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仇杰;谢勇;李雨涵;徐超凡;
背景定量分析心电图QRS波群有利于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及筛查高危患者。目的探讨入院时胸导联Q波总振幅与R波总振幅比值(ΣQ/Σ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201例,根据入院时胸导联ΣQ/ΣR三分位数分为低ΣQ/ΣR组(n=67)、中ΣQ/ΣR组(n=67)和高ΣQ/ΣR组(n=67)。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PCI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检查结果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入院时胸导联Q波总振幅(ΣQ)、R波总振幅(ΣR)、ΣQ/Σ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症状发作至入院时间(SOD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PCI后24 h LVEF及随访3个月LVEF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入院时胸导联ΣQ/Σ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1)三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吸烟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Na+及行血栓抽吸术、右冠状动脉狭窄率>70%、PCI后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PCI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男性比例、收缩压、心率、Killip分级≥3级者所占比例、SOTD、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K+、无复流发生率、回旋支狭窄率>70%者所占比例、PCI后24 h LVEF、随访3个月LVEF及入院时胸导联ΣQ、Σ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高ΣQ/ΣR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高于低ΣQ/ΣR组、中ΣQ/ΣR组(P<0.05)。(3)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胸导联ΣQ、ΣQ/Σ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SODT、CK-MB呈正相关,与PCI后24 h LVEF、随访3个月LVEF呈负相关(P<0.01);入院时胸导联Σ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SODT、CK-MB呈负相关,与PCI后24 h LVEF、随访3个月LVEF呈正相关(P<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胸导联ΣQ/ΣR是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15,95%CI(1.057,1.252),P<0.05〕。(5)入院时胸导联ΣQ/ΣR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9〔95%CI(0.721,0.858)〕,最佳截断值为3.655,灵敏度为0.661,特异度为0.841。结论入院时胸导联ΣQ/ΣR是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住院期间MACE的影响因素,且对患者住院期间MACE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短期预后的指标。
2020年01期 v.28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41 ] - 陈兴萍;施平;
背景随着冠心病发病率升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数量增多,创伤后成长(PTG)等心理问题逐渐凸显,但心理弹性、反刍性沉思与行PCI的冠心病患者PTG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分析心理弹性、反刍性沉思与行PCI的冠心病患者PT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确诊并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10例,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其一般资料并进行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C-ERRI)评分。CD-RISC评分、C-ERRI评分与行PCI的冠心病患者PTG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共发放11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110例患者PTGI总分为(63.98±12.27)分,其中人生感悟评分为(12.84±3.34)分、个人力量评分为(10.51±3.28)分、新的可能性评分为(10.70±4.32)分、与他人关系评分为(19.65±5.58)分、自我改变评分为(8.36±3.17)分。(2)110例患者CD-RISC总分为(60.50±12.08)分,其中自强、坚韧、乐观评分分别为(23.82±3.52)、(22.98±2.17)、(9.87±1.79)分;C-ERRI总分为(27.02±11.98)分,其中侵入性、目的性反刍性沉思评分分别为(1.62±0.38)、(1.59±0.59)分。(3)不同性别、家庭月收入、病情知晓程度及是否在职患者人生感悟、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与他人关系、自我改变评分及PTG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患者人生感悟、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与他人关系、自我改变评分及PTGI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D-RISC中自强、坚韧、乐观评分及其总分与PTGI中人生感悟(r值分别为0.569、0.466、0.372、0.337)、个人力量(r值分别为r0.600、0.451、0.410、0.374)、新的可能性(值分别为0.622、0.462、0.341、0.368)、与他人关系(r值分别为0.595、0.466、0.369、0.364)、自我改变(r值分别为0.619、0.457、0.409、0.380)评分及其总分(r值分别为0.604、0.463、0.377、0.366)呈正相关(P<0.05);C-ERRI中入侵性反刍性沉思评分与rPTGI中人生感悟(r=-0.540)、个人力量(r=-0.574)、新的可能性(r=-0.543)、与他人关系(=-0.547)、自我改变(r=-0.589)评分及其总分(r=-0.558)呈负相关(P<0.05),目的性反刍性沉思评分及其总分与PTGI中人生感悟(r值分别为0.505、0.429)、个人力量(r值分别为r 0.557、0.416)、新的可能性(值分别为r0.526、0.450)、与他人关系(r值分别为0.533、0.427)、自我改变(r值分别为0.522、0.410)评分及其总分(值分别为0.536、0.430)呈正相关(P<0.05)。结论年龄、文化程度、心理弹性、反刍性沉思与行PCI的冠心病患者PTG有关。
2020年01期 v.28 23-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杨翠;郑思道;陈少军;
