目的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发展中心肌酶谱变化予以探讨。方法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32例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均于2018年2月—2021年2月前来本院就诊,以同期前来本院的50例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心肌酶谱予以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肌酸激酶为(678.56±178.21)U/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50.68±5.72)U/L,乳酸脱氢酶为(356.12±40.85)U/L,α-羟丁酸脱氢酶为(412.45±106.78)U/L,天冬氨酸转氨酶为(88.72±16.18)U/L,高于对照组的(112.15±18.62)U/L、(17.28±3.45)U/L、(187.56±29.78)U/L、(145.96±30.42)U/L、(24.75±4.32)U/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酶谱五项指标分别为(721.78±80.69)U/L、(70.21±10.48)U/L、(512.96±81.56)U/L、(492.16±112.78)U/L、(120.78±14.12)U/L,高于对照组对应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酶谱水平明显上升,患者中毒越严重,上升越明显,可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利于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

    2021年S2期 v.29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24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徐敉;许春立;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2020年上海沪东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所有患者给予降血压、降血糖、调节血脂、降颅内压等治疗,此外还给予脑保护剂等对症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1次/d,2片/次,待患者症状缓解后改为1片/d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氯吡格雷片1次/d,3片/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7%(35/39),高于对照组的74.3%(29/39)(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偏瘫、感觉障碍、呕吐缓解时间缩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QOL评分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生率为10.3%(4/3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7%(10/39)(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2021年S2期 v.29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34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负荷拓展呼吸训练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李明惠;

    目的观察负荷拓展呼吸训练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6月收治于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慢阻肺病例80例为研究样本,以信封法分为40例试验组、40例对照组,对照组按慢阻肺常规护理模式施护,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负荷拓展呼吸训练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慢阻肺研究样本干预后肺功能评价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QOL-74评分值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负荷拓展呼吸训练对慢阻肺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改善该类病例的肺功能与生活质量,深受慢阻肺患者高度认可。

    2021年S2期 v.29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下载次数:34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周羽;

    目的探讨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Single-direction VATS lobectomy,LVATS)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5月—2021年3月期间,同一术者接收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10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50)和研究组(n=52)。常规组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研究组行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间近期效果和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除淋巴结清扫数、清扫组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研究组其余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8%低于常规组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研究组的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VATS应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创伤程度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效果明显。

    2021年S2期 v.29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郝宇;冯玉宝;王海军;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巴胺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生化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酸(UA)、Na~+]、6 min步行距离。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FS、LVEF、NT-proBNP水平、UA水平、Na~+浓度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FS、LVEF、Na~+浓度高于对照组,NT-proBNP、UA水平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2021年S2期 v.29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垂体瘤患者行显微镜、内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疗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蔡宁;林超;王彬彬;刘宁;

    目的评价分析垂体瘤患者行显微镜、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前来就诊的垂体瘤患者为主要研究目标,抽选104例按照电脑随机分配法划分成两组,均接受单侧鼻蝶入路手术疗法,对照组行显微镜治疗,内镜组行内镜治疗,比较评价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血清激素指标。结果内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内镜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长激素和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镜组的生长激素水平和泌乳素水平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使用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时采取内镜治疗的效果佳,产生的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2021年S2期 v.29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护理与康复

  • 情绪释放疗法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韩赛男;侴倩馥;张喆;

    目的探讨情绪释放疗法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39例脑卒中患者展开研究,病例收集时间在2017年10月—2020年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8)和试验组(n=71),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基于对照组护理之上实施情绪释放疗法配合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SAS和SD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两组F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在FCA总分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前两组F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在FCA总分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情绪释放疗法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病情康复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与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应用前景广阔。

    2021年S2期 v.29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下载次数:25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正强化理论护理干预对颈椎病术后康复治疗患者颈椎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

    程鑫;詹红生;

    目的探讨正强化理论护理干预对颈椎病术后康复治疗患者颈椎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136例颈椎病术后康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正强化理论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分数、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椎病术后康复治疗患者采取正强化理论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及生命质量,对于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采纳。

    2021年S2期 v.29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下载次数:34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综合护理模式在膝关节骨质增生中的应用研究

    赵利;孙骏;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在膝关节骨质增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80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均分为2组,各40例。奇数编号为对照组,偶数编号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通过视觉模拟(VAS)评分法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及膝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模式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对于缓解患者疼痛情况,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具有积极意义,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采纳。

