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论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情况及其关系研究

 

宋 珊,贾钦尧,陈绍平,毛 建,韩美玲,廖俊蕾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16ZB0230)

637000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通信作者:陈绍平,E-mail:chenshaoping836@163.com

 

DOI:10.3969/j.issn.1008-5971.2017.09.010

 

宋珊,贾钦尧,陈绍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情况及其关系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9):42-46.

SONG S,JIA Q R,CHEN S P,et al.Peripheral blood expressions of NOD2,NLRP3 and downstream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patients with COPD and their correlations[J].Practical Journal of Cardiac Cerebral Pneumal and Vascular Disease,2017,25(9):42-4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持续性气流受限,存在不同程度的气道损伤、肺功能下降及免疫功能异常[1]。COP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无确切发病机制。研究表明,固有免疫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有关[2]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NOD2)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均属于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NOD样受体(NLRs)家族,在机体固有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NOD2通过激活核因子κB(NF-κB)而启动炎性反应,NLRP3激活后形成NLRP3炎性小体能活化促炎蛋白酶,两者均通过介导下游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而参与炎性反应过程[3];NOD2和NLRP3作为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防御成分,可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4]。本研究旨在探讨NOD2、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在COPD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20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沙丁胺醇支气管扩张试验阴性;(2)未使用影响白三烯代谢药物;(3)能配合肺功能检查。排除标准:(1)合并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肺部疾病者;(2)合并气胸、大咯血及胸腔积液者;(3)近期(4周内)行胸腹手术者;(4)合并心力衰竭者;(5)不宜行肺功能检查及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者。其中AECOPD患者100例作为A组,COPD缓解期患者100例作为B组。A组患者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8.3±5.2)岁。B组患者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69.1±5.5)岁。根据病情将B组患者分为低风险组(肺功能分级Ⅰ~Ⅱ级,1年内急性发作≤1次)与高风险组(肺功能分级Ⅲ~Ⅳ级,1年内急性发作≥2次),每组50例。低风险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70.3±5.2)岁。高风险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55~84岁,平均年龄(70.6±5.8)岁。另选取同期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52~82岁,平均年龄(69.4±5.8)岁;肺功能正常;无吸烟史;近期(4周内)无呼吸系统疾病症状。A组、B组和对照组受试者性别(χ2=0.35)、年龄(F=1.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受试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低温高速离心机(德国Legend RT公司生产),Elx 800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生产),ABI 7300型荧光定量PCR仪(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生产),HP-Deskjet 3748肺功能仪(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磷酸盐缓冲液(PBS)(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天津灏洋生物公司生产),Trizol(美国Invitrogen公司生产),三氯甲烷(上海迈瑞尔化学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异丙醇(上海迈瑞尔化学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无水乙醇(上海迈瑞尔化学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焦碳酸二乙酯(DEPC)(Gibco公司生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试剂盒购自日本Taka Ra公司(由上海生工生物公司合成所需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所需试剂由美国Invitrogen公司提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购自欣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2  标本采集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离  采集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外周血5 ml,置于含有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真空采血管中,于4 ℃保存;后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置于-80 ℃保存;使用吸管吸取血清1 ml置于加入0.01M PBS 1 ml离心管,反复吹打,混匀;将混悬液转移至15 ml离心管,加入人淋巴细胞分离液2 ml,2 000 r/min离心15 min,分4层,取第2层(即PBMCs)置于1.5 ml去酶EP管中,后继续加入一定量的0.01M PBS,3 000 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经2次洗涤后留沉淀备用,再继续加入Trizol 1 ml,反复吹打后于室温下静置5 min,于-80 ℃超低温冰箱保存。