背景药物是心力衰竭(HF)治疗的基石,而基因组学技术正逐渐成为HF新药研发的关键领域之一。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心肌梗死后HF大鼠左心室心肌基因组学特征。方法在GEO数据库中选取假手术组(Sham组)和冠状动脉结扎诱导的心肌梗死后HF组(HF组)大鼠基因芯片,通过GEO2R在线软件筛选两组差异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及蛋白相互作用分析。结果 (1)筛选出表达上调、下调最显著的基因各20个。(2)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40个差异基因富集在细胞膜、内膜系统及细胞外空间等细胞成分中,可参与调控蛋白质结合、离子结合、转运活性等分子功能,涉及应激、多细胞生物过程、生理调节等多个生物学过程。(3)KEGG 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显示,40个差异基因主要参与心肌细胞中的肾上腺素能信号传导。(4)STRING分析结果显示,纤维粘连蛋白1、骨膜蛋白、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分泌型磷蛋白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等多个蛋白在相互作用网络中处于关键节点。结论应激、多细胞生物过程、生理调节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及心肌细胞肾上腺素能信号传导通路参与心肌梗死后HF的发生发展。
2020年01期 v.28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45 ]
- 刘汝茜;王婷婷;韩敬哲;张敬;郗红艳;闫海燕;
背景目前,血肿特点与脑出血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探讨血肿特点与脑出血患者PS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66例,剔除20例,根据PSD发生情况分为PSD组(n=66)和非PSD组(n=80)。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量、吸烟史、合并症(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肿部位(包括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基底核区、脑干及小脑),脑出血患者PSD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本研究中146例脑出血患者PSD发生率为45.2%,其中轻度抑郁者占57.6%(38/66),中重度抑郁者占42.4%(28/66)。(2)PSD组患者出血量大于非PSD组,NIHSS评分及左侧额叶血肿、左侧颞叶血肿、左侧基底核区血肿发生率高于非PSD组(P<0.05);两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有吸烟史者所占比例及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右侧额叶血肿、双侧顶叶血肿、右侧颞叶血肿、双侧枕叶血肿、右侧基底核区血肿、脑干血肿、小脑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血量〔OR=2.036,95%CI(1.315,3.149)〕、额叶血肿〔OR=1.732,95%CI(1.241,2.416)〕及颞叶血肿〔OR=1.795,95%CI(1.262,2.555)〕是脑出血患者PS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出血量、额叶血肿及颞叶血肿是脑出血患者PSD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针对出血量大、额叶血肿及颞叶血肿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PSD发生风险。
2020年01期 v.28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49 ] - 伍小山;罗华;
背景出血性转化(HT)是急性脑梗死尤其是急性大面积脑梗死(AMCI)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是评估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一种新型炎性指标,但目前关于NLR与AMCI患者HT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NLR对AMCI患者H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8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MCI患者192例,根据HT发生情况分为HT组65例和非HT组127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AMCI患者HT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对AMCI患者HT的预测价值。结果 (1)HT组患者年龄大于非HT组,心房颤动发生率、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LR高于非HT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HT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冠心病发生率、有饮酒史者占比、有吸烟史者占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OR=4.642,95%CI(1.888,11.416)〕、WBC〔OR=1.170,95%CI(1.023,1.338)〕、中性粒细胞计数〔OR=1.133,95%CI(1.006,1.276)〕、淋巴细胞计数〔OR=1.873,95%CI(1.330,2.639)〕、NLR〔OR=1.450,95%CI(1.258,1.670)〕是AMCI患者H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3)ROC曲线显示,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预测AMCI患者H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3〔95%CI(0.570,0.736)〕、0.681[95%CI(0.600,0.762)]、0.582[95%CI(0.492,0.672)]、0.772[95%CI(0.697,0.847)];NLR预测AMCI患者HT的AUC大于WBC、淋巴细胞计数(P<0.05);NLR与中性粒细胞计数预测AMCI患者HT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是AMCI患者HT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NLR对AMCI患者HT的预测价值较高。
2020年01期 v.28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254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37 ]
- 陈伟;宋立强;