    2021年S2期 v.29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舒适护理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杨娟;孙骏;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运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术后3 d、术后7 d躯体疼痛情况,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舒适度,两组患者术前、出院时髋关节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7 d,两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术后24 h,且试验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CL-90量表评分低于护理前,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患者SCL-90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高于术前,且试验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口腔感染、坠积性肺炎、压力性皮肤损伤、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围术期护理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效果,其中舒适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舒适度,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21年S2期 v.29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效果研究

    杨晓霞;牛立蓉;

    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8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标准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口腔黏膜分级、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躯体疼痛、社会认知、生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黏膜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口腔黏膜分级、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2021年S2期 v.29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精细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

    马婕;姚静静;赫洋;奚凯雯;薛敏;阎骅;

    目的探讨精细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9年8月—2020年2月收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30例为对照组,2020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3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评分。结果干预组干预后GAD-7、PHQ-9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组干预后GAD-7、PHQ-9评分分别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结论精细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恶性淋巴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2021年S2期 v.29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29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预防高龄产妇围生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周红莉;周菊梅;杨菁菁;杨晓巍;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预防高龄产妇围生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1年3月共收治的500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足月妊娠,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0例。对照组产妇在围生期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成立医护一体化护理团队,给予产妇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比较阴道分娩率与产妇产程相关指标,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不良情绪,两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54.40%,高于对照组产妇阴道分娩率34.80%,观察组产妇总产程和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护理前迷惑、敌意、抑郁和焦虑4个方面的POMS-S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迷惑、敌意、抑郁和焦虑3个方面的POMS-SF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两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发现,对照组产妇产后48 h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产妇18例,产后2~6 d14例,总发病率为12.80%,观察组产妇产后48 h内肢深静脉血栓3例,产后2~6 d 5例,总发病率为3.20%,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围生期高龄产妇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提升阴道分娩率,减少产程时间和出血量,减轻产妇产后不良情绪,而且能够减少生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2021年S2期 v.29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34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尿路结石患者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责任制护理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奉先琴;

    目的探究尿路结石患者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责任制护理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1日—2020年2月1日于本院泌尿外科就诊的89例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尿路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责任护理组后,分别行常规护理模式和责任制护理模式,记录并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恢复状态、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责任护理组的出血、感染、尿道撕裂、尿路刺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9.09%、2.27%、0、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4.44%、13.33%、8.89%、11.11%)。同时,相比常规护理组,责任护理组的血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显著升高。结论尿路结石患者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责任制护理可有效抑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进而降低其血尿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尿路结石患者术后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1年S2期 v.29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全方位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炎症反应的影响

    陈琼娥;高梦晗;李治;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全方位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7例,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5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和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C反应蛋白(CRP)]、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和呼气流量峰值(PEF)],记录两组患者住ICU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O_2、SaO_2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PaCO_2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O_2、Sa O_2高于对照组,Pa 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MGB-1、sTREM-1、CRP水平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MGB-1、sTREM-1、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PEF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EV_1、PE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全方位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降低HMGB-1、sTREM-1、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患者住ICU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2021年S2期 v.29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对肺癌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施蓉妹;

    目的研究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在肺癌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58例晚期肺癌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应该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护理后NRS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NR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NR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试验组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后试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应用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效果较好,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促使护理满意度提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2021年S2期 v.29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34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管理中加强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分析

    陆怡;

    目的分析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管理中加强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共选取了70例晚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确诊并治疗的时间范围是2019年2月—2020年10月。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对症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其中接受基础性护理的患者有35例,为参考组;另外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也有35例,为综合组。现将参考组和综合组在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VAS评分)、护理满意情况以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综合组患者的VAS评分在护理前无异于参考组(P>0.05);而护理后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2)综合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相比于参考组,明显较高(P<0.05);(3)综合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在护理后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管理中加强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治疗,减轻患者的疼痛,并且患者对护理服务也更加满意,建议将综合护理干预在临床推广。