1.2.3  RNA提取及RT-PCR  (1)RNA提取采用Trizol法,取PBMCs,加入三氯甲烷200 μl(按Trizol∶三氯甲烷=1∶5),剧烈振荡后静置5 min,于4 ℃环境下以12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水相400 μl,置于1.5 ml EP管中;加入异丙醇400 μl,轻轻振荡后静置5 min,于4 ℃下以12 000 r/min离心15 min,弃上清;加入75%乙醇1 ml进行洗涤,于4 ℃下以12 000 r/min离心15 min,弃上清,洗涤2次,后将EP管风干,加入0.1% DEPC 20 μl,反复吹打,溶解沉淀,将提取的RNA置于-80 ℃超低温冰箱保存。(2)RT-PCR采用SYBR Premix Ex Taq TM试剂盒(日本Taka Ra公司生产),反应体系为20 μl/孔,包括SYBR Green Premix Ex Taq 10 μl、ROX Reference Dyell(50x)0.4 μl、PCR Reverse Primer(10 μM)0.3 μl、PCR Forward Primer(10 μM)0.3 μl 、DNA模板2 μl、灭菌蒸馏水7 μl;反应条件:94 ℃预变性4 min进入主循环,其中94 ℃预变性30 s,56 ℃变性60 s,72 ℃延伸40 s,经40个循环;记录循环次数(CT值),并计算NOD2 mRNA和NLRP3 mRNA表达量。NOD2正向引物序列为5'-CACCCTGACCGTGTCCTGT-3',反向引物序列为5'-CACCTTGCGGGCATTCTT-3',扩增长度为159 bp;NLRP3正向引物序列为5'-CTTCCTTTCCAGTTTGCTGC-3',反向引物序列为5'-TCTCGCAGTCCACTTCCTTT-3',扩增长度为212 bp。

1.2.4  血清IL-1β、IL-18水平  采集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外周血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置于-80 ℃环境下保存待测,严格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显色后在Elx 800酶标仪下进行光密度(OD)值测定,波长为450 nm,根据OD值作出标准曲线,并计算样本浓度。

1.2.5  肺功能指标  检查前24 h停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检查前12 h停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沙丁胺醇200 μg,15 min后采用HP-Deskjet 3748肺功能仪检查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测量3次取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A组、B组受试者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IL-1β和IL-18水平比较  3组受试者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IL-1β和IL-1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IL-1β和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IL-1β和IL-18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照组、低风险组、高风险组受试者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IL-1β和IL-18水平比较  3组受试者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IL-1β和IL-1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风险组、高风险组患者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IL-1β和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组患者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IL-1β和IL-18水平高于低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与血清IL-1β水平、血清IL-18水平、FEV1/FVC、FEV1%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与COPD患者血清IL-1β水平(r值分别为0.625、0.656)、血清IL-18水平(r值分别为0.701、0.723)呈正相关,与FEV1/FVC(r值分别为-0.389、-0.415)、FEV1%(r值分别为-0.513、-0.558)呈负相关(P<0.05)。

3  讨论

    COPD发病机制复杂,炎症是其中心环节,临床常表现为气道、肺实质的慢性炎性反应,且炎性反应反复发生可损伤气道,导致气道重塑[5]。吸烟、烟雾、有害气体和病原微生物感染可导致气道炎症和损伤的发生,是COPD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6]

