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慢病管理

基于手机端的慢病管理系统对社区支气管哮喘患儿自我管理能力及哮喘控制效果的影响

王留义,忽新刚,顾建钦,刘晓宇,段红艳,王勇,李兵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开放合作项目(142106000059)

450003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DOI:10.3969/j.issn.1008-5971.2018.04.020

王留义,忽新刚,顾建钦,等.基于手机端的慢病管理系统对社区支气管哮喘患儿自我管理能力及哮喘控制效果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4):86-88.

WANG L Y,HU X G,GU J Q,et al.Impact of mobile phone-based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system on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asthma control effect in bronchial asthma children in community[J].Practical Journal of Cardiac Cerebral Pneumal and Vascular Disease,2018,26(4):86-88.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之一,是社区慢性病管理的重点内容。目前,我国儿童哮喘控制程度与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制定的目标尚有一定距离[1],究其原因可能与空气污染、青少年吸烟率逐年升高等有关。此外,基层医疗基础较为薄弱,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来有效管理慢性病[2]。河南省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分级诊疗政策号召,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指导并根据哮喘防控特点开发了基于手机端的慢病管理系统,在郑州市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推广及使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基于手机端的慢病管理系统对哮喘患儿自我管理能力及哮喘控制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6~14岁;(2)患儿病情稳定,具有一定认知及沟通能力;(3)患儿家长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并具有一定阅读理解能力。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患儿;(2)合并认知障碍、精神障碍患儿。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郑州市北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八里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潮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曹乡卫生院、管城区城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林科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08例,均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3]中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及家长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门诊治疗及疾病管理:每6个月复诊1次,督导患儿健康管理内容,记录患儿及家长借阅《儿童哮喘管理和预防袖珍指南》手册情况,组织患儿及家长每6个月来院接受健康宣教,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哮喘相关知识。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研究组患儿家长在手机上安装基于手机端的慢病管理系统——红云健康手机APP,注册后与主管医师组成哮喘管理小组。患儿家长可以通过APP平台在线咨询主管医师,并通过发送图文等形式与主管医师沟通患儿病情。主管医师可以在APP平台上了解患儿病史、既往就诊记录及病情变化。红云健康手机APP是由河南省人民医院固定的专业全科医师进行维护,每月在线举办哮喘的专题讲座和讨论会,每周推送小儿哮喘相关科普知识。对于规范化治疗后病情仍不稳定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由基层医师通过APP平台发送患儿病史及诊疗疑问至河南省人民医院上级医师,并可发送门诊预约挂号及住院转诊请求等。

1.4 观察指标 采用文献[4]中的《哮喘儿童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估两组患儿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自我管理能力,该量表包括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社会心理管理3个维度34个条目及哮喘药物吸入技术,34个条目按照“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分别计为0~4分,哮喘药物吸入技术为现场评分,满分10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越高提示患儿自我管理能力越好。统计两组患儿干预期间哮喘控制效果,包括急性加重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缺课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日常生活管理评分、疾病医学管理评分、社会心理管理评分、哮喘药物吸入技术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患儿日常生活管理评分、疾病医学管理评分、社会心理管理评分、哮喘药物吸入技术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儿干预期间哮喘控制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儿干预期间急性加重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缺课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冠心病、卒中、高血压等慢性病已取代传染病及营养不良而成为主要疾病类型,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健康。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需要基层医生和综合医院医生共同参与、指导[5]。慢病管理是指维护慢性病患者的健康,其实施需要初级医疗保健的各种资源[6],包括医生和护理人员、营养师、康复师、心理辅导师等,此外还需要患者的参与。郑州市自2008年开始参照英国社区卫生模式并提出“片医负责制”服务模式,要求居民和片医共同签订《郑州市家庭医疗保健协议》,建立医生与家庭的联络,实现一对一的契约式服务[7-8]。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及城区面积不断扩大,郑州市也面临社区基层医疗服务难以负担社区慢病管理的难题。在医疗人员短时间内无法大规模增加的情况下,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慢病管理效果成为新的尝试[9-10]

    河南省人民医院是河南省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有全省率先成立的全科医学科。在基层医师开展慢病管理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河南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创新地提出基于手机端的慢管理系统——红云健康手机APP,以协助基层医师开展慢病管理工作,结合国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促进基层医师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打造郑州市“片医2.0”模式。基于手机端的慢病管理系统可做到宣教内容多样化、干预过程持续性及个体化。通过红云健康手机APP,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与基层主管医师组成慢病管理小组,患儿家长可以很方便地联系到主管医师进行疾病咨询和病情汇报,再由基层医师对患儿进行诊疗指导;通过红云健康手机APP可定期举办支气管哮喘专题讲座、讨论会及推送哮喘相关科普知识,以引导患儿及家长走出哮喘诊治误区。此外,通过红云健康手机APP实现了基层医师以家庭为单位,为支气管哮喘患儿提供持续性、协调性、可及性的慢病管理服务。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患儿日常生活管理评分、疾病医学管理评分、社会心理管理评分、哮喘药物吸入技术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手机端的慢病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社区支气管哮喘患儿自我管理能力;研究组患儿干预期间急性加重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缺课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基于手机端的慢病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社区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手机端的慢病管理系统能有效提高社区支气管哮喘患儿自我管理能力及哮喘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基于手机端的慢病管理系统运行过程需要网络支持,且局限于熟练操作智能手机的患儿家长,因此其推广性仍存在一定限制。

参考文献

[1]林江涛,王文巧,周新,等.我国30个省市城区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调查结果[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40(7):494-498.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7.07.002.

[2]陈银跃,林慈丽,叶秀莲.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哮喘患儿及照顾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哮喘控制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8):87-88.DOI:10.3969/j.issn.1006-5180.2017.08.046.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DOI: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6.03.003.

[4]付莉霞.系统化家庭干预对哮喘儿童药物吸入技术及自我管理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153-155.DOI:10.7619/jcmp.201618049.

[5]吕亚兰,杨竹,王润华,等.分层互补适宜卫生技术在单病种医疗协同体内推广效果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5):3081-3083.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5.25.019.

[6]李雪华,李健,周丽娟.基于微信的教育干预在学龄前期哮喘患儿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0):1251-1255.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7.10.022.

[7]王双,胡慧华,田庆丰,等.郑州市两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模式比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4):22-23.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4.014.

[8]朱娟.脑卒中综合干预模式与社区片医制度的探讨与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4):87.

[9]解琼,张建荣,陈梅萍,等.HEDIS系统护理模式对哮喘儿童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5):172-174.DOI:10.3969/j.issn.1674-4721.2017.05.055.

[10]曲航菲,刘伟.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干预对哮喘患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5):473-475.DOI:10.12007/j.issn.0258-4646.2016.05.024.

(收稿日期:2018-01-16;修回日期:2018-04-11)

(本文编辑:谢武英)

上一篇: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与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通心络胶囊的干预作用

下一篇:药物洗脱球囊与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 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