    2021年S2期 v.29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徐帅帅;颜澄贇;汪靖;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2020年5—6月,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护士15例及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PIVAS建立前1个月(2020年5月)采用传统静脉药物配置模式,PIVAS建立后1个月(2020年6月)由PIVAS完成配药工作。比较PIVAS建立前、后护士的日平均配液工时、单瓶配液工时、针刺伤发生次数及病区护理质量管理评分、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结果 PIVAS建立后护士的日平均配液工时、单瓶配液工时短于PIVAS建立前(P<0.05)。PIVAS建立后护士的针刺伤发生次数低于PIVAS建立前(P<0.05)。PIVAS建立后病区护理质量管理评分高于PIVAS建立前(P<0.05)。PIVAS建立后的护士满意度高于PIVAS建立前(P<0.05)。PIVAS建立后的患者满意度高于PIVAS建立前(P<0.05)。结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建立PIVAS,在进一步保障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合理性的同时,明显缩短了临床护理工时,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并使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对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S2期 v.29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行椎管减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研究

    王莉莉;詹红生;

    目的分析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行椎管减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2020年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行椎管减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腰痛程度[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时疼痛程度(PPI)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RI、VAS、PPI、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行椎管减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痛程度,加快腰椎功能的恢复,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21年S2期 v.29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下载次数:28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康复护理结合电脑骨创伤治疗仪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陈琦;詹红生;

    目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康复护理结合电脑骨创伤治疗仪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科室9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6例,康复护理+电脑骨创伤治疗仪),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康复效果比较中,观察组下床活动、住院及骨折愈合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SAS、SDS心理状态指标评分方面,护理后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在康复护理的同时应用电脑骨创伤治疗仪,可促使患者术后尽早康复,同时对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较高,值得推广。

    2021年S2期 v.29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肺康复运动训练对非手术肺癌患者呼吸运动功能、中长期生活质量、生存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朱烨;徐敏;

    目的评价运动训练(肺康复)在肺癌(非手术)患者中实行的价值,特别实行肺康复运动训练的价值,尤其是在并发症、生存、生活质量(中长期)等方面的作用。方法观察对象为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就医的肺癌患者(肺手术)78例,在患者自愿知情原则下,因治疗方法差异性实行分组,40例实行常规疗法+肺康复运动训练,纳入试验组,38例实行常规疗法,纳入对照组,比较和观察康复效果。结果对比对照组,在呼吸运动功能方面,试验组FEV_1、FVC、FEV_1/FVC肺功能各项指标在2个月、4个月治疗后优化明显,6MWT在2个月、4个月治疗后提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对照组,在生活质量方面,试验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在2个月、4个月治疗后提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对照组,在并发症方面,试验组总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训练(肺康复)在肺癌(非手术)患者中实行价值较高,建议推广。

    2021年S2期 v.29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下载次数:60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呼吸运动康复训练对肺癌Ⅲ期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徐敏;白燕;

    目的探讨呼吸运动康复训练对肺癌住院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平均年龄(51.5±11.2)岁,全部诊断为肺癌Ⅲ期,均无严重的并发症。100例患者采用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于入院后进行呼吸运动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运动耐力以及肺功能。主要观察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T),VC,FEV_1、FEV_1/FVC。结果对于即将出院的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以及6MWT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住院患者开展呼吸运动康复训练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增加6 min步行距离,可推广使用。

    2021年S2期 v.29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3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影像学诊断

  •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行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研究

    郭乐乐;陈冬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复合全身麻醉对行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8,接受超声引导下TPVB复合全身麻醉方案)与对照组(n=38,接受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术前(T0)、硬膜外用药15 min后(T1)、插管后(T2)、切皮5 min后(T3)与拔管后(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24、48 h的炎性指标[包括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结果 T2、T3、T4时,观察组HR、MAP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2、T3、T4时HR、MAP分别高于本组T0时(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IL-6、IL-10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24、48 h IL-6、IL-10分别高于本组术前(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PVB复合全身麻醉对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且有利于维持术中HR、血压的稳定,减少炎性递质在人体的释放,加快患者的器官复苏进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1年S2期 v.29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

  • 中药炮制技术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蔡铃英;陈福星;

    目的分析中药炮制技术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门诊行参苓白术散治疗患者150例,按1∶1∶1分配原则分为三组,每组50例。A组行炒白术,B组行炙白术,C组行焦白术;统计不同炮制技术患者的治疗效果,记录其不良反应事件。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96.0%,均高于B组(78.0%)、C组(80.0%),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6.0%,低于B组(24.0%)、C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炮制技术对临床疗效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不同炮制技术效果不同,药物安全性也不同。临床需根据疾病分型选择相应的炮制方法,以此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

