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
湖北省15岁及以上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周慧良1,甘受益1,李宾1,冯光瑞1,周文辉2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I11B01)
1.437100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2.437100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通信作者:周文辉
本研究背景:
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979—2002年近30年湖北省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升高约3倍,但自2002年以来有关湖北省城市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四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15岁及以上的城市居民8 001例调查其高血压患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有效防控高血压提供理论依据。
周慧良,甘受益,李宾,等.湖北省15岁及以上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12):67-71.
ZHOU H L,GAN S Y,LI B,et al.Preval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in urban residents equal or over fifteen years old in Hubei Province[J].Practical Journal of Cardiac Cerebral Pneumal and Vascular Disease,2018,26(12):67-71.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居民膳食结构和生活行为改变、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尤其是城市居民。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979年[1]、1991年[2]、2002年[3]湖北省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8.23%、8.03%、24.5%,30年来高血压患病率升高约3倍。自2002年以来,湖北省城市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调查湖北省15岁及以上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高血压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5月—2014年1月,采用四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15岁及以上的城市居民10 000例。第一阶段:依据湖北省人口普查资料随机选取东部咸宁市咸安区、东部黄石市铁山区、中部武汉市洪山区、西部十堰市张湾区和西部恩施市市区为调查现场;第二阶段:在被抽中的5个区中分别选取2个人口较集中且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条件较有代表性的街道;第三阶段:在被抽中的街道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SRS)分别抽取3个居民委员会;第四阶段:在被抽中的居民委员会中采用SRS分别抽取相应数目常住居民(居住时间>6个月)。
1.2 方法 根据《中国重要心血管病患病率调查及关键技术研究》工作手册培训调查人员,采用现场调查,调查开始前由调查人员向城市居民详细介绍调查内容、目的、注意事项等,所有城市居民签署知情同意书。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现场测量血压。
1.2.1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就业情况、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食盐量、高血压家族史、劳动强度、活动强度及高血压知晓、治疗、控制情况。以每日至少吸烟1支,连续吸烟时间在1年以上定义为吸烟。以调查前12个月有饮酒行为定义为饮酒。每日盐摄入量>6 g定义为高盐饮食。高强度劳动指需要付出较大体力或引起呼吸、心率明显增快的运动,如搬运重物、挖掘等;中强度劳动指需要付出中等体力或引起呼吸、心率轻度增快的运动,如洗衣服、打扫卫生等。中强度活动指快走、游泳、打排球等活动;高强度活动指长跑、踢足球等活动。高血压知晓定义为城市居民以前被专业卫生人员诊断为高血压[4];高血压治疗定义为高血压患者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高血压控制定义为高血压患者经治疗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
1.2.2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静息心率,并计算体质指数(BMI)。以BMI<24 kg/m2为正常,24~27 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的标准,以腰围<85 cm(男性)或<80 cm(女性)为正常,腰围≥85 cm(男性)或≥80 cm(女性)为中心性超重,腰围≥90 cm(男性)或≥85 cm(女性)为中心性肥胖。
1.2.3 现场测量血压 所有城市居民现场测量血压,要求城市居民测量前至少休息5 min,采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连续测手臂血压3次取平均值,每次间隔1 min以上,每隔50人用水银血压计校对1次。高血压的诊断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5]: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或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
1.3 统计学方法 调查数据统一录入EpiData 3.0数据库,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趋势检验采用趋势χ2检验;湖北省15岁及以上城市居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血压患病率 共发放10 0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 001份,有效回收率为80.01%。8 001例城市居民中罹患高血压2 173例,高血压患病率为27.2%;以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构成进行标化,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7.7%。