背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死率约为40%,而寻找精准评价、预测ARDS患者预后的临床标志物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肺源性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收治的肺源性ARDS患者167例,根据其预后分为生存组72例和死亡组9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肺源性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氧合指数(OI)、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肺源性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两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BMI)、吸烟史、手术史、高血压病史、脓毒症病史、其他疾病病史及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中有冠心病病史者所占比例、支气管哮喘发生率低于生存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高于生存组,住院时间长于生存组,住院花费多于生存组(P<0.05)。(2)两组患者白介素6(IL-6)、乳酸、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肌酐(Scr)、脑钠肽前体(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高于生存组,OI低于生存组,APTT长于生存组(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I是ARDS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OR=0.246,95%CI(0.015,4.368)],APTT是肺源性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2.979,95%CI(1.406,6.311)]。(4)ROC曲线显示,OI预测肺源性ARD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32[95%CI(0.647,0.816)],最佳临界值为179.85 mm Hg,灵敏度为61.5%,特异度为73.5%;APTT预测肺源性ARD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55[95%CI(0.793,0.916)],最佳临界值为61.79 s,灵敏度为70.9%,特异度为87.2%。结论 OI、APTT是肺源性ARD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I<179.85 mm Hg、APTT>61.79 s的肺源性ARDS患者死亡风险较高。
2020年01期 v.28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3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郭陶陶;王晶晶;袁文杏;刘敏;张向民;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常伴有认知障碍,但其具体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而积极寻找早期诊断COPD患者认知障碍的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探讨COPD伴认知障碍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邯郸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88例,根据认知功能分为认知障碍组(n=57)和非认知障碍组(n=31);另选取同期在本院门诊体检健康者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试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Hcy、8-OHdG、SAA水平及其mR NA相对表达量;Hcy、8-OHdG、SAA水平及其mR NA相对表达量与COPD伴认知障碍患者MoC A评分,Hcy水平及其mR NA相对表达量与COPD伴认知障碍患者8-OHdG、SAA水平及其mR NA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认知障碍组患者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力评分及MoCA总分低于非认知障碍组、对照组(P<0.05)。(2)认知障碍组患者Hcy、8-OHdG、SAA水平及其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非认知障碍组、对照组(P<0.05);非认知障碍组患者Hcy、SAA水平及其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cy、8-OHdG、SAA水平及其m RNA相对表达量与COPD伴认知障碍患者MoCA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56、-0.677、-0.413、-0.477、-0.699、-0.478,P<0.05);Hcy水平与COPD伴认知障碍患者8-OHdG、SAA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5、0.442,P<0.05),且Hcy mRNA相对表达量与COPD伴认知障碍患者8-OHdG、SAA mRNA相对表达量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5、0.441,P<0.05)。结论 COPD伴认知障碍患者Hcy、8-OHdG、SAA水平及其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且Hcy、8-OHdG、SAA水平及其mRNA相对表达量与COPD伴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呈负相关。
2020年01期 v.28 49-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晓花;张东光;李为;
背景肺动脉栓子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而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可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及右心功能改变,但目前下肢深静脉栓塞及右心功能改变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探讨APE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情况和右心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2018年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疑似APE患者80例,根据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结果分为APE组32例和非APE组48例,并根据APE危险分层标准将32例APE患者分为低危组8例、中危组18例和高危组6例。比较APE组与非APE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下肢深静脉栓塞情况、右心功能指标,并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情况、右心功能指标。结果 (1)APE组与非APE组患者咯血、胸痛、胸闷、心悸、意识障碍、咳嗽、发热、低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肿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E组患者晕厥、单侧下肢肿胀、血脂异常发生率,有近期手术史或骨折者所占比例,红细胞计数及尿酸、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APE组(P<0.05)。(2)APE组患者栓塞血管数目多于非APE组,栓子直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大于非APE组,双侧深静脉栓塞、深静脉栓塞、近端深静脉栓塞发生率高于非APE组,右心室壁运动幅度(RVWM)、右房室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小于非APE组,右房室瓣反流速度(TRV)快于非APE组(P<0.05)。(3)高危组患者栓塞血管数目多于低危组、中危组,栓子直径、RVEDD/LVEDD大于低危组、中危组,双侧深静脉栓塞、近端深静脉栓塞发生率高于低危组、中危组,RVWM、TAPSE小于低危组、中危组,TRV快于低危组、中危组(P<0.05);中危组患者栓塞血管数目多于低危组,栓子直径、RVEDD/LVEDD大于低危组,双侧深静脉栓塞、近端深静脉栓塞发生率高于低危组,RVWM、TAPSE小于低危组,TRV快于低危组(P<0.05)。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患者深静脉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E患者多存在下肢深静脉栓塞及右心功能改变,且APE危险分层越高,下肢深静脉栓塞越严重、右心功能改变越大,因此针对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及右心功能改变的疑似APE患者需及时行CTPA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危险分层,以提高APE的防治效果。