    固有免疫能有效清除病原体及外源性有害物质,其中病原体的保守结构〔即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识别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实现,PRRs和PAMPs相互作用可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介导多种炎性因子分泌和释放,从而引发炎性反应及免疫应答[7]。PRRs包括Toll样受体、NLRs等,目前研究较多的NLRs家族成员主要包括NOD2、NLRP3等[8]。NOD2与其特异性配体结合后可激活NFκB经典信号通路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产生大量促炎因子,导致炎性反应;同时激活NF-κB可增强NOD2 mRNA表达,促进促炎因子前体转录,使促炎因子分泌,具有调控炎性反应的作用[9]。NLRP3经PAMPs激活后耦联酶和相关蛋白形成NLRP3炎性小体,可参与机体固有免疫过程,在多种炎性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NLRP3炎性小体可在多种危险信号下被激活,调控IL-1β和IL-18 前体分泌,从而介导下游炎性反应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B组患者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IL-1β和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A组患者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IL-1β和IL-18水平高于B组,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0-12],提示COPD患者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IL-1β和IL-18水平较高,且AECOPD患者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IL-1β和IL-18水平更高;低风险组、高风险组患者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IL-1β和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高风险组患者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IL-1β和IL-18水平高于低风险组,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3]。研究表明,COPD患者由于感染、烟雾及有害气体等刺激而导致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IL-1β和IL-18水平升高,引发炎性反应,造成患者病情进展[14-1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与COPD患者血清IL-1β、IL-18水平呈正相关,与FEV1/FVC、FEV1%呈负相关,提示NOD2、NLRP3可参与COPD患者炎性反应过程,可影响患者肺功能。

    综上所述,COPD患者外周血NOD2、NLRP3表达水平及血清IL-1β、IL-18水平较高,且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与COPD患者血清IL-1β、IL-18水平及肺功能有关。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研究对象多为中老年人,结果结论存在一定局限性,而NOD2、NLRP3影响COPD患者肺功能的具体机制仍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贡献:宋珊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撰写论文;陈绍平进行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毛建、韩美玲、廖俊蕾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贾钦尧进行结果分析与解释;贾钦尧、韩美玲进行论文的修订;廖俊蕾进行英文的修订。

    本文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杨其彬,周京国,青玉凤,等.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LRP3炎性体mRNA表达的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10):686-689.DOI:10.3760/cma.j.issn.1007-7480.2010.10.008.

[2]毛建,宋珊,贾钦尧,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NLRP3 mRNA的表达及血清IL-1β、IL-18检测的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6):1060-1063.DOI:10.3969/j.issn.1009-6663.2017.06.026.

[3]黄巧玲,覃聪,黄广群,等.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下游炎症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中的作用[J].海南医学,2017,28(1):86-88.DOI:10.3969/j.issn.1003-6350.2017.01.026.

[4]丁焕发,徐晓辰,王尚云,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炎性体mRNA表达及血清IL-18水平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1-3.

[5]孙志芬,张媚霞,曲桂红,等.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8):50-53.

[6]陈愉生,陈小燕,陈正伟,等.单纯烟雾暴露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的方法学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10):58-62.DOI:10.3969/j.issn.1008-5971.2016.10.016.

[7]王国强,牟佳,李元,等.NLRP3、AIM2和CASP1基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发病中的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2(1):130-133.DOI:10.13481/j.1671-587x.20160126.

[8]田岚.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F1、TRF2及NLRP3炎性体的变化[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4):82-85.

[9]韩浩贤,王虹艳,曲鹏,等.NLRP3与NOD2受体激活对下游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6,45(23):3182-3184.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6.23.005.

[10]王金凤.NOD1、NOD2及NLRP3炎症小体在肺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D].兰州:兰州大学,2013.

[11]贾钦尧,陈绍平,李新胜,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D2 mRNA表达及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4):3529-3531.

[12]杨其彬.NLRP3炎性体信号通路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变化的研究[D].南充:川北医学院,2011.

[13]王师,王华英,翁跃颂,等.NLRP3炎症小体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发展中的作用研究[J].浙江医学,2017,39(1):32-36.

[14]HAMMAD D R,ELGAZZAR A G,ESSAWY T S,et al.Evaluation of serum interleukin-1 beta as an inflammatory marker in COPD patients[J].Egyptian Journal of Chest Diseases and Tuberculosis,2015,64(2):347-352.DOI:10.1016/j.ejcdt.2015.01.005.

[15]王莉莉.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下游炎症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中的作用[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3.

(收稿日期:2017-06-01;修回日期:2017-08-29)

(本文编辑:李洁晨)

上一篇:血糖控制方式对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预后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及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应用价值分析