2.2 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2 173例高血压患者知晓率为58.4%(1 268/2 173)、治疗率为42.0%(913/2 173)、高血压控制率为59.9%(539/2 173)。女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呈上升趋势(P<0.001,见表2)。
表1 不同性别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比较〔n(%)〕
Table 1 Comparison of awareness rate,treatment rate and control rate of hypertension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gender
性别
|
例数
|
知晓
|
治疗
|
控制
|
男性
|
1 129
|
612(54.2)
|
430(38.1)
|
249(22.1)
|
女性
|
1 044
|
656 (62.8)
|
483(46.3)
|
290(27.8)
|
χ2值
|
|
16.615
|
15.235
|
9.524
|
P值
|
|
<0.001
|
<0.001
|
<0.001
|
表2 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比较〔n(%)〕
Table 2 Comparison of awareness rate,treatment rate and control rate of hypertension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ge groups
年龄(岁)
|
例数
|
知晓
|
治疗
|
控制
|
15~29
|
37
|
2(5.4)
|
0
|
1(2.7)
|
30~44
|
157
|
43(27.4)
|
17 (10.8)
|
20(12.7)
|
45~59
|
521
|
260(49.9)
|
168(32.2)
|
108(20.7)
|
60~74
|
810
|
544(67.2)
|
395(48.8)
|
264(32.6)
|
≥75
|
648
|
419(64.7)
|
323(49.8)
|
146(22.5)
|
χ2趋势
|
|
161.204
|
151.583
|
60.074
|
P值
|
|
<0.001
|
<0.001
|
<0.001
|
2.3 不同临床特征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比较 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就业情况、食盐量、劳动强度、活动强度、BMI、腰围、静息心率及有无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史的城市居民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临床特征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比较(n=8 001)
Table 3 Comparison of prevalence rate of hypertension in urban residents with different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临床特征
|
例数
|
高血压〔n(%)〕
|
χ2值
|
P值
|
性别
|
|
|
14.837
|
<0.001
|
男
|
3 875
|
1 129(29.1)
|
|
|
女
|
4 126
|
1 044(25.3)
|
|
|
年龄(岁)
|
|
|
988.269
|
<0.001
|
15~29
|
1 324
|
37(2.8)
|
|
|
30~44
|
1 926
|
157(8.2)
|
|
|
45~59
|
1 987
|
521(26.2)
|
|
|
60~74
|
1 752
|
810(46.2)
|
|
|
≥75
|
1 012
|
648(64.0)
|
|
|
民族
|
|
|
19.828
|
<0.001
|
汉族
|
6 904
|
1 936(39.0)
|
|
|
其他民族(以土家族为主)
|
1 097
|
237(21.6)
|
|
|
文化程度
|
|
|
444.209
|
<0.001
|
文盲/半文盲
|
974
|
482(49.5)
|
|
|
小学
|
1 381
|
514(37.2)
|
|
|
初中
|
2 236
|
512(22.9)
|
|
|
高中/中专
|
1 908
|
405(21.2)
|
|
|
大学及以上
|
1 502
|
260(17.3)
|
|
|
婚姻状况
|
|
|
670.921
|
<0.001
|
未婚
|
1 157
|
57(4.9)
|
|
|
已婚/同居
|
6 065
|
1 678(27.7)
|
|
|
分居
|
64
|
24(37.5)
|
|
|
离异
|
67
|
18(26.9)
|
|
|
丧偶
|
648
|
396(61.1)
|
|
|
就业情况
|
|
|
917.359
|
<0.001
|
在职
|
4 404
|
834(18.9)
|
|
|
离退休
|
1 363
|
739(54.2)
|
|
|
在校学生
|
630
|
16(2.5)
|
|
|
无业/失业
|
1 604
|
584(36.4)
|
|
|
吸烟
|
|
|
43.533
|
<0.001
|
有
|
1 981
|
651(48.9)
|
|
|
无
|
6 020
|
1 522(25.7)
|
|
|
饮酒
|
|
|
29.429
|
<0.001
|
有
|
1 897
|
607(32.0)
|
|
|
无
|
6 104
|
1 566(25.7)
|
|
|
高血压家族史
|
|
|
199.771
|
<0.001
|
有
|
1 754
|
705(40.2)
|
|
|
无
|
6 247
|
1 468(23.5)
|
|
|
临床特征
|
例数
|
高血压〔n(%)〕
|
χ2值
|
P值
|
食盐量
|
|
|
35.224
|
<0.001
|
正常
|
4 266
|
1 273(29.8)
|
|
|
高盐饮食
|
3 735
|
900(24.1)
|
|
|
劳动强度
|
|
|
616.332
|
<0.001
|
中强度
|
5 284
|
1 293(24.5)
|
|
|
高强度
|
2 717
|
880(32.4)
|
|
|
活动强度
|
|
|
543.463
|
<0.001
|
中强度
|
5 722
|
1 356(23.7)
|
|
|
高强度
|
2 279
|
687(30.1)
|
|
|
BMI
|
|
|
374.757
|
<0.001
|
正常
|
4 779
|
958(20.0)
|
|
|
超重
|
2 489
|
849(34.1)
|
|
|
肥胖
|
733
|
366(49.9)
|
|
|
腰围
|
|
|
542.153
|
<0.001
|
正常
|
3 525
|
574(16.3)
|
|
|
中心性超重
|
2 853
|
835(41.4)
|
|
|
中心性肥胖
|
1 623
|
764(47.1)
|
|
|
静息心率(次/min)
|
|
12.534
|
0.001
|
≤100
|
7 817
|
2 102(26.9)
|
|
|
>100
|
184
|
71(38.6)
|
|
|