2020年01期 v.28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41 ]
- 谭莉;钱琼;姚晶;汪滢;张力;倪芳;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超越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11月武汉市中心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154例,分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超越量表(STS)、Herth希望指数量表(HHI)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调查患者一般资料、自我超越水平、希望水平及领悟社会支持水平。HHI及其各维度评分、PSSS及其各维度评分与老年COPD患者ST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不同一般资料老年COPD患者STS评分,而老年COPD患者STS评分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本次调查共发放154份问卷调查,有效回收率为93.51%(144/154);本组144例老年COPD患者STS评分为(40.17±7.49)分,其中>45分者39例(占27.08%)。(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HI评分(r=0.396)、对现实与未来的积极态度评分(r=0.378)、采取的积极行动评分(r=0.412)、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评分(r=0.401)、PSSS评分(r=0.479)、家庭内支持评分(r=0.501)及家庭外支持评分(r=0.458)与老年COPD患者STS评分呈正相关(P<0.05)。(3)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肺功能分级及有无宗教信仰的老年COPD患者ST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及有无合并其他类型慢性病的老年COPD患者ST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HI评分、PSSS评分、文化程度及病程与老年COPD患者STS评分独立相关(P<0.05);拟合的回归方程Y=14.032+0.378X_1(PSSS评分)-0.239X_2(病程)+0.236X_3(HHI评分)+0.224X_4(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936,P<0.01;R~2=0.427,调整R~2=0.411)。结论老年COPD患者自我超越水平较低,而希望水平、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文化程度、病程是老年COPD患者自我超越水平的影响因素。
2020年01期 v.28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253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39 ] - 江艳;喻正浩;张力;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武汉市中心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165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分别调查患者一般资料、心理一致感水平、社会支持水平及应对方式。SSRS及其各维度评分、积极应对评分、消极应对评分与COPD患者SOC-13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不同一般资料COPD患者SOC-13评分,而COPD患者SOC-13评分的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本次调查共发放165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33%(154/165);本组154例患者SOC-13评分为(61.42±9.23)分。(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SRS评分(r=0.428)、主观支持评分(r=0.418)、客观支持评分(r=0.464)、支持利用度评分(r=0.385)及积极应对评分(r=0.454)与COPD患者SOC-13评分呈正相关(P<0.05),消极应对评分与COPD患者SOC-13评分呈负相关(r=-0.524,P<0.05)。(3)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程、吸烟情况及有无宗教信仰的COPD患者SOC-13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肺功能分级及有无合并其他类型慢性病的COPD患者SOC-13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SRS评分、消极应对评分、家庭人均月收入及肺功能分级与COPD患者SOC-13评分独立相关(P<0.05);拟合的回归方程Y=69.074-0.394X_1(消极应对评分)-0.269X_2(肺功能分级)+0.216X_3(SSRS评分)+0.175X_4(家庭人均月收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97,P=0.001;R~2=0.443,调整R~2=0.428)。结论 COPD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较低,而社会支持、消极应对、家庭人均月收入、肺功能分级是COPD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的影响因素。
2020年01期 v.28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387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43 ] - 汪滢;张力;朱艳;谭莉;倪芳;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困难信念现状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176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呼吸困难信念问卷(BBQ)、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测评表(COPD-QOL)分别调查患者一般资料、呼吸困难信念现状及生活质量。COPD患者BBQ及其各维度评分与COPD-QOL及其各维度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OPD患者BBQ评分与COPD-QOL评分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本次调查共发放176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05%(162/176);本组162例COPD患者BBQ评分为(37.14±4.68)分,与北京协和医院COPD患者〔BBQ评分为(36.91±6.8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QOL评分为(104.65±10.11)分。