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大数据下的反思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人员配置及培训现状

 

张爱超1,2,陈荃1,2,王岩1,2,吕欣航1,2,徐晓敏1,2,胡红濮1,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7BGL184):大数据环境下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研究

1.100730北京市,北京协和医学院 2.100020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通信作者:胡红濮

 

DOI:10.3969/j.issn.1008-5971.2019.03.003

张爱超,陈荃,王岩,等.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人员配置及培训现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3):14-18.

ZHANG A C,CHEN Q,WANG Y,et al.Informationalized personnel allocation and training status in 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 in China[J].Practical Journal of Cardiac Cerebral Pneumal and Vascular Disease,2019,27(3):14-18.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的“主战场”[1],其信息化建设及发展有利于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效率,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现代化医疗技术满足居民卫生服务需求[2],实现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高效管理,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推动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向下转诊[3]、畅通双向转诊渠道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由2010年的36.12亿次上升为2017年的44.29亿次,且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超6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信息化人才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力量[4],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人才配置、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信息化水平对更好地发挥基层医务人员“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5]。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人员配置及培训现状,为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发展尤其是信息化人才发展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为2018-06-15至2017-07-15,调查对象为我国除上海市、西藏自治区之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6 753家,其中东部地区1 684家(占24.9%),中部地区1 985家(占29.4%),西部地区3 084家(占45.7%)。

1.2 方法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与信息司统一组织、安排2017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情况网络问卷调查,各省级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信息处(信息化主管处室)组织区域内被调查机构登录中国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系统填写调查问卷,本研究收集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表相关信息,主要包括信息化主管领导、信息化人员配备情况及数量、信息化培训情况及培训次数、现有人员是否满足信息化工作需求情况等,其中信息化主管领导包括院长、副院长、部门领导及其他;信息化人员分为专职信息化人员和兼职信息化人员;信息化培训分为管理人员信息化培训和医护人员信息化培训;现有人员是否满足信息化工作需求分为不满足、不确定、基本满足、完全满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软件由双人录入相关数据,由专人审核无误后采用Access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信息化主管领导 6 75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信息化主管领导为院长占59.72%,副院长占27.80%。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信息化主管领导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82,P<0.01,见表1)。

表1 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主管领导构成比比较〔n(%)

Table 1 Comparison of composition ratio of informatization leaders in the 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 in the 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 in China

地区

机构数

院长

副院长

部门领导

其他

东部

1 684

1 132(67.22)

364(21.62)

113(6.71)

75(4.45)

中部

1 985

950(47.86)

730(36.78)

225(11.34)

80(4.02)

西部

3 084

1 748(56.68)

783(25.39)

360(11.67)

193(6.26)

合计

6 753

3 830(59.72)

1 877(27.80)

698(10.34)

348(5.15)

2.2 信息化人员配备情况及数量 6 75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信息化人员占96.33%,有专职信息化人员占58.60%,有兼职信息化人员占17.96%;专职信息化人员数量为(1.91±1.46)人,兼职信息化人员数量为(1.70±1.48)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信息化人员(χ2=82.306,P<0.01)、专职信息化人员(χ2=32.176,P<0.01)、兼职信息化人员(χ2=17.619,P<0.01)所占比例及专职信息化人员数量(F=13.821,P<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兼职信息化人员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22,P=0.537,见表2)。

2.3 信息化培训情况 6 75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管理人员信息化培训者占50.91%,有医护人员信息化培训者占55.23%;管理人员信息化培训次数为(0.97±0.90)次,医护人员信息化培训次数为(0.97±0.93)次。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管理人员(χ2=6.859,P=0.032)、医护人员(χ2=6.534,P=0.038)信息化培训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管理人员(F=1.211,P=0.298)、医护人员(F=0.433,P=0.649)信息化培训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 现有人员是否满足信息化工作需求情况 6 75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现有人员不满足信息化工作需求者占35.11%,不确定者占3.90%,基本满足者占55.93%,完全满足者占5.06%。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现有人员是否满足信息化工作需求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52,P<0.01,见表4)。

表4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人员是否满足信息化工作需求情况〔n(%)

Table 4 Comparison of situation that whether the existing workers meet the needs of informatization operational requirement or not in the 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 in the 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 in China

地区

机构数

不满足

不确定

基本满足

完全满足

东部

1 684

588(34.92)

56(3.32)

963(57.19)

77(4.57)

中部

1 985

617(31.08)

76(3.83)

1 184(59.65)

108(5.44)

西部

3 084

1 166(37.81)

131(4.25)

1 630(52.85)

157(5.09)

合计

6 753

2 371(35.11)

263(3.90)

3 777(55.93)

342(5.06)

3 讨论

3.1 大数据分析

3.1.1 信息化主管领导 本研究结果显示,6 75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信息化主管领导为院长占59.72%,副院长占27.80%,且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信息化主管领导构成比间存在差异,提示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主要采用院级领导直接管理的模式,但不同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主管领导构成存在差异,东、中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院级领导直接管理信息化工作者所占比例较高,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院级领导直接管理信息化工作者所占比例较低,因此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级领导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信息化建设周期长、投入大、短期效果不够明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金及建设力量有限[6],因此部分地区尚缺乏对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重要性、现实意义等的足够重视,需加强政策引导、完善顶层设计[7]