注:BMI=体质指数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高血压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高血压家族史、劳动强度、活动强度、BMI、腰围、静息心率为自变量(变量赋值见表4)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劳动强度、活动强度、高血压家族史、BMI、腰围及静息心率是湖北省15岁及以上城市居民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5)。
表4 变量赋值
Table 4 Variable assignment
变量
|
赋值
|
性别
|
男=1,女=2
|
年龄
|
15~29岁=1,30~44岁=2,45~59岁=3,
60~74岁=4,≥75岁=5
|
民族
|
汉族=1,其他民族=2
|
文化程度
|
文盲/半文盲=1,小学=2,初中=3,
高中/中专=4,大学及以上=5
|
婚姻状况
|
未婚=0,已婚/同居=1,分居=2,
离异=3,丧偶=4
|
就业情况
|
在职=1,离退休=2,在校学生=3,
无业/失业=4
|
吸烟
|
无=0,有=1
|
饮酒
|
无=0,有=1
|
高血压家族史
|
无=0,有=1
|
食盐量
|
正常=0,高盐饮食=1
|
劳动强度
|
高强度=1,中强度=2
|
活动强度
|
高强度=1,中强度=2
|
BMI
|
正常=0,超重=1,肥胖=2
|
腰围
|
正常=0,中心性超重=1,中心性肥胖=2
|
静息心率
|
≤100次/min=0,>100次/min=1
|
高血压
|
无=0,有=1
|
表5 湖北省15岁及以上城市居民高血压影响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Table 5 Multivariate non-condition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in urban residents equal or over 15 years old in Hubei Province
变量
|
β
|
SE
|
Waldχ2值
|
P值
|
OR(95%CI)
|
性别
|
-0.219
|
0.083
|
6.958
|
0.008
|
0.803(0.682,0.945)
|
年龄(以15~29岁为对照)
|
|
30~44岁
|
0.575
|
0.261
|
4.859
|
0.027
|
1.776(1.066,2.961)
|
45~59岁
|
1.902
|
0.258
|
54.514
|
<0.001
|
6.702(4.045,11.105)
|
60~74岁
|
2.838
|
0.264
|
115.641
|
<0.001
|
17.077(10.181,28.644)
|
≥75岁
|
3.535
|
0.273
|
321.642
|
<0.001
|
34.278(20.085,58.502)
|
高血压家族史
|
0.928
|
0.072
|
164.840
|
<0.001
|
2.529(2.197,2.913)
|
劳动强度
|
-0.027
|
0.011
|
6.436
|
0.011
|
0.973(0.953,0.994)
|
活动强度
|
-0.101
|
0.074
|
7.453
|
<0.001
|
0.893(0.871,0.916)
|
BMI(以BMI正常为对照)
|
88.091
|
<0.001
|
|
超重
|
0.466
|
0.080
|
34.200
|
<0.001
|
1.594(1.363,1.863)
|
肥胖
|
1.135
|
0.122
|
86.388
|
<0.001
|
3.110(2.448,3.950)
|
腰围(以腰围正常为对照)
|
|
|
|
中心性超重
|
0.333
|
0.080
|
17.307
|
<0.001
|
1.395(1.192,1.631)
|
中心性肥胖
|
0.550
|
0.106
|
26.762
|
<0.001
|
1.733(1.407,2.134)
|
静息心率
|
0.836
|
0.198
|
17.813
|
<0.001
|
2.307(1.565,3.402)
|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城市居民尤为明显。本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15岁及以上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2%,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7.7%,高于全国城市居民(19.3%,年龄≥18岁,2002年)[6],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本调查中15~45岁者所占比例偏低、老年人所占比例偏高有关;此外,本调查结果中高血压患病率还高于河南省(24.9%,15~75岁,2014年)[7]、江西省[8](22.75%,≥18岁,2012年)、青海省[9](25.27%,≥18岁,2012年)、海南省[10](18.1%,≥18岁,2013年)、广东省[11](17.87%,≥6岁,2015年),但低于安徽省[12](29.5%,≥18岁,2013年)、上海市[13](31.15%,≥15岁,2010年)、辽宁省[14](29.91%,≥18岁,2011年)。本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1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58.4%,42.0%,24.8%,其中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高于2014年全国调查结果(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分别为50.9%、18.5%)[15],但治疗率低于全国调查结果(46.7%),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近年来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医疗保险体制逐渐完善等有关,同时也表明加强城市居民高血压治疗迫在眉睫。本调查结果还显示,女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呈上升趋势,提示男性、年轻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偏低,应作为高血压健康宣教的重点人群。
本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劳动强度、活动强度、高血压家族史、BMI、腰围及静息心率是湖北省15岁及以上城市居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男性高血压患病风险高于女性,分析其原因主要与男性经常外出、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等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及BMI、腰围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随之增加,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16-19];有高血压家族史者高血压患病风险高于无高血压家族史者,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高血压是一种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有关;静息心率>100次/min者高血压患病风险高于静息心率≤100次/min者,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静息心率增快是交感神经激活的标志,而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在高血压发生、发展和靶器官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20]。