    2021年S2期 v.29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73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针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康复的影响

    赵丹;

    目的观察针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武汉市蔡甸区中医医院治疗的9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49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康复锻炼,同时给予少林伤科十三味总方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McGill简化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疼痛评级指数(PRI)、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现实疼痛强度(PPI)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RI、VAS、PPI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MBI评分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有效缓解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2021年S2期 v.29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针刺联合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罗芳芳;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于武汉市蔡甸区中医医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56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分别在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后6个月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2%,高于对照组的89.3%(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85.7%(P<0.05)。结论针刺联合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近远期临床疗效。

    2021年S2期 v.29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中药外敷联合中医骨科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症状体征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陈东军;李明明;

    目的探讨选用中药外敷、中医骨科推拿联合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及对疼痛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60例)患者中药外敷治疗,给予观察组(60例)患者中药外敷+中医骨科推拿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腰锥功能改善情况、腰腿疼痛度、腰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水平以及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的75.00%相较更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VSA以及ODI评分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各评分水平与对照组相较均更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部疼痛情况以及下肢疼痛与麻木情况均具有明显缓解,且观察组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用中药外敷、中医骨科推拿联合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功能,缓解患者疼痛度,改善其临床体征症状,其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2021年S2期 v.29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599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新进展

  • 早期声门型喉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赵敏;李育军;

    声门型喉癌是原发性喉癌最常见的类型。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治疗方式选择更加多样化,在临床治疗中更加注重人体喉功能的保留、嗓音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传统开放性手术、内镜下微创手术、放疗、化疗、光动力治疗、生物靶向治疗等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1年S2期 v.29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46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数据“说”全球心血管疾病

    本刊编辑部;

    <正>近期《J Am Coll Cardiol》发表的《全球心血管疾病和危险因素负担1990—2019》显示,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从1990年的2.71亿[95%uncertainty interval(UI)(2.57亿~2.85亿)]增加到2019年的5.23亿[95%UI(4.97亿~5.5亿)],心血管疾病总病例数几乎翻了一番,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不断上升。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1 210万[95%UI(1 140万~1 260万)]增加到2019年的1 860万[95%UI(1 710万~1970万)],其中男性960万、女性890万。心血管疾病仍是目前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中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约占全球所有死亡人数的1/3。心血管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印度、俄罗斯联邦、美国。

    2021年S2期 v.29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下载次数:2391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限钠饮食

    申文佳;杨巧芳;

    <正>限钠饮食可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身体负担、改善临床结局,是其非药物治疗的重要环节。尽管国内外心力衰竭管理指南中均推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遵循限钠饮食,但患者依从性不容乐观。目前针对国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限钠饮食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申文佳等选取了2019年5—10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0例,分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限钠饮食问卷(DSRQ)评估患者一般资料、焦虑情绪、抑郁情绪、

    2021年S2期 v.29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招募青年编委

    本刊编辑部;

    <正>《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为了提高杂志学术质量,扩大杂志品牌影响,更好地开展学术推广活动,我社诚挚聘请心、脑、肺、血管疾病学科领域优秀医务工作者为青年编委。青年编委人选具体要求如下(1)年龄在48周岁以下;(2)拥有医学相关博士学位;(3)2017—2019年,以第一作者在双核心或三核心(科技核心、中文核心、CSCD的任两种/三种核心)期刊发文3篇以上或SCI(3分以上)发文1篇以上;

    2021年S2期 v.29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绿色通道投稿须知

    本刊编辑部;

    <正>为进一步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需求,《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开通了投稿绿色通道,凡符合以下条件的稿件编辑部将提供优化研究设计方案、优化统计学处理、优化参考文献等编辑深加工服务并由资深编辑负责论文的修改、润色,享受优先审稿、优先外审、优先出版及减免版面费等优惠政策,欢迎您积极踊跃投稿!(1)最新权威指南/指南解读、述评、Meta分析/系统评价类型文章,其中确有重大指导作用者缴费后1-2个月优先出版;

    2021年S2期 v.29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稿约

    <正>《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创刊于1993年6月,由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为我国心、脑、肺血管病专业、临床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为我国实用系列期刊。本刊为月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5971,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58/R;邮发代号:80-684;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021年S2期 v.29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