3.1.2 信息化人员配备情况及数量、培训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6 75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信息化人员占96.33%,有专职信息化人员占58.60%,有兼职信息化人员占17.96%;专职信息化人员数量为(1.91±1.46)人,兼职信息化人员数量为(1.70±1.48)人,且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信息化人员、专职信息化人员、兼职信息化人员所占比例及专职信息化人员数量间存在差异,而兼职信息化人员数量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人员配备不足且地区间信息化人员资源不均衡,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我国信息化人才数量较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医院相比存在待遇较差、发展空间受限等劣势,受医院“虹吸效应”影响而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秀信息化人才引进相对困难、易流失[8];(2)西部地区受自然条件、经济因素影响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落后,对信息化人才的吸引力不够。本研究结果还显示,6 75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管理人员信息化培训者占50.91%,有医护人员信息化培训者占55.23%;管理人员信息化培训次数为(0.97±0.90)次,医护人员信息化培训次数为(0.97±0.93)次,而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管理人员、医护人员信息化培训次数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培训不足,分析其原因可能主要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意识不强、信息化建设工作未能得到管理人员及医护人员充分重视并认为信息化工作只是信息化人员职责范围等有关。

3.1.3 现有人员是否满足信息化工作需求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6 75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现有人员不满足信息化工作需求者占35.11%,不确定者占3.90%,基本满足者占55.93%,完全满足者占5.06%,且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现有人员是否满足信息化工作需求情况间存在差异,提示我国尚有部分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现有人员不能满足信息化工作需求情况,一方面来讲,随着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发展而可能导致现有人员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化工作需求,但另一方面来讲,信息化人才资源薄弱、信息化培训不足等仍不容忽视。

3.2 反思与建议 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水平的良性发展[9],还有利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规范化管理、流程优化及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10],在此对上述数据、问题进行总结、反思并建议如下。

3.2.1 加强信息化主管领导对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视程度 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涉及新技术、新系统引进,信息化人才、物力、财力投入,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及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而调动资金、协调相关部门工作主要取决于机构领导,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西部地区应加强信息化主管领导对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视程度[5],通过加强信息化培训等而使其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

3.2.2 引进和留住信息化人才 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言,一方面要通过人才引进、定向委培等手段积极引进信息化人才,注入“新鲜血液”[11],另一方面要创造惜才、爱才的良好环境、条件以留住信息化人才,保持信息化人才队伍稳定[12],如提高信息化人才薪酬待遇并完善福利保障制度[13]、明确信息化人员职能定位并重视信息化人才长期发展[14],最终达到引进和留住信息化人才的目的,保证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

3.2.3 加强信息化培训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所需知识不断更新,这就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及医护人员的信息化培训[15-16],在“学中做,做中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将新的知识和信息内化为岗位能力。此外,还应注意加强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17],不断强化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以满足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需求[18]

志谢:感谢各级医疗行政部门对2017年全国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情况网络问卷调查的统一组织、安排及相关单位密切配合所提供的信息、数据,感谢相关单位对填报系统的维护、调查指标解释等。

参考文献

[1]那开宪.提高基层医务人员高血压防治的业务水平迫在眉睫[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6):5-6.DOI:10.3969/j.issn.1005-8257.2018.06.005.

[2]姚红,刘奕男,顾红伟,等.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分级诊疗社区慢性病优化管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7):52-54.DOI:10.3969/j.issn.1001-568X.2018.07.0020.

[3]王丽萍,徐爱军.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路径及分级诊疗开展现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0):1183-1187,1192.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8.10.008.

[4]Medical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Shall Focus on Teaching Method Reform[C]//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2012.

[5]牟燕,刘岩,孙帝力."互联网+"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7,26(4):8-11. DOI:10.3969/j.issn.1671-3982.2017.04.002.

[6]YAO Q,HAN X,MA X K,et al.Cloud-Based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as a Service for Grassroots Healthcare Institutions[J].J Med Sys,2014,38(9):104.DOI:10.1007/s10916-014-0104-3.

[7]农晓.分析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健康大视野,2019(5) :270,272.

[8]陈俊.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电子世界,2018(19):108.DOI:10.19353/j.cnki.dzsj.2018.19.061.

[9]王丽.中小型医院信息化建设初期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大众科技,2008,10(2):137-138.DOI:10.3969/j.issn.1008-1151.2008.02.058.

[10]夏保京.加快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3):502-503.DOI:10.3969/j.issn.1003-8507.2008.03.048.

[11]陈新,林燕.福建省二级以上医院卫生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现状调查[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6):153-154,181. DOI:10.3969/j.issn.1002-2600.2011.06.086.

[12]曹红珍.从医院信息化发展看医药信息人才培养[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4):394-395.DOI:10.3969/j.issn.1004-5287.2010.04.021.

[13]朱小兵.莫让“人”的问题掣肘卫生信息化建设[J].中国卫生人才,2013,15(1):27.

[14]董伊晖,琚文胜,单既桢,等.医疗机构卫生信息技术(HIT)人力资源配置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09,6(2):47-51.DOI:10.3969/j.issn.1672-5166.2009.02.013.

[15]李丹,陈维进,贾小霞,等.浅谈如何做好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3):1503-1504.

[16]王兆勇.当前医疗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4):49-50.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4.032.

[17]言卓.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的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2022,2018.DOI:10.3969/j.issn.1006-3110.2011.10.084.

[18]梁静嘉.浅析继续教育对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6):229.

(收稿日期:2019-01-25;修回日期:2019-03-20)

(本文编辑:鹿飞飞)

上一篇:我国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SWOT分析

下一篇: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性反应及短期预后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