(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OPD患者恐惧呼吸困难评分、恐惧活动评分及BBQ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活动状况评分、抑郁心理状态评分、焦虑心理状态评分、COPD-QOL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3)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吸烟状况、病程及有无宗教信仰、是否合并其他类型慢性病的COPD患者COPD-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肺功能分级、过去1年内因COPD住院次数的COPD患者COPD-QO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BQ评分、文化程度、肺功能分级及过去1年内因COPD住院次数与COPD患者COPD-QOL评分独立相关(P<0.05);拟合的回归方程Y=76.664+0.316X_1(过去1年内因COPD住院次数)-0.313X_2(文化程度)+0.286X_3(肺功能分级)+0.250X_4(BB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249,P<0.01;R~2=0.487,调整R~2=0.474)。结论 COPD患者呼吸困难信念较强,且呼吸困难信念越强则COPD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2020年01期 v.28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下载次数:44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50 ]
- 张萍淑;陶莉;刘妍;吴小英;张健;乔思佳;李佳慧;郑慧;元小冬;
目的对比分析病毒性脑炎与边缘性脑炎的脑脊液病理学特征。方法选取2014—2018年在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病毒性脑炎患者166例作为A组,边缘性脑炎患者38例作为B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因外科手术需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率,并比较三组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包括葡萄糖、氯化物及蛋白质)和细胞学检查结果(包括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激活的单核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嗜酸粒细胞比例、嗜碱粒细胞比例、浆细胞比例)。结果 (1)A组和B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和B组患者发热、意识障碍、近事记忆减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组患者抽搐/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发生率高于A组,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征阳性者所占比例低于A组(0.05)。(3)三组患者脑脊液氯化物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低于B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组和B组,潘氏试验结果劣于对照组和B组(P<0.05)。(4)三组患者脑脊液单核细胞比例、嗜酸粒细胞比例、嗜碱粒细胞比例、浆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及激活的单核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和B组(P<0.05);B组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5)A组患者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率高于B组(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蛋白质含量、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激活的单核细胞比例及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脑脊液葡萄糖含量降低,而边缘性脑炎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轻微升高但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脑脊液病理学特征对病毒性脑炎与边缘性脑炎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
2020年01期 v.28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峰;师干伟;肖建强;虞晓龙;李文华;沈丹丹;薛社亮;吴鹏;卢伟;黄浩敏;蔡高军;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远端(鼻烟壶)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方法连续选取2019年9—10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拟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34例,记录其穿刺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情况。结果本组34例患者中29例(占85.3%)经桡动脉远端(鼻烟壶)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成功,平均穿刺时间为(1.8±1.9)min,平均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完成时间为(34.1±20.4)min;9例患者行支架植入术,1例患者行药物球囊扩张术;术后1例患者出现右前臂轻微出血,未见穿刺点出血、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手背及手腕肿胀/疼痛、手指感觉异常等。5例患者(占14.7%)经桡动脉远端(鼻烟壶)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失败,其中3例穿刺失败、1例穿刺成功后反复尝试但导丝不能送入桡动脉、1例穿刺成功后置入鞘管时疼痛感明显。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经桡动脉远端(鼻烟壶)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安全、可行,在国内人群中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2020年01期 v.28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253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53 ] - 李永军;刘涛;张辉;赵静;赵合保;李保卫;