综上所述,湖北省15岁及以上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但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治疗率偏低,尤其是男性及年轻高血压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家族史、劳动强度、活动强度、BMI、腰围及静息心率是湖北省15岁及以上城市居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因此本地卫生行政部门应鼓励居民改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合理饮食,普及高血压知识及治疗的重要性,将伴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居民作为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以降低高血压患病率,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参考文献
[1]潘小琴,李彦三.湖北省高血压抽样普查报告[J].武汉医学院学报,1981,25(4):35-39.
[2]胡虞志.湖北省人群高血压流行趋势与防治对策的研讨[J].湖北预防医学志,1994,5(4):1-5.
[3]宋毅,程茅伟,李骏,等.湖北省居民常见慢性病患病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3):366-367.DOI:10.3321/j.issn:1001-0580.2009.03.061.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39(8):701-708.
[5]199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J Hypertension,1999,17(2):151-183.
[6]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7]FAN L,FENG S,HAN B,et al.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Henan Province,China[J].Aust J Rural Health,2014,22(5):264-269.
[8]朱丽萍,刘杰,李艾,等.江西省城乡居民高血压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1):40-42.
[9]韦文会,周敏茹,沙琼玥,等.青海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222-6225.
[10]刘璞瑜,符艳,王红美,等.海南省居民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7,17(7):675-678. DOI:10.13604/j.cnki.46-1064/r.2017.07.08.
[11]李世聪,闻剑,邓小玲,等.广东省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4):431-434.DOI:10.11847/zgggws2015-31-04-14.
[12]邢秀雅,徐伟,陈叶纪,等.安徽省2013年≥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及控制现状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12):6-12. DOI:10.12037/YXQY.2016.12-02.
[13]程旻娜,徐继英,姚海宏,等.2010年上海市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流行现状[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2,29(6):339-342.
[14]孟秀君,林巧,任玉峰,等.辽宁省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2):111-114.DOI:10.3969/j.issn.0253-9926.2011.02.002.
[15]WANG J,ZHANG L,WANG F,et al.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J].Am J Hypertens,2014,27(11):1355-1361.DOI:10.1093/ajh/hpu053.
[16]HU L H,HUANG X,YOU C J,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Prehypertension and Hypertension in Southern China[J].PLoS One,2017,12(1):e0170238.DOI:10.1371/journal.pone.0170238.
[17]MA W J,TANG J L,ZHANG Y H,et al.Hypertension 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control,and associated factors in adults in southern China[J].Am J Hypertens,2012,25(5):590-596.DOI:10.1038/ajh.2012.11.
[18]ULASI I I,IJOMA C K,ONWUBERE B J,et al.High prevalence and low awareness of hypertension in a market population in enugu,Nigeria[J].Int J Hypertens,2011:ID869675.DOI:10.4061/2011/869675.
[19]HUANG J,ZHANG W,LI X,et al.Analysis of 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in the She Population in Fujian,China[J].Kidney Blood Press Res,2011,34(2):69-74.DOI:10.1159/000323164.
[20]张毅.静息心率与高血压[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11(1):85-88.
(收稿日期:2018-09-16;修回日期:2018-12-20)
(本文编辑:谢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