目的分析能谱CT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NSCLC患者58例,均行能谱CT成像检查。比较所有患者转移病灶与非转移病灶淋巴结短径,并比较所有患者转移病灶与非转移病灶淋巴结、原发病灶能谱曲线斜率(λ_(Hu))及其λ_(Hu)比值、标准化碘(水)密度(NIC)及其NIC比值、标准化水(碘)密度(NWC)及其NWC比值、标化有效原子序数(Neff-Z)及其Neff-Z比值;以手术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四格表以分析能谱CT成像对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并绘制ROC曲线以分析淋巴结和原发病灶λ_(Hu)比值、NIC比值在判断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结果 (1)NSCLC患者转移病灶淋巴结短径长于非转移病灶(P<0.01);绘制四格表发现,能谱CT成像诊断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60.00%,准确率为69.47%。(2)NSCLC患者转移病灶淋巴结λ_(Hu)、淋巴结和原发病灶λ_(Hu)比值低于非转移病灶,原发病灶λ_(Hu)高于非转移病灶(P<0.05);ROC曲线显示,淋巴结和原发病灶λ_(Hu)比值诊断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1〔95%CI(0.737,0.823)〕,最佳临界值为1.35,灵敏度为88.6%,特异度为72.7%。(3)NSCLC患者转移病灶淋巴结NIC、淋巴结和原发病灶NIC比值低于非转移病灶,原发病灶NIC高于非转移病灶(P<0.05);ROC曲线显示,淋巴结和原发病灶NIC比值诊断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751〔95%CI(0.717,0.811)〕,最佳临界值为1.25,灵敏度为85.1%,特异度为73.4%。(4)NSCLC患者转移病灶与非转移病灶淋巴结、原发病灶NWC及其NWC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NSCLC患者转移病灶与非转移病灶淋巴结、原发病灶Neff-Z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转移病灶淋巴结和原发病灶Neff-Z比值低于非转移病灶(P<0.05)。结论能谱CT成像诊断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较高,而能谱CT参数淋巴结和原发病灶λ_(Hu)比值、NIC比值在判断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中有一定参考、应用价值,有利于提高临床判断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
2020年01期 v.28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38 ] - 张钰;张丽珍;申永旺;田君平;梁海联;陈欣;
目的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分数及二者联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感染后咳嗽(PIC)所致儿童慢性咳嗽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定州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84例,根据病因分为CVA组32例和PIC组52例。比较两组患儿FeNO浓度、日间咳嗽症状积分、夜间咳嗽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及最大呼气流量(PEF)〕及诱导痰细胞检查结果,绘制ROC曲线以评价FeNO浓度、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分数及二者联合对CVA、PIC所致儿童慢性咳嗽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CVA组患儿FeNO浓度、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分数高于PIC组(P<0.05);两组患儿日间咳嗽症状积分、夜间咳嗽症状积分、VAS评分、FVC、FEV_1、FEV_1/FVC、PEF及诱导痰淋巴细胞分数、中性粒细胞分数、巨噬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FeNO浓度、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分数及二者联合鉴别诊断CVA与PIC所致儿童慢性咳嗽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5〔95%CI(0.623,0.827)〕、0.718〔95%CI(0.599,0.836)〕及0.757〔95%CI(0.661,0.853)〕;二者联合鉴别诊断CVA、PIC所致儿童慢性咳嗽的AUC大于FeNO浓度、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分数(P<0.05)。结论 FeNO浓度、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分数对CVA与PIC所致儿童慢性咳嗽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且二者联合的鉴别诊断价值更高。
2020年01期 v.28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346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36 ]
- 吴静;刘建伟;马建欣;熊胜春;井洪家;
目的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7年承德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侧肺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咳痰消失时间、拔管时间、特级护理改二级护理时间)、术后脱离呼吸机24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术前及术后3 d血清炎性因子[包括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咳痰消失时间、拔管时间及特级护理改二级护理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脱离呼吸机24 h pH值、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RP、TNF-α、IL-8、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血清CRP、TNF-α、IL-8、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可有效缩短老年肺癌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改善术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减轻术后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2020年01期 v.28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亚明;张进召;潘双;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诊疗术联合振动排痰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的VAP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诊疗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振动排痰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时间、ICU入住时间,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指标[包括气道峰值吸气压力(PIP)、气道阻力(RAW)、呼吸做功(WOB)、动态肺顺应性(CLdyn)]、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氧合指数(OI)、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时间、ICU入住时间缩短(P<0.05)。(3)观察组患者治疗前PIP、RAW、WOB、CLdyn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IP、RAW、WOB降低,CLdyn升高(P<0.05)。(4)观察组患者治疗前PaO_2、SaO_2、OI、PaCO_2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_2、SaO_2、OI升高,PaCO_2降低(P<0.05)。(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诊疗术联合振动排痰治疗VAP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及ICU入住时间,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缺氧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2020年01期 v.28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严会荣;巴努·巴克尔;许多红;卢艳丽;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SET)在脑卒中偏瘫并膝关节反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并膝关节反张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SET;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膝过伸次数、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下肢功能评分、10 m步行时间,干预前及干预2、4周后患侧腓肠肌、股直肌、股二头肌积分肌电值(iEMG),干预后步行功能改善效果。结果 (1)两组患者干预前膝过伸次数、BBS评分、FMA下肢功能评分、10 m步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膝过伸次数少于对照组,BBS评分、FMA下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10 m步行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时间与方法在患侧腓肠肌、股直肌、股二头肌iEMG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方法在患侧腓肠肌、股直肌、股二头肌iEMG上主效应均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2、4周后患侧腓肠肌、患侧股直肌、患侧股二头肌iEMG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步行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ET可有效减轻脑卒中偏瘫并膝关节反张患者膝关节反张症状,改善患者肢体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增强患者下肢关键肌肉肌力。
2020年01期 v.28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姜琳丽;徐菲;张劼琳;岳萍;逄东;王鹤霖;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结合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8例,按照住院床位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在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运动想象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镜像疗法;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分、Brunnstrom分期、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FMA-LE评分、Brunnstro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FMA-LE评分高于对照组,Brunnstrom分期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mBI评分、BBS评分、SF-36评分及干预后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mBI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镜像疗法结合运动想象训练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2020年01期 v.28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38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47 ] - 张莉;沈莉;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记忆强化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随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DCS假刺激联合记忆强化训练,研究组患者采用tDCS联合记忆强化训练;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评分及临床效果、治疗满意度,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失语商(AQ)评分及治疗后听理解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自发言语、复述、命名及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tDCS联合记忆强化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语言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且安全性较高。
2020年01期 v.28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292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34 ] - 王丽;张文博;毕冰茜;李娟;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居家肺康复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2月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116例,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居家肺康复方案,试验组患者接受基于TTM的居家肺康复方案;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24周。比较两组患者居家运动依从性及干预前后运动行为、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6分钟步行距离(6MW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试验组患者居家运动总体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干预前运动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运动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干预前FEV_1%、FEV_1/FVC、6MWD、CAT评分及干预后FEV_1%、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6MWD长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基于TTM的居家肺康复方案在COPD患者中安全可行,其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依从性及运动耐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并未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
2020年01期 v